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奧格斯堡畫派-耶穌受難
[列印本頁]
作者:
翔風鷲
時間:
2016-2-18 17:22:32
標題:
奧格斯堡畫派-耶穌受難
2016-2-18 17:22:21 上傳
下載附件
(24.77 KB)
作品中文名稱Chinese Title 耶穌受難
作品英文名稱English Title The Crucifixion
作者中文姓名Artist (Chinese Name) 奧格斯堡畫派
作者原文姓名Artist Augsburg School
國籍Nationality 德國
生卒年Artist Dates 約1500-1600
年代Date Made 年代不詳
材質Medium 油彩、木板
尺寸Dimensions 126.4 x 53.3 公分
德意志的奧格斯堡(Augsburg)在十五世紀中葉是歐洲的政、經、文化重鎮,並在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於歐洲北方的傳播上扮演重要角色,各類藝術在此尤其蓬勃發展。而本件作品正是展現奧格斯堡哥德晚期與新興文藝復興風格並存、融合的佳例。
畫中場景為聖經典故中耶穌拯救世人的高潮事件——十架受難。崩裂的地勢將複雜的畫面區隔為上下兩個部份,下方由左而右分別為跟隨耶穌的婦女、昏厥的瑪利亞與其他信眾,羅馬士兵及猶太群眾;上方以十字架為畫面中軸,伴隨著左右同受釘刑的盜賊。背景的中央平原連接遠方城市與起伏重疊的山巒,凸顯畫面縱深層次的豐富。空中由深而淺的藍天捲雲重壓而下,唯耶穌身上的白色布巾孤凌飄盪,透露風起雲動、天地變色之勢。相對之下,十架下方則是一片喧囂、情緒各異的人們:依依不捨的信徒、為耶穌解渴的士兵、指點評論的猶太人、舉手感嘆的百夫長(Centurion)、爭奪耶穌衣袍而糾打叫囂的羅馬士兵。
在風格上,人物衣袍縐褶的大弧線條、厚重堆疊的布料質感與稜角分明的造形,皆為德國哥德晚期的風格特徵;而畫緣建築框架的古典柱式、天使形象與葉串裝飾則反映出文藝復興的偏好,顯現中古晚期過渡至文藝復興的轉折發展。
附件:
2.jpg
(2016-2-18 17:22:21, 24.77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zNTQ3Nzd8MDJmMDdmYjF8MTc1NjM0OTQy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