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港媒亞洲週刊 : 探索國軍海上兵力整建 [列印本頁]

作者: Dick88    時間: 2016-1-30 09:53:02     標題: 港媒亞洲週刊 : 探索國軍海上兵力整建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1-31 01:10 編輯

亞洲週刊 2016年1月24日

中華民國海軍提出十五年兵力整建計劃,自製神盾驅逐艦、飛彈巡防艦、兩棲突擊母艦及潛艦。未來海軍可組成兩支夢幻的航艦特遣艦隊,在東海及南海扮演積極角色。



中華民國海軍於民國一零三年,在現任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將軍擔任海軍司令時,為了因應周邊形勢的變化,提出了「國軍海軍十五年兵力整建計劃」,計劃以十五年的時間,以國艦國造方式建造四艘六千噸級神盾驅逐艦和十至十五艘二千噸級、裝有神盾戰系的飛彈巡防艦。代號「弘運計劃」的國造兩棲突擊母艦及自製潛艦的計劃也將同時啟動,可謂雄心勃勃,海軍有此宏願,值得鼓勵。

其中海軍規劃的六千噸級國產神盾艦,將重啟二十年前未實現的ACS先進戰系小神盾案。當年,ACS案曾投入四億美元進行船體設計與相關技術研發,其中一億美元委託美國G&C船舶設計公司進行小神盾船體結構與空間設計,外型類似後來西班牙海軍的F-100神盾驅逐艦。ACS案因研發經費不斷增加,海軍被迫於民國八十四年放棄,但是船體結構與空間設計圖已經完成,並存放在海軍的「造船發展中心 (海發中心)」。

二十多年來,中山科學研究院 (以下稱「中科院」)在相控陣雷達與作戰系統的發展,已可充分滿足ACS先進戰鬥系統的作戰需求,只要等中科院相控陣雷達戰鬥系統整合的「迅聯計劃」測試成功,國產小神盾驅逐艦的造艦計劃即可啟動。

國產神盾艦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已確定使用美國的MK-41,國防部已與美國洛克希德馬汀公司達成採購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合約意向書。海軍並已在民國一零四年國防預算中編列五年六十七億台幣(折合約兩億美元)的經費,將中科院發展的相控陣雷達、電戰、聲納系統與計劃採購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進行整合與測試。



「迅海二階段」巡防艦將依五百噸三船體沱江艦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千噸級三船體的飛彈巡防艦,該型飛彈巡防艦規劃裝有相控陣雷達、多目標接戰的先進戰鬥系統和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被喻為是未來打造中華民國神盾艦的先期測試艦。

海軍在選定MK-41垂直發射系統前,中科院已實際比對過天劍二與天弓三兩款艦對空飛彈,均可裝入MK-41垂直發射箱內,未來會在陸上進行實彈測試成功後,再進入海上作戰測試評估。中科院的雙頻相控陣雷達,將會裝設在具有隱身設計的整合式主桅桿中,將為艦對空飛彈提供偵搜、鎖定、導引的功能,裝有主動雷達尋標的天劍二與天弓三艦射型艦對空飛彈,自身將負責目標的末段導引與攻擊。

據了解,未來迅二計劃二千噸級三船體飛彈巡防艦,將裝置一座具有隱形設計的七十六公釐快砲、六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劍二艦射型會採用北約海麻雀(ESSM)中短程艦對空飛彈的模式,一個發射箱可裝四枚飛彈,一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箱可裝三十二枚劍二艦對空飛彈。

巡防艦上四十八組垂直發射箱,依作戰任務不同,將天劍二與天弓三兩款艦對空飛彈與增程型垂直發射反潛火箭作混合搭配。推測可分配十二組垂直發射箱裝載四十八枚劍二艦對空飛彈,二十四組垂直發射箱攜帶二十四枚天弓三艦對空飛彈,另外的十二組垂直發射箱裝載增程的反潛火箭(VLA-ER)。近迫防衛則由前後兩套中科院「海箭羚短程飛彈防禦系統」擔綱。

反艦飛彈可放在艦舯,估計至少可攜帶十六枚飛彈,由雄風二反艦飛彈、雄風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及雄二E-ER攻陸巡弋飛彈,依任務需求混合配置。對於一艘二千噸(滿載近三千噸)的巡防艦來說,防空、反潛、反艦與對地打擊火力都可數世界一流。

由於穿浪三體船有著寬敞的甲板及船艙,機庫內可以停放兩架直升機,可依任務需要裝載反潛直升機執行反潛;停放無人直升機執行海域戰情偵搜與超視距打擊的中繼;此外也可攜帶類似以色列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攻擊機,對於敵方艦載雷達進行壓制。支援特種作戰任務時,亦可搭載突擊直升機對敵進行空降突擊。

由於甲板下船艙具有十分寬敞的空間,船艉機庫甲板下船艙可以裝載兩艘JMEC 聯合多任務遠征突擊艇作為特種部隊兩棲登陸的載具。執行掃雷任務時,可攜帶遙控無人掃雷艇。「迅海二階段」三船體巡防艦屬於一種多功能、模組化的先進海上作戰平台,目標航速超過三十八節,航程可達六千浬。

由於南海局勢升溫,為因應南海的變局,中華民國海軍代號「弘運計劃」所規劃國艦國造的兩艘兩萬噸級多功能兩棲突擊母艦,已經確定採用全通式甲板設計,可以讓五架直升機同時進行起降作業,依任務需求不同,可搭載MH-60R反潛直升機、AH-1W超級眼鏡蛇或AH-64D長弓攻擊直升機、UH-60M黑鷹運輸直升機,或CH-47SD契努克重型運輸直升機。「察、打一體」的無人機亦可為選項之一。

兩棲突擊母艦的共同特徵就是艦上有長方形全通式飛行甲板,艦身內有裝載登陸載具的船塢,登陸載具由艦尾的大型閘門進出,可以搭載LACA高速氣墊船。集合了兩棲突擊艦、船塢登陸艦、兩棲運輸艦、災害救難船的功能於一身,適於在全球任何水域作業,配合磐石多功能運輸艦的醫療與運輸能量,未來中華民國海軍在東海及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將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兩棲突擊母艦潛力無窮

國軍規劃的兩棲突擊母艦採全通式甲板,其實就是一艘直升機母艦。直升機母艦除上述的功能外,還可以擔任反潛作戰的平台。檢視日本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DDH),設計可搭載十四架直升機,其中一半以上是負責反潛作戰。未來還規劃部署F-35垂直起降戰機在出雲號上,可擔任艦隊防空的任務,儼然是一艘輕型航母。所以國軍未來如果購入AV-8II海獵鷹,甚至F-35垂直起降戰機,兩棲突擊母艦也可以作些許改裝,成為一艘輕型航艦,擔負艦隊防空任務。

參照所附臆測圖,兩棲突擊母艦可以裝設三組八聯裝的垂直發射箱,可將天劍二艦對空飛彈與增程型垂直發射反潛火箭作混合搭配,大幅強化兩棲突擊母艦自身的防空及反潛能力。根據美國洛克希德馬汀公司的資料,由於垂直發射型ASROC增程反潛火箭彈(VLA-ER)的射程極遠,足可隔絕潛艇魚雷對航艦造成的威脅,可由反潛直升機滯空對可疑目標進行偵測與判定,直接從艦上將增程反潛火箭彈投射至目標區海域,對可疑的敵潛艦逕行攻擊。

未來中華民國海軍將可由兩棲突擊母艦領軍,搭配兩艘神盾驅逐艦、四艘三船體飛彈巡防艦和一艘潛艦,組成兩支「夢幻的航艦特遣艦隊」,巡弋中華海疆。

爭取潛艦已成為國防政策的一部分,國防部已多次對外表明,採取國造與軍購兩案並行來獲得潛艦,海軍為展現潛艦國造的決心,自民國一零三年起規劃了三場研討會,包括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瑞典、荷蘭、意大利、澳洲等國家潛艦製造的工程技術專家、廠商、學者和軍方,實地考察了中華民國相關產業的建造能量。

會中就潛艦設計、主動力製造以及系統整合議題,進行專題報告與意見交換。據了解,這次有多家歐洲負責柴電動力潛艦的主合約製造商都在會中提出了專題報告,與會的中科院則提出需要合作的技術項目,並與歐洲廠商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潛艦或建或購前途未卜

但是中華民國的潛艦,不論是自製或是外購,如果沒有美方的同意與支援,潛艦國造要走的路仍很漫長。尤其是歐洲主要潛艦製造國家目前與大陸地區的關係如此密切,中華民國潛艦的自建或外購,目前看起來仍是前途未卜。

筆者認為既然潛艦的獲得如此困難,若先以近海防禦任務為主,中華民國可從六百噸級潛艇開始設計、製造,將任務需求簡化,這樣在技術難度及先進裝備的需求上,不會要求那麼高,但是對於維護台海周邊近海海域的安全以及對敵海上航行造成的威脅,如果以量取勝,形成規模優勢,仍然具有相當戰略威懾效果,而且研製經費方面較能負擔。累積經驗、與時俱進、終必有成。

國軍在十五年海軍兵力整建完成之際,中華民國自製的潛艦計劃也同時進行,屆時,國軍在水面與水下的兵力將遠較現在更有戰鬥力,與周邊國家海上兵力的落差和不對稱亦將獲得部分緩解。在固守本島的戰力提升上,也會有長足進步。

「國軍海軍十五年兵力整建計劃」可謂是雄心勃勃,「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但是面對長期低迷不振的國內經濟,政府財政窘困,債台高築,如何長期來支持這個國軍龐大的兵力整建計劃,還值得觀察。尤其對政府在捍衛中華民國東海、南沙島礁主權的表現與角色扮演的疑慮,影響了民眾對國軍的信任與支持。

中華民國在美陸兩者博弈中,應巧妙應用強權力量平衡的槓桿,避免淪為霸權競逐的棋子。期許中華民國海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肩負起國家主權與萬里海疆的捍衛者。



........................................................................

該文章港媒對海軍該配何種武器都想好了! 本人樂見其成 . 一步一腳印 ,補充一下小建議,如未來兩棲艦武器可再加強 .像是法國最近要把西北風兩棲艦前甲板設置一組模組化多管火箭 ,海軍可以參考現成工蜂6.雷霆2000換裝飛行甲板上 ,希望設計船體時預留空間 . 歡迎 sogo 軍迷發表其他看法。

Mistral(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搭載MLRS多管火箭系統想像圖


附件: 333.jpg (2016-1-30 10:31:34, 48.57 KB) / 下載次數 4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Tg2OTJ8NzFmNmY5ZGZ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222.jpg (2016-1-30 09:44:30, 88.19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TgzNzR8NzE2OWU0MGZ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111.jpg (2016-1-30 09:53:33, 69.48 KB) / 下載次數 1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Tg0MjZ8MTYxZTJlMjV8MTcxOTUzNjg5N3wwfDA%3D
作者: karlgpo    時間: 2016-1-30 10:55:20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1-31 01:12 編輯

"迅海二階段」巡防艦將依五百噸三船體沱江艦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千噸級三船體的飛彈巡防艦,該型飛彈巡防艦規劃裝有相控陣雷達.....據了解,未來迅二計劃二千噸級三船體飛彈巡防艦,將裝置一座具有隱形設計的七十六公釐快砲、六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劍二艦射型會採用北約海麻雀(ESSM)中短程艦對空飛彈的模式,一個發射箱可裝四枚飛彈,一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箱可裝三十二枚劍二艦對空飛彈.巡防艦上四十八組垂直發射箱,依作戰任務不同,將天劍二與天弓三兩款艦對空飛彈與增程型垂直發射反潛火箭作混合搭配。推測可分配十二組垂直發射箱裝載四十八枚劍二艦對空飛彈,二十四組垂直發射箱攜帶二十四枚天弓三艦對空飛彈,另外的十二組垂直發射箱裝載增程的反潛火箭(VLA-ER)。近迫防衛則由前後兩套中科院「海箭羚短程飛彈防禦系統」擔綱。"

嚇死人的武器裝載載台,這種在歐美的造艦至少都是4000噸級以上的船體所能承受的載台,我們卻想用2000頓就想完成,到時會不會又現行的錦江/沱江級一樣的命運.真的是太貪心,還是隨便說說嚇嚇中共吧?
作者: karlgpo    時間: 2016-1-30 11:06:46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1-31 01:13 編輯

至於兩棲突擊母艦簡直是們海軍最大的白日夢囉.或許艦體我們嘞緊褲帶省一點或許可以造出艦體,
但母艦上所需的直升機,老美肯定不會賣給我國,我們之前買的UH-60M/AH-64E更沒有就海上停放的計畫
而去加強多鹽環境的零件變更,最多只能停放S-70C(M)1/2反潛直昇機了,這樣就變成一艘全世界最大噸數的
"反潛直升機母艦"囉.
作者: karlgpo    時間: 2016-1-30 11:34:06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1-31 01:13 編輯

老美雖然都用獨立級來參加海外艦艇的外銷,但事實上大都因為考慮日後升級的裕度都選擇自由級來做艦艇設計競標,
但其都規劃的武器搭配都沒像咱們中華民國海軍那般多,簡直是巡防艦的艦艇當成防空級的巡防艦來用,比歐洲那些國家設計
的相控陣系統的艦艇(水平線飛彈驅逐艦/TFC三國飛彈巡防艦)等6000噸級還更強的火力阿
作者: Andy_0109    時間: 2016-1-30 14:13:30

希望這些計劃都能實現.....而且儘可能國造.....
作者: ya466900    時間: 2016-1-30 17:18:09

看到的是想像圖?臆測圖?臆想圖?
整軍不是靠  想像?  臆測?  臆想?
是  要人 要錢  要實際計畫
作者: K988    時間: 2016-1-30 19:26:06

不管做不做的出來至少要先有計劃有夢最美.連計劃跟夢想都沒那什麼都不用搞了
作者: smart2161    時間: 2016-1-30 20:32:35

沒錢,沒人,沒技術.
野心過大,無疾而終.
突然驚醒,
還好,南珂一夢.
真是嚇出一身冷汗.

作者: nickychan    時間: 2016-1-30 22:03:27

如能有能力真的建起來,就好
作者: kds129    時間: 2016-1-30 22:55:01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1-31 01:15 編輯
karlgpo 發表於 2016-1-30 10:55  
"「迅海二階段」巡防艦將依五百噸三船體沱江艦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千噸級三船體的飛彈巡防艦,該型飛彈巡 ...


你想太多了
其實蠻多例子的
而且他國的例子都是單艦體空間餘裕甚少
沱江雙船體本來就吃水淺了,空間又大
光大陸地區的022才220噸排水就裝了跟沱江差不多的武裝
我實在看不出來哪裡不可行

作者: karlgpo    時間: 2016-1-30 23:53:16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1-31 01:16 編輯
kds129 發表於 2016-1-30 22:55  
你想太多了
其實蠻多例子的
而且他國的例子都是單艦體空間餘裕甚少


沱江艦在去年就被爆料"試航階段發現滿載16枚反艦飛彈時整體重量過大、吃水變深,降低了包括高速航行在內的戰術機動能力"所以造成不得不改說可模組化擺放放置飛彈,但若回推到原設計時就應該要推算出來可能面臨的問題,否則有因吃水過重造成海水從主機排氣口灌進艦艇內部的風險,特別台灣/巴士海峽冬天風浪特大.雖然我們可以說是因為是首艦,所以日後可以避免,但有些是無法改變的,會造成首艦在作戰運用限制過大.就如中共的022紅稗級飛彈快艇一樣,造成此級艦艇只能在風浪小時方有機會執行任務(可參照MDC的說明).所以022也幾乎是中共的碼頭王囉
作者: 101101    時間: 2016-1-30 23:55:18

這餅畫的真大,以現在有限的國防經費,也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作者: 聖鬥士星矢    時間: 2016-1-31 01:16:44

個人早就知道這些計畫,跟政黨輪替無關,很早得知,在有限預算裡,做出一些事,國軍加油
作者: oneeast00    時間: 2016-1-31 01:20:56

本帖最後由 oneeast00 於 2016-1-31 01:34 編輯

比起 新艦 ,  ROC Navy真正該好好思考改善的,
是 個別 武器系統 嚴重落後於時代, 甚至嚴重過期 品質堪憂
這些問題不解決 , 造再多 安裝老爺武器的新艦/神盾艦,  也難有戰鬥力
其實, 就算不裝備 新艦, 現有艦艇 如果能升級 過時武器裝備, 戰力同樣能提升
不怕人老 不怕人少 就怕刀破




~~~~~~~~~~~~~~~~~~~~





附件: 1.jpg (2016-1-31 01:21:11, 38.54 KB) / 下載次數 1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jM3NTl8OTIxMjY2NWN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PFG_Cheng-Kung_Class_SM-1MR(RIM-66A)04.jpg (2016-1-31 01:22:16, 34.48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jM3NjB8OGZhZmYxOGZ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2.jpg (2016-1-31 01:23:46, 93.09 KB) / 下載次數 1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jM3NjF8YTE5ZWY0YjJ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1.jpg (2016-1-31 01:29:53, 62.06 KB) / 下載次數 2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jM3OTB8ODU4MGI1ZDZ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2.jpg (2016-1-31 01:31:53, 50.39 KB) / 下載次數 2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jM3OTJ8YTM4NjljOWJ8MTcxOTUzNjg5N3wwfDA%3D

附件: 3.jpg (2016-1-31 01:33:57, 125.3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yMjM3OTN8NGYzOWE0YjF8MTcxOTUzNjg5N3wwfDA%3D
作者: m550m781    時間: 2016-1-31 02:36:23

karlgpo 發表於 2016-1-30 23:53  
沱江艦在去年就被爆料"試航階段發現滿載16枚反艦飛彈時整體重量過大、吃水變深,降低了包括高速航行在內 ...

雙船體在全世界各國有案例的非常少
如果有辦法在設計之初就推算出來那雙船體不需要進行比一般船體更繁雜的測試

且你說的吃水深這問題我印象中該報導被打臉打的很腫...
作者: karlgpo    時間: 2016-1-31 09:28:50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2-1 01:45 編輯
m550m781 發表於 2016-1-31 02:36  
雙船體在全世界各國有案例的非常少
如果有辦法在設計之初就推算出來那雙船體不需要進行比一般船體更繁雜 ...


有關沱江艦"吃水過重"的爆料的新聞雖然爆料者投書後被打臉,但看軍方的解釋"海軍上午解釋,這是認知的問題,艦上共計16枚雄2、雄3反艦飛彈,都是模組化設計,「可以快拆,像電腦磁碟般進行抽換」,因應不同敵情而機動卸載,若主要執行反潛任務,飛彈數量就可以調整,不是所有裝備都要通通裝載上去。",個人用錦江級的案例來看.也是覺得怪怪的.
因為根據錦江級巡邏艦從原本設定的需求到2005後開始變更為76mm快砲+雄風二(或三)型飛彈x4+部分H-930 Mod2作戰系統移植過來的電戰/雷達..等也造成相關問題,但當時海軍的解釋為"但實際看艦艇相關原始設計與日後武器升級變更後的排水量的資料顯示 初始:標準500 滿載580,雄風二型改裝方案:滿載約610噸,雄風三型改裝方案:滿載約730,改至雄風三型後排水量與初始設計增加150頓,增加25.86%,所以造成改裝前錦江級能輕鬆達到27節航速,加裝雄風三型飛彈等改裝改良連加速到25節都十分吃力.但看當時軍方的解釋"根據海軍方面表示,錦江級的原始設計尚有30ton的升級餘裕,足以容納MK-75 76mm快砲與雄二飛彈"便發現到軍方的解釋與日後實際的運作其實是在欺騙民眾的,在看錦江級的原始設計為近岸巡邏艦,後經常執行500噸的錦江級經常離開沿岸跑到海象惡劣的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不僅讓艦上官兵吃足苦頭,還導致艦體快速老化, 服役數年已發生船殼變形、管路鏽蝕等現象,壽命大幅縮短 。造成我國在99年公開新一代「迅海」計畫500噸級雙體大型飛彈快艇,首艦陀江號(PG-618)I在103年5月1日下水。隨後消息就指出陀江級就是用來汰換錦江級,此時錦江級艦齡還在15年以內,似乎間接印證先前錦江級結構過度損耗的消息.(以上資料來自MDC軍武狂人夢)
這次沱江即被爆料後軍方的解釋,以希望日後的海軍高層也能徹底的執行,不要每次換一個海軍高層就有另一個玩法,這樣咱們的沱江艦也撐不過30年拉(我國的國防經驗有限)
作者: kds129    時間: 2016-1-31 10:23:53

karlgpo 發表於 2016-1-31 09:28  
有關沱江艦"吃水過重"的爆料的新聞雖然爆料者投書後被打臉,但看軍方的解釋"海軍上午解釋,這是認知的問題 ...

既然你從網路上都找的到這段了
錦江級案例是建議去讀讀他的歷史
其實除了先天噸位小耐受性低的原罪以外
很多你說的問題是不應該發生的
只能說當年幾乎海軍都是黑箱作業

提錦江級出來比較只是表面適合,而且立基點只是噸位相仿
兩者從裡到外的設計者跟建造甚至艦體設計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今天海軍艦的一樣是單艦體,那我會同意你的觀點!
畢竟海軍建造沱江的初衷就是在同噸位下去追求最大空間餘裕跟壽期
不然怎麼會建造雙船體?
作者: m550m781    時間: 2016-1-31 16:32:52

karlgpo 發表於 2016-1-31 09:28  
有關沱江艦"吃水過重"的爆料的新聞雖然爆料者投書後被打臉,但看軍方的解釋"海軍上午解釋,這是認知的問題 ...

有關沱江艦"吃水過重"的爆料的新聞雖然爆料者投書後被打臉

所以文一開始就已經自爆了阿........
且錦江跟沱江的設計打從一開始就不同...
作者: xhiou    時間: 2016-1-31 16:41:55

2棲突擊艦造艦技術門坎不高!
但是它須要護航!
所以!錢錢錢!

我一直都在2棲艦隊
作者: lsaeddy65    時間: 2016-1-31 17:40:57

本帖最後由 lsaeddy65 於 2016-1-31 18:04 編輯

國防政策.今年起算是有機會大變動.大革新
對於較積極的軍事投資.可以樂觀期待.不再繼續擺X...
空軍覺得研發新戰機太難就算了! 而陸軍本來就不受重視...
至少可以好好建設海軍吧

作者: ccclibg    時間: 2016-2-1 12:50:14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2-1 16:43 編輯
xhiou 發表於 2016-1-31 16:41  
2棲突擊艦造艦技術門坎不高!
但是它須要護航!
所以!錢錢錢!


依照陀江設計的概念
我想國內的兩棲突擊艦應該可以自己護航
500噸就能裝16枚雄風
20000噸有甚麼不能裝的
作者: xhiou    時間: 2016-2-1 19:45:30

ccclibg 發表於 2016-2-1 12:50  
依照陀江設計的概念
我想國內的兩棲突擊艦應該可以自己護航
500噸就能裝16枚雄風

錢錢錢
政府遇算緊縮
沒錢是空談
國防預算要增加嗎
作者: karlgpo    時間: 2016-2-4 19:57:03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2-5 00:28 編輯
kds129 發表於 2016-1-31 10:23  
既然你從網路上都找的到這段了
錦江級案例是建議去讀讀他的歷史
其實除了先天噸位小耐受性低的原罪以外


軍方的決策應該不能說是黑箱作業,完全取決高層主官的個人作戰思維,
就像當初光華二號是設定在1500ton級飛彈護航巡邏艦(PCEG),但在郝柏村(時為參謀總長)
時卻轉變成3000噸級的反潛巡防艦.若以當時的狀況也可說是"黑箱"作業,
但若以現在的思維去看郝柏村的轉變應該說是高瞻遠矚.
至於雙體船/三體船是否可用在高危險作戰區域/海象險惡的海域去執行作戰任務,
目前也都還是實驗驗證階段,但以現行國外那些歐美俄日等大國在設計未來的作戰艦艇,
還是採用成熟的單體艦體設計為主流,只是咱們的國防經費不多且艦艇不足的情況下,
是否可以冒然去執行這樣雙船艇艦艇或是有那麼多時間去等目前沱江號幾年實驗結果的數據嗎?
這就是要看決策的智慧.
作者: 最後的摩根戰士    時間: 2016-4-5 10:56:57

基本上只有飛彈巡防艦, 迅海二比較具可行性,
畢竟與其配套的海天劍二/海捷羚/訊聯戰系/天弓三, 都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
至於自製神盾驅逐艦,兩棲突擊母艦及潛艦 恐怕又是當年小神盾的翻版
作者: chanmnwn    時間: 2016-4-5 12:24:28

其實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錢
以我們難以起色的經濟要負擔那麼龐大的軍費
除非加稅
難喔
另有一重要指標
我們在南海要扮演甚麼腳色?
嚴酷的考驗新政府
如果仍以美國大哥馬首是瞻當美國的小弟
那最省軍費繳保護費就好
但隨著大陸與美國在南海的利益分贓越來越麻吉
如果他們哪天攜手共謀南海利益
我們的保護費會更沉重



作者: mazerunner    時間: 2016-4-5 12:39:34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4-5 12:42 編輯

我們應該是養不起兩棲攻擊艦,連陸戰隊都岔點被廢掉了,國人短視近利,又來個內耗...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