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武夷岩茶 [列印本頁]

作者: 慕冰至    時間: 2016-4-13 23:39:56     標題: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歷史起源

武夷岩茶出產於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帶,其歷史十分悠久,文字記載大約起於唐朝元和年間。宋代時將武夷岩茶製成「龍鳳團」,於北宋時進貢為皇上飲用,定為貢品,稱作「北苑茶」。北宋淳化年間,武夷茶常為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飲用,並將之入詞曲之中,遂名氣大盛。

元朝時武夷岩茶已頗負盛名,元大德六年,下令在武夷山九曲溪第四曲溪畔的平阪之處,設立皇家焙茶局,命為「御茶園」,武夷岩茶更加興盛,御茶園經歷255之久,盛極一時。

明代朱元璋下詔不載生產龍鳳團茶,而改產芽葉茶。為中國茶葉歷史上掀開新的扉頁,以散茶取代團餅茶,將茶葉繁瑣的製作過程以及泡製方式簡化,為茶葉歷史上的大革命,武夷岩茶的製作工藝也從原本的蒸青綠茶改為炒青綠茶。

武夷岩茶後來成為了烏龍茶的始祖,在明朝中後期,烏龍茶製作工藝已逐漸成熟。


武夷岩茶成為了烏龍茶的始祖



特色
武夷岩茶擁有相當多品種,其不同於其它茶類的特點,為獨特「岩骨花香」的「岩韻」,「岩骨」為武夷岩茶所帶有天然的茶葉本味,「花香」為武夷岩茶含有的淡雅芬芳。

其外型條索緊結、相當勻整;香氣濃郁,韻味流長;色澤墨綠、葉面潤亮;滋味濃醇回甘不見苦澀,茶香留齒久久不散。

清代梁章鉅在《歸田瑣記》中,讚揚武夷岩茶的特性,為「香、清、甘、活」。
香:即武夷岩茶擁有綠茶的淡淡清香,以及紅茶的成熟香氣,而且香氣特別濃醇,勝於蘭花濃郁芬芳,愈是上品,其香味愈佳。
清:武夷岩茶茶湯清澈,其味清純不苦澀,深橙黃色的茶湯顯現出武夷岩茶的清新香醇。
甘:武夷岩茶茶香充滿香氣,入口回甘香甜。
活:當武夷岩茶被人們品飲過後,清幽心境的行靈感受,彷彿將煩惱全部洗淨。

採摘與製作
武夷岩茶採摘新梢的駐芽,即俗稱的開面,開面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必須採摘中開面3~4葉,過老或是過嫩的茶葉都不適合製作武夷岩茶。過老的茶葉品嚐起來香氣淡薄,滋味清淡,過嫩的茶葉香氣薄弱,較為苦澀。

武夷岩茶的製作工序流程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

萎凋:包含了曬青與涼青兩個步驟。曬青為日光萎凋,將茶葉放置在竹篩上,再於室外接受日照,使其嫩葉失去水分,待葉面光澤消失、葉質稍軟、青氣消失後,即可收起,進行涼青,也就是將茶葉放置室內散發其熱氣。

做青:要將曬過的茶菁放入竹篩或是機器中反覆翻動,使茶葉中的水分揮發更加快速,此工序大約8~12小時,做青的程度以及次數會受茶樹品種、曬青程度、氣候、土質等因素影響。

炒青、揉捻:現大多以炒青機器以及揉捻機進行炒製及揉捻。

烘焙:武夷岩茶的烘焙方式為高溫烘焙以及文火慢烤,烘焙過後的毛茶,經過挑揀過後,則形成了岩茶。

來源:品茶王


附件: 20130715_500_78.jpg (2016-4-13 23:39:27, 18.44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MjIzMzF8NmQwZDU0YTZ8MTc0MDQyNDg5M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