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列印本頁]

作者: 慕冰至    時間: 2016-4-18 00:36:06     標題: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談到修習菩提心,必須由淺而入深。從釋迦佛陀所開示的,大菩薩們常用一種方法,一種程序,來完成他們的菩提心。這修學程序,共有七個階段,即:知母,念恩,求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在這以前,還要先具兩種觀念,平等想和悅意相。

一、作平等想:對一切眾生,應該存平等無差別想。這不但從「皆有佛性」的觀點說,即在當前所見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樣的人物,賢愚良莠,以及怨親等等,原都彼此彼此,沒有什麼兩樣。現在之所以差別,只是一時的因緣不同而已。若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戚友?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若說有恩,個個於我有恩;若說有怨,個個於我有怨,還有什麼恩怨親疏可分別?再就智愚良莠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可能變愚癡,愚癡也可能轉聰明。最壞的人,也曾作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惡事,將來也不一定好。如此反復思索,所謂怨親、賢愚、良莠,這許多差別概念,自然就會漸淡,以至完全泯滅。不過這絕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偏私的差別見,易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從前有一位比丘,見某外道顛三倒四的,加以譏笑。但佛警告這比丘說:你且別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轉,外道性還存在,將來也許跟他一樣呢!這所以佛教要「不輕未學」,「不輕毀犯」。初學的人,可以由淺入深,漸成大器;即犯過者,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尋常更好,當然也不可輕。從這意義說,個個賢愚一樣,人人怨親平等,不必驕傲,不必自卑,也不必為目前一點恩怨而生愛著或憎惡。如此保持著平衡安靜的心境,依佛教的術語說,是「捨心」。

捨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親意識便不復存在,對任何人都不會愛得發癡,發狂,也不會恨到切骨。一般說來,愛似乎並不壞,然從佛法去理解,則未必盡然。因為一般所謂愛,即使能多少有益於人,也是偏狹的,自私的,對廣大眾生而言,它不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大家知道,有愛必有恨,愛與恨似為極端相反的兩種心理,其實只是人類同一染著煩惱的二面性。所以由愛生恨,由愛引致人間的大悲劇,是極尋常的現象。佛教所說的平等大悲,則是先去染愛,而對一切眾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濟。至於偏私的愛,是人類本來就有的普遍習性,用不著修學,現現成成,人人都會,如家庭之愛,男女之愛,那個沒有?嚴格的說,就因人人都有所愛,所以世間一切最殘酷的仇殺鬥爭,才不斷的發生。若人人放棄其所偏愛,等視一切眾生,那麼人類的苦難,相信可以逐漸的沒有了。

二、成悅意相:修習菩提心,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是打破我們根深蒂固的差別觀念,讓自己與眾生一體同觀,沒有瞋恨,沒有愛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關。換句話說,不但應於一切眾生作無分別想,而且還要對一切眾生發生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和諧而親切的感情。但這不是私愛,是不帶染著的欣悅心境,佛法稱為「喜心」。若僅有捨心──平等觀念,還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發菩提心。這比方大街上有成千成萬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窮的富的,美的醜的,而當我們走過時,不加注意,總是一律平等,沒有什麼好惡之感的。這當然可算是平等的無分別心,但這種無所謂的平等心,對於大悲的修學,並不能發生有效作用。因為這完全是漠視一切,不關切眾生。所以修習菩提心,既須等視一切眾生,養成一視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夠關切一切眾生,心中養成一團和氣,一片生機。在平等的觀念上,養成一種相關切,彼此和諧的情愫,對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極端重要的!(印順導師/學佛三要)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6-5-1 21:11:16

心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就是菩提心...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6-5-1 22:08:47

ghjgajg 發表於 2016-5-1 21:11  
心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就是菩提心...



破.....什麼相?

心中有相?

可以..把心中的相..拿出來?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6-5-1 22:29:48

ghjgajg 發表於 2016-5-1 22:08  
破.....什麼相?

心中有相?

感謝大大開示...

上求何佛道?

下化何眾生?

既分上下..不就有分別心?


作者: Tan-hu    時間: 2016-5-2 04:44:47

本帖最後由 Tan-hu 於 2016-5-2 04:58 編輯

老奸巨猾師兄.請開示一下
素食.葷食.分別亦有意無意
如果.分別亦無意.是否無須在分

作者: Tan-hu    時間: 2016-5-2 05:06:13

本帖最後由 Tan-hu 於 2016-5-2 05:18 編輯

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平等.何.真正的公平
因為.自然真理不變的定律.即為宇宙自然法則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6-5-2 12:24:22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6-5-2 12:31 編輯
Tan-hu 發表於 2016-5-2 05:06  
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平等.何.真正的公平
因為.自然真理不變的定律.即為宇宙自然法則 ...


其實,了解佛法~~
才會知道,世界是真正的公平...

非由上帝,阿拉,天公賜予你~~
一切皆由已做,已受~~

會生天,下地獄,變惡鬼..皆由已做
哪怕你人緣好,善緣多,也是自已感召..

楞嚴經有詳解~~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凈界法師
Coby_KoBe-  来自: Coby_KoBe- 2014-06-21 20:47:11

隨眾生差別的心念,應它所知的量。這裡特別指凡夫法界,它有六道輪回的各式各樣思想、各種的業力,這個就是它所知的量,所以它就循業發現。前面是講性空,這一段是講緣起——循業發現。所以大乘的業力是附屬在心性當中,它不再談業力的問題了。你的心中就有業力,所以你自己去招感你的果報。

「循業發現」最容易的解釋就是水,眾生的心相對來說善業比較強,所以我們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我們看到它是濕潤的水;餓鬼道它的心中有慳貪的業力,所以它看到水,他循業發現它看到的是火,它去觸摸水的時候被水燒到,它看到是火。天人呢,他的善業更強,他接觸水的時候,他看到的是宮殿,七寶莊嚴的宮殿。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它的本質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它本來什麼都沒有。

「循業發現」佛陀在《楞嚴經》舉一個例子,說虛空本來沒有花,虛空本來就沒有相,哪有花呢?但是有一群人眼睛有毛病,好像白內障,所以白內障的人看到,喔,虛空中有花。有些人看到紅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白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的是綠色的花,有些人看到花比較醜陋,有些人看到花很莊嚴。其實,是個人循業發現,本來就什麼都沒有。這叫做「清淨本然,循業發現」。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什麼事呢?就是我們輪回,其實輪回是不存在的,因為你心中有輪回,所以你就看到了輪回。當你的妄念結束的時候,它就沒有,本來就沒有輪回。虛空本來就沒有花,你把眼睛治好了,虛空本來沒有花嘛。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6-5-2 14:46: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6-5-2 21:28:55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6-5-2 21:37 編輯
Tan-hu 發表於 2016-5-2 05:06  
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平等.何.真正的公平
因為.自然真理不變的定律.即為宇宙自然法則 ...


安安~~
這個說來有點長度...
我試著跟你聊聊..

我做惡受報,你做惡是否不用受報?
我修善受報,你修善是否不受善報?
以此類推...這在佛教來說是公平的....

別的宗教是對立的,上帝,阿拉vs天使,子民..
永遠不是同一立埸~~佛法打破這個~~
所以各個宗教真是不同~~沒深入的話,另當別論~~因為也沒差不@@

四聖諦適用一切眾生...公平否
12因緣同樣...
佛性依然....指的出,有情誰沒佛性??

佛法論的公平是這個~~
不是感受上的微細差別.....

八苦,只要因緣俱足,誰都受
有誰不用???

古仙人道,只要因緣俱足,肯修,誰都可成羅漢,菩薩,佛....

貪受苦報,有哪個眾生,例外??
以此類推...

公平是論這個,平等亦然.....


其實自然法則,不外二個字......生滅
12個字....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生住異滅......






作者: mailck520    時間: 2016-5-2 22:33:55

公平~我個人理解為因果
上天對於眾生皆是平等的
主要是在於緣份及機會
次者是抉擇與否
以上為個人見解~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6-5-2 23:02:19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6-5-2 23:15 編輯
Tan-hu 發表於 2016-5-2 04:44  
老奸巨猾師兄.請開示一下
素食.葷食.分別亦有意無意
如果.分別亦無意.是否無須在分


謝謝boy650623師兄開示.但.佛法都有不同.何來公平可說?何況因果誰ㄝ無法證實 真正的公平.只能要求自己對外.不能要求外.來給自己  

安安~~
其實內外~~是一如

你散發善的意念,就會收到外界好的意念~~反之亦然
我記得我在哪看過一篇文章,很感動~~

感動的是,整個文章,沒一句佛法言論,但整篇看法,比佛教人士論佛法,還精深~~
提到的也是量子理論跟一些很深的論點(本人外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但句句讀來,感動我心...
讀完,通體舒暢...回味不已...

我也無法說出來,但我想告訴你我的想法,
真正了解,平等,因果的精確...
修行才踏的出去...

佛法都有不同,但.....也都有共同...

公平,不公平
亂與不亂...等等

其實只是相上變化,看似繁亂無章,其實都遵遁著...
法則的運行,這就是佛法論的公平,平等....

文不及意....
作者: mailck520    時間: 2016-5-2 23:29:23

如果有一天是這樣的話~
妳可以想像太極的圖嗎~
為陰為楊~陰陽調和~
這就是說~不管公平與不公平
最後的結果~就是太極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