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閩南式三合院和客家式三合院有什麼差異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6-1-24 09:00:28
標題:
閩南式三合院和客家式三合院有什麼差異
臺灣閩南式:
屋脊:正脊可說是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常呈某程度的彎曲線,且脊頂
為平頂,正脊與垂脊(規帶)銜接處也是最大的不同處,以本
省的作法可分為「燕尾」及「馬背」兩類如下( 註三):
§燕尾:正脊成曲線向上揚起而尾端分叉成兩支,垂脊則向上頂住正
脊的「上馬路」之屋脊,為中國南方特有(註四),其中以
本省最為盛行,主要用於廳堂等主要建築。燕尾式屋脊據本
省傳說,須據有官品之家族始能採用。惟此說未見於史籍記
載,或僅是民間的「約定俗成」。
§馬背:馬背原稱「馬脊」,匠師稱之為「箍頭」。近期有研究報告
推測,馬背之形式與「五行」似乎有關連,但本省的馬背形
式不下於十數 種之多,這又使此說受到考驗。
屋頂裝飾:以追求美感為主,其種類、數量及形式因地而異,一般而
言,南方較北方多。本省一般民宅只在重點作樸素的彩繪
,而寺廟方面就相當活潑,正脊側多分為三段,中段以雙
龍搶珠、雙鳳為主,兩側以花草、吉祥 圖案為主;此外,
亦有佈滿人物戰馬、八仙而不分段者。裝飾物則是用碗片
(現已用玻璃片代替)作成的剪黏藝術品,或用交趾燒做
成的人物。這些都是用手工,沒有預鑄成形的,雖然費時
,但樣式變化多端,少有重覆。惟近年寺廟屋頂裝飾過於
繁多,已破壞整體結構美,有待改進。
屋簡角隅:因振起如翼故稱為翼角。
瓦片:以紅色瓦片為主,配上高大的紅色山牆,以顯示閩南人堅朗強
烈的個性。另外亦有青色琉璃瓦。
椽木:南方建築所使用的是板形扁平狀的「椽條」(桷仔)。但一般
農村之民宅由於經濟並不是相當富庶,因此使用竹子當椽木的
不在少數。
出簷:出簷意即突出於屋身或簷柱外之屋頂,具有防雨、防曬等功能
。由於使用板形椽木的原因,固不適合直接用「椽出簷」,須
要用「斗栱出簷」、「磚疊澀出簷」、「挑出簷」等方法來支
撐屋簷。
臺灣客家建築 至於在臺灣的客家建築,則因來臺開發時間的早晚而有微妙的不同,如較晚來臺的 客家先民因沿海優良的居住地已不多,只得深入南台灣一些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開墾, 他們面對惡劣環境所衍生出以「人」為中心的概念,都充分反映在其傳統建築上。下文 便藉六堆地區的客家傳統建築介紹。 六堆客家的格局,源自於原鄉的五鳳樓,但在臺灣發展之過程中,受到許多人為及 自然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地形的限制,才發展出許多特有的民居格局,大致可分為一條 龍式、單伸手式、雙堂屋、三合院、四合院及圍屋等六類,然而其中一條龍式和單伸手 式可當作雙堂屋的部分,四合院則是雙堂屋的變形。故基本上,六堆客家建築可再歸納 為︰雙堂屋、三合院及圍屋。 雙堂屋︰是六堆小型民居中最多的一種。因客家人安定後世代交替之影響,土地被 子孫越分越小,再也不能營建完整的標準住宅形態。故建造雙堂屋時完全受到地基的限 制,使其堂身不一定要制式的三開間,而在兩堂之間甚至可不設過水廊,僅設兩側的圍 牆,看起來便很像一個變形的四合院,只是少了側廳和廂房而已。 一條龍式原本是數量最多的客家民居,因為它是建造最省錢、省力的房屋,故在早 期客家先民生活狀況並不安定、無暇顧及房屋的需求之時,簡便的一條龍式民居便流行 了起來,而且此建築可就地取用墾地比比皆是的竹子、茅草,只消再糊上一層泥土和石 灰,即是一防蟲又實用的客式房屋,當地人稱之為「穿鑿屋」。然而,僅管穿鑿屋有通 風涼爽又耐震的優點,但其易遭祝融、窩藏蛇鼠又不耐久的致命傷,使得大多數人在生活安定富裕後,都拆除改建為更理想的型式,故在現代已不易看到此一深具特色的客家建築了。 單伸手式民居發展的背景,是六堆墾民在生活安定後為了生活需求往往需要擴建房屋,然而為了留下最好的地以務生產,房屋原本的建地常常是畸零地或高低不平的地, 改建時無法由原本一條龍式的正屋兩側發展橫屋,只好遷就於現狀只築左側或右側的橫屋,酷似只伸出一隻手的樣子,故得名。橫屋完全以地勢為依歸,而有間數上的不同。 四合院在中國發展的歷史至少有二千年以上,多屬於經濟較富裕的家族,故在裝飾上也比其他民居來得華麗。吾人若將三合院最前端的門樓,改建成向內的屋子,或把雙堂屋兩側改建成向內的廂房,即成四合院的基本型式。在空間的使用上,前堂是可供作休閒、待客及置物用的開放空間,而後堂則以私密性的生活空間及祖堂為主,和在原鄉的四合院並無太大的出入,故為所有六堆建築中,受母文化影響最深的建築。然而四合院沒有三合院方便處理農作物,所以在六堆地區的四合院,多屬於商人和宗祠所有,一般農民仍以三合院為主。
作者:
asd2671a
時間:
2016-2-14 11:59:41
受教了!!!!!!!!!!!!好文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