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泡茶的技巧
[列印本頁]
作者:
慕冰至
時間:
2016-6-29 01:14:39
標題:
泡茶的技巧
泡茶的技巧
一、
品飲方法
台灣的飲茶風氣逐漸盛行,一方面是因為茶為一種天然健康飲料,二方面是茶易於買到,也容易沖泡。泡茶和飲茶的方法很多,諸如利用玻璃杯、陶瓷杯、大茶壺和茶藝泡茶的方式。
(一) 陶瓷杯或玻璃杯泡茶:為一般人在家中或辦公室中常用之簡便方法,但因茶葉與茶湯一起浸泡,易使茶湯苦澀難喝。
(二) 大壺茶︰比較實用,但要按一定的比率來放置茶葉與水量,一般標準比率為茶葉:水=1:50,大約沖泡5至6分鐘後,把茶湯倒入另外的容器內,再慢慢飲用;如須同壺再泡,加入開水即可,但宜加長沖泡時間。
(三) 茶藝泡茶︰茶藝泡茶是比較講究,而具有生活藝術的一種方法,首先得準備一套茶具,包含茶壺、茶杯、茶船、茶盅、茶巾和煮水器等。
泡茶器具
2016-6-29 01:13:40 上傳
下載附件
(12.2 KB)
其沖泡法如下:
1. 將茶葉置入茶壺內,置入量約為壺之1/3~1/2。
2. 沖入開水,蓋妥壺蓋,第一泡約60秒即倒出,倒茶時應來回倒入茶杯內,以求茶湯濃淡均勻。但常有人將第一泡茶以數秒鐘沖泡後,倒入茶杯和茶盅內,再倒掉不喝,此乃為提高茶壺及茶杯溫度,以促進茶葉香氣的揮發,稱之為「溫潤泡」。
3. 要喝第二泡時,再沖入開水,往後每一泡茶時間應順延15~20秒,即可倒出飲用。
二、
沖泡要領
如何泡一壺好茶必須掌握水質、水溫、茶葉量及沖泡時間等四大要訣。首先強調的是用水的選擇,若論方便性則用逆滲透純化過後的純水來沖泡茶葉最佳。至於水溫、茶葉用量及沖泡時間則視茶葉種類而定。
(一) 綠茶:
綠茶類由於大部分是心芽嫩葉製成,要表現出綠茶「青湯綠葉、新鮮自然」的原始風味,嚴忌使用過高溫度的沸水沖泡,以免燙熟,產生燙熟味,最宜使用80。C左右沸滾後的開水沖泡;沖泡後切忌蓋壺久悶,即沖泡時間一到,應立即濾出茶湯,並將壺蓋打開,以免悶熟茶葉。綠茶的成分大部分是未氧化的化學成分,一旦沖泡後濾出茶湯,其所含的化學成分如兒茶素類及維生素C等很快氧化變色,因此應儘速飲用茶湯。
(二) 文山包種茶:
文山包種茶屬輕發酵茶類,外觀是條索狀、色澤墨綠,講究香氣務必要清揚,滋味要甘滑鮮爽。沖泡文山包種茶務必要把它清揚的香氣表現出來,這是該類茶典型特徵。由於文山包種茶呈疏鬆的條索狀,沖泡時要注意茶葉量不要放太少,為表現該茶的清揚香氣,最好用導熱快又不透氣的白瓷茶具沖泡為宜,沖泡溫度以介於90。C至100。C為佳。
(三) 凍頂烏龍茶:
凍頂烏龍茶是國內名氣最響亮,同時也最受消費市場青睞的茶類。它的發酵程度比文山包種茶重,外觀呈緊結墨綠的半球狀,加工過程繁瑣精細,且烘焙技術極耗人力。此茶的典型特徵是喉韻十足,飲後回韻無窮。沖泡時應特別注意讓茶葉充分舒展開來;沖泡茶葉溫度要已達沸騰,茶量切忌放太多,茶具最好用保溫和透氣性好的陶壺,尤以宜興式紫砂壺最佳。
(四) 白毫烏龍茶:
白毫烏龍茶係屬重發酵茶類,是採幼嫩芽葉製成,含豐富的胺基酸,茶湯滋味較甘醇潤滑,又採重發酵處理,滋味不苦澀,具天然的熟果香及蜂蜜味,色澤白、綠、黃、紅、褐相間,形狀宛如花朵,為其品質特徵。白毫烏龍茶的沖泡濃度以2%為宜,採用白瓷陶壺或透明杯沖泡皆可。由於該茶枝葉連理,狀如花朵妖嬌豔麗,採透明杯沖泡時,可欣賞其舒展的美姿,約沖泡5至6分鐘後即可將茶湯過濾飲用。若茶湯加點白蘭地,酒醇混合天然蜂蜜香,真是茶中極品。
(五) 紅茶:
紅茶係屬全發酵茶,因外觀、內容及形質不同,其產品亦多樣化,日常生活中或市面上銷售之紅茶可分為碎型紅茶、條型紅茶及加料紅茶等三大類。
1.純紅茶︰取3公克紅茶,置於陶瓷杯壺中,加沸水150cc待5分鐘後用細網過濾即可熱飲。或容量2至3克的袋茶,加水150cc待5分鐘後取出茶袋即可飲用。沖泡紅茶時,時間一到必須將茶渣或泡過的茶袋取出,否則對風味有不良的飲響。沖泡後的紅茶在冷卻後若產生乳化現象,即為高品質紅茶。
2.調味紅茶︰紅茶迷人之處不止於其顏色及香氣,其可愛在於能容,不論酸的檸檬、辛的肉桂、甜的糖或柔潤的牛奶,還有蘋果、荔枝、酸柑、草莓等水果紅茶及白蘭地、威士忌、紅葡萄酒等,皆可容納於茶湯中。
3.泡沫紅茶︰將泡好的紅茶置於雪克杯中,並加入冰塊及糖,然後快速搖動雪克杯,一則加速冰塊溶解使其瞬間冷卻,二則上下搖動產生泡沫,待冰塊溶解後即可倒出飲用。
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附件:
images2.jpeg
(2016-6-29 01:13:40, 12.2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wOTc2NDJ8MGNmNjAyMzh8MTc0MDQzODA2MHwwfDA%3D
作者:
angus005
時間:
2016-6-30 22:38:26
讚啦,泡茶的學問真是太奧妙了感謝分享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