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新城福安宮
[列印本頁]
作者:
蔡仲子
時間:
2016-6-6 00:46:59
標題:
新城福安宮
新城福安宮
新城鄉順安村北三棧福安宮原為福德廟供奉福德正神,建廟時間約為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於民國六十五(西元1976年)保生大帝降乩指示建廟因此更名為福安宮。
根據花蓮縣新城鄉地方耆老仕紳敘述,福安宮開基保生大帝來台時間大約是在嘉慶十八年間,據述當時渡海來台的保生大帝共有三尊,其中一尊是由先民王茂森先生,由大陸福建省泉州青溪縣,迎請至台灣,當時大帝的金身用紅布包覆搭乘俗稱的黑船,橫渡台灣海峽,由基隆登陸。二百餘年的時間經過了朝代更軼,經歷了戰亂以及日本統治台灣時期50年,當時因為衛生醫療尚未普及,保生大帝常顯神威為信眾醫治身體疾病,受惠者不計其數。因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百姓不得有宗教信仰所以要燒毀台灣廟宇中的神明金身,此時保生大帝已由王茂森第三代後人(約民國35年)祀奉,為了躲避日軍追查遂將保生大帝金身藏匿於家中衣櫥之內,日軍進屋搜索之時,保生大帝再顯現神蹟,使入內搜索的日軍無法看見神明金身,因此大帝金身逃過一劫不致於淪落被燒毀的命運。
民國63年第四代後人呂文慶先生開始思考自己年事已高,有意將保生大帝金身,獻給當時位於北山棧的福德廟供奉,讓村民可以共沐大帝神恩,直到民國65年呂文慶先生將大帝金身獻給福德廟與福德正神合祀共享民間香火,同年某日保生大帝起乩其聖意指示要信眾為其建廟,大帝神靈要於此駐駕,護佑順安村北三棧鄉民,因此呂文慶先生及林登輝先生帶頭發起建廟一事,並向相關單位申請廟名變更,村民們有感大帝神恩浩蕩紛紛參予建廟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民國67年廟宇工程竣工,福德廟正式更名為福安宮祀奉保生大帝,並由簡石土先生擔任第一任主委,林登輝先生擔任廟公職務,民國87年增建宮內兩側偏殿並於民國88年竣工,形成現在規模。偏殿祀奉神農大帝、北極玄天上帝、陳靖姑娘娘,而後村民有意再擴建福安宮,於是焚香向保生大帝表明村民之意,大帝起乩指示不願再興土木擴建宮廟,百年來大帝金身傳世,接受十方信眾敬仰與祀奉,香火綿延不斷至今共計已有二百餘年。
寺廟地址:花蓮縣新城鄉順安村北三棧52之1號
資料來源:北三棧福安宮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