SOGO論壇
標題:
古塔傳奇 訴說大唐氣象(2)
[列印本頁]
作者:
丸の小羽
時間:
2015-12-16 12:47:48
標題:
古塔傳奇 訴說大唐氣象(2)
2015-12-16 12:47:03 上傳
下載附件
(111.79 KB)
2015-12-16 12:47:04 上傳
下載附件
(70.24 KB)
2015-12-16 12:47:04 上傳
下載附件
(59.96 KB)
在舉國為華詞麗藻癲狂,奔放不羈的唐朝進入衰頹的中晚期之後,不立文字,強調頓悟和直覺的禪宗獨樹一幟,形成了意境獨具的美學。在唐代豐富的佛教圖景中,棄一切言說,於生活中悟道的禪宗添了一襲野趣的色彩。
和如今多被視為偶像崇拜,形象或過於僵化,或偏向於救世濟人的現代佛教相比,佛教在大唐展現的磅薄氣度,所成就的深邃美感不可同日而語。當佛法無邊的滲透力全幅展現,不但一掃佛教的刻板印象,並把佛門之奧義展現得殊美而動人。
3. 迎佛骨:神聖與癲狂
與大雁塔遙相呼應,長安城外三百里豎立著古老的法門寺塔。由於塔下供奉的一環釋迦牟尼佛舍利指骨,法門寺成為唐代佛教重鎮,和唐代皇室淵源深遠。
公元618年,隋朝大丞相李淵改成實寺為法門寺。同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國號唐。其子秦王李世民平定叛軍時曾到法門寺還願,並在寺中揮墨寫下「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的詩句(《經破薛舉戰地》)。即位後,太宗在昔日戰場上建七座寺廟以安慰亡靈,意在「變焰火於青蓮,易苦海於甘露」(〈為戰陣處立寺詔〉)。
貞觀五年,太宗命刺史張德亮開塔啟奉佛舍利骨,是唐代第一位迎奉佛骨的帝王,開唐代八位帝王七度迎佛骨的先河。之後,法門寺建24院,佛舍利指骨被命名為護國真身舍利,全盛時期有上萬僧人護守。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中宗及皇后韋氏、長寧公主曾下髮入塔以身供佛,表示了唐宗室對佛陀至高的虔敬。
唐代迎佛骨在史上赫赫有名。憲宗時,韓愈因寫〈迎佛骨諫〉而遭致的厄運更使得迎佛骨備受爭議。蘇鶚《杜陽雜編》上記述懿宗迎佛骨時舉國若狂的景象。一路上百姓跪地頂禮膜拜,或彈奏琵琶鼓樂,或獻香獻果,城裡紮起了一座座奢華的棚子、數不盡的玉樹金池,豪族把馬車、綵樓裝點得富麗堂皇。一路上宮樂、兩旁的民樂飄飄,長安城仕女老少傾城而出,街上水洩不通。
大隊人馬在禁衛軍兵仗的引領下浩蕩前進,旌旂飄揚,上百斛珊瑚、瑪瑙、珍珠綴的上萬幡幢、幡傘款款移動,一匹匹駿馬踏蹄,穿袈裟的高僧莊重地舉步。病重的懿宗危顫顫來到安福寺頂禮,自語:「生見佛骨,死而無憾」,說著老淚盈眶,泣下霑臆。
莊嚴的人馬穿過城池,百姓沿街跪了一地。一個兵卒把左臂砍下獻給佛,一步一跪拜,血流滿地。百姓伏地以手肘前行,有人齧指截髮,有僧人把艾草蓋在頭頂上焚燒。極度的虔敬和紛亂而奢華至極的俗世氣氛混雜,使得迎佛骨的過程沸沸揚揚,惹人物議。
懿宗在迎佛骨後不久駕崩,數月後,僖宗將佛骨送回法門寺。這便是唐朝最後一次迎佛骨,也是人們最後一次見到佛真身舍利和地宮。
太宗啟奉佛骨迎來了貞觀盛世,然而天象的運行不是人所能逆轉。僖宗送回佛骨33年後,大唐和盛極一時的法門寺地宮一起隱入時間的收藏室。然而地宮的使命尚未完成。它將再一次呈現懷藏的稀世瑰寶,把奧祕顯像。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附件:
1105210830351944--ss.jpg
(2015-12-16 12:47:03, 111.79 KB) / 下載次數 2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A5MDYyNTV8N2IyZWJlYTF8MTc1NzY3NTgxM3wwfDA%3D
附件:
1105210830401944_1--ss.jpg
(2015-12-16 12:47:04, 70.24 KB) / 下載次數 2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A5MDYyNTZ8MDk2YTg4NzZ8MTc1NzY3NTgxM3wwfDA%3D
附件:
1105210830431944--ss.jpg
(2015-12-16 12:47:04, 59.96 KB) / 下載次數 2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A5MDYyNTd8ODA4ZTViMDJ8MTc1NzY3NTgx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