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安溪本山 [列印本頁]

作者: 慕冰至    時間: 2016-7-15 02:04:16     標題: 安溪本山

安溪本山

[簡介]
既是茶種名(即本山種,又名圓醒種),也是茶葉名,俗稱觀音之弟,原產於中國福建省安溪西堯陽,無性系品種,為中國福建省安溪四大名茶之一。製烏龍茶品質優良,品質好的本山與鐵觀音相近似,製成紅、綠茶品質中等。原產中國福建省安溪縣境內。據1937年莊燦彰撰《安溪茶業調查》中提到,此種茶發現於60年前(約1870年),發現者名圓醒,今號其種曰圓醒種,另名本山種,蓋堯陽人指為堯陽由所產者。香高味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似,為安溪縣內四大當家良種之一。主產于安溪西坪、虎邱、蓬萊、尚卿、長坑、蘆田等鄉鎮,並先後傳播到閩南、閩中等地區。

本山生長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但所有的特色與鐵觀音相似,一般較難以分辨與鐵觀音的區別,因為價格比較便宜,所以許多茶葉店當成鐵觀音來賣。但本山的品質也非常出色,品質優良,香高品醇,同時也具有烏龍茶耐泡的共同特性,該茶於1984年在中國全國茶樹良種審定會上被認定為全國良種。


[特徵]
外形條索尚肥壯、緊結,較沉重,葉梗紅亮,長圓尖簿,葉面有隆起,主脈略細稍浮白,細瘦整齊,尾部稍大,「竹子節」明顯,色澤烏潤,呈熟透的香蕉皮色,具有青蒂綠腹紅點現的特點。

[飲賞]
葉底色澤黃綠,湯色橙黃或清黃色,入口潤滑稍苦後返甘甜,帶有蜂蜜之味道,香氣類似鐵觀音但較清淡。

[採制]
適合製成紅茶、綠茶及烏龍茶,製成烏龍茶香味獨特,品質較佳;製成紅、綠茶時尚可。較適合栽於台灣與中國福建茶區。在平坦肥沃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長旺盛,該品種為適製性廣的高產良種,一年生長期7個月左右,一年可采五輪且產量高,一芽三葉盛期在4月中旬。主要製作方式如下。

1、萎凋
萎凋主要有三法:
(1)加溫萎凋:借助電熱、柴炭進行人工加溫,速度快,效率高,但如火候掌握不好,品質不易保證。
(2)室內自然萎凋:主要是在通風透光室內進行。即用竹墊將茶葉均勻攤開,須經15至20小時左右,並均勻翻動數次,使水分蒸發達50%至60%,葉柄、葉芽柔軟後即完成萎凋。此法蒸發緩慢,易於掌握。
(3)日照萎凋:將鮮葉攤散在竹墊上或放到陽光下曬,晴天只需30分鐘即可,陰天則看其柔軟程度而定。總之,萎凋的標準是:葉形萎縮;粗梗失水而柔軟,不易折斷;青味減少。

2、殺青
殺青是提高茶葉品質的關鍵措施,總的要求是殺青要均勻要透,掌握“高溫、葉少、拋炒結合”的原則。手工殺青,通常用鐵鍋,徑寬宜大,鍋溫要在150—200℃之間,先高後低,鍋炒葉一次2公斤左右,機器加工加倍。殺青的標準:外觀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手緊握茶葉稍帶粘性,粗梗折而不斷,青氣消失,有茶香味。

3、揉撚
本山茶一般芽葉粗,梗大,多採用熱揉。揉撚時用慢火隨炒隨揉,溫揉亦須在熱灶上進行,冷揉一般少用。熱揉做法是在茶葉粘附力大時,將它卷成團塊,出鍋做成形,或抓住每個芽的主梗,一葉一搓或數葉一搓成條索形。亦可將數葉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後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要求嫩葉成形率在80%以上,過老化的芽頭成形率僅60%至70%。

4、乾燥
鮮葉經萎凋、殺青、揉撚、定形後,立即抖散在竹墊、簸箕或曬場上蔭涼,切勿被烈日直射。待葉片可研碎、粗梗折斷後有藕斷絲連狀時,則表示茶葉的含水量在3%—5%,這時,茶葉就達到乾燥程度。如採集後遇陰雨天氣,加工後必須用低溫慢烘,直至乾燥為止。

來源:華藏全球茶葉華文網


附件: 254.jpg (2016-7-15 02:04:04, 83.5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xODIxMzd8NmM0ZmYwNTl8MTc0MDQxNTkwO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