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古塔傳奇 訴說大唐氣象(9)
[列印本頁]
作者:
丸の小羽
時間:
2015-12-17 13:35:23
標題:
古塔傳奇 訴說大唐氣象(9)
2015-12-17 13:34:56 上傳
下載附件
(39.87 KB)
全器裝飾了對稱的雙蛾團花,並在團花與兩半圓球子母扣合的口沿處鎏金,其餘舖以密佈對稱的花草圖樣,以鏨刻技法細膩刻出花葉紋理,再利用花葉均勻分佈的空隙施以鏤空,使香氣由孔洞自然飄散。全作的裝飾充滿了次序與層次感,由鎏金團花襯以生動的花草銀地,而至鏤空的穿透空間,處處體現出唐人的單純天真,真可謂華麗可愛,直叫人寶愛不釋。
另一件「唐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台」,即使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依然覺得它新穎、充滿創意。唐人有很特別的飲茶習慣,就是喫茶時要加鹽調味,所加的是近似粗鹽的結晶鹽,然而現代人應該很難想像將鹽放在這樣精緻的金銀器皿上吧!這件極富設計感的鹽台,主體造型全出自蓮花:三足架似蓮莖,置鹽盤是蓮花開放的型態,除盤緣捶揲出蓮瓣凹凸層次,盤中心並設計了蓮蓬孔洞,可謂慧心獨具。上方配以荷葉形蓋,蓋頂連接了荷花花苞造型的球體,兩半圓體亦是子母扣合,內可置放如胡椒之類的其他調味料。其中荷葉蓋葉緣的捲起,銀條圈繞如彈簧的裝飾,都增加了這件器物靈動的因素,是獨特而難得的金銀作器之一。
法門寺還出土大小兩件金缽盂,小件缽內鏨刻了以人首鳥身的伽陵頻伽鳥為主體的細密紋飾;大件者雖樸素無紋,卻令人驚嘆。這件「唐迎真身素面金缽盂」重達 573公克,口徑有21.2公分,如果這樣規格的缽是以陶瓷、木製或銀鎏金製造都可算正常,然此缽竟是純金打造。口沿鏨刻了「文思院准鹹通十四年(873 年)三月廿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金缽盂一枚」等字樣。法門寺貴為皇家寺院,文思院便是唐代皇家作坊,這件素面金缽展現了唐皇室的宏大氣魄,及其極盡財力製作精美供器以供奉佛的敬謹與重視。
金銀器發展至唐代方稱極盛,據目前考古出土統計,唐以前的金銀器皿約數十件,但唐代卻激增至數千件,正因其國力雄厚,方能製作出大量的金銀器皿。唐代金銀器的紋飾華美多姿,且明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其中包括中、西亞的粟特、薩珊王朝,以及印度、大食等,甚至還包括歐洲的羅馬拜占廷文化。
永恆的大唐
雖然在政治上,唐代也有沉痛的一面,複雜的權力角力、誤國的亂臣奸相,以及殘酷的戰事,但就文學、藝術、服飾、工藝等文化層面而言,唐代皆以其極強的國力與寬大的包容力,造就了廣博陽剛、天真爽朗的特質。之所以成其大,乃憑藉著寬大的襟懷,其背後飽含的正是純真、善良與忍耐的高貴情操。泱泱大唐,正以其不朽的文物,向世人示現那永恆的輝煌。
資訊來源:古蹟歷史
附件:
1105210831441944_1--ss.jpg
(2015-12-17 13:34:56, 39.87 KB) / 下載次數 2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A5MTUzMDl8ZmY3ZWI4MDJ8MTc1NzY2MTYyN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