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9.11事件發生時的情形相比,11.13巴黎恐襲無論在訊息傳遞和救助策略等方面都富有創意地發揮了e熱傳媒的作用。在現場的倖存者通過"推特"即時發佈訊息,報告實際發生的情形。這種"現場"資訊又立即通過Facebook、Line、QQ、微信等熱傳媒的轉發,巴黎遂於瞬息之間受到全世界範圍內的關注。以艾菲爾鐵塔作為標識,並配有Pray for Paris的Logo遂受到全球範圍內的熱轉。聚焦巴黎的所有"留言",最終凝聚為兩個關鍵字:祈禱、譴責。
面對恐怖襲擊,除了祈禱和譴責之外,似乎我們也做不了干預歷史的任何努力。以天國的名義,我唯獨選擇以愛和慈悲為主題的祈禱:為受害者,也為施暴者。Pray for Love & Mercy或許更富於建設性。因為愛和慈悲會透過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也會經由E熱媒時代的信念傳遞,滋養人類。有愛才有和平與希望!因著慈悲,你、我即是和平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