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古坑鄉,台灣咖啡之都 [列印本頁]

作者: 不曬月亮的魚    時間: 2016-8-31 11:28:34     標題: 古坑鄉,台灣咖啡之都






台灣咖啡之都,位於農業大縣雲林縣的荷苞山,是台灣最早期的咖啡種植地。

古坑咖啡馳名全國,口感滑順是其特色,近年舉辦「台灣咖啡節」已成為台灣咖啡界的最大盛事。

森高砂精選古坑產銷班長精緻莊園的精品水洗豆,分享給每一個愛好台灣咖啡的朋友們。



產地介紹

  古坑鄉,台灣咖啡之都。

根據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技師田代安定的報告指出,自清光緒十年即有咖啡種植。

古坑咖啡的歷史可上溯至1930年代,由日本的株式會社開辦農場,大規模在荷苞山廣為種植,達100多公頃之譜。

咖啡作物皆運回日本由王公貴族享用,在地人反而少有機會親近。

當時古坑鄉許多農民受僱於咖啡農場,然而日本人卻不讓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咖啡,如果種了就代表竊取咖啡樹苗。

因此直到日據時代結束,咖啡作物才真正走入平常百姓果園。

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古坑咖啡開始繼續發展,不但先後派遣朱慶國等人出國考察引進技術,更在黎維槍等前輩的策劃發展下,

於民國48年斗六地區建立一座設備先進、佔地1700坪的咖啡加工廠,規模傲視亞洲。





然而,由於60年代外銷衰退、人工高漲,加上缺乏內需市場種種因素,古坑咖啡逐漸褪去光環,耕作面積日趨減少,

至民國70年代僅餘張來恩的2公頃繼續堅持。

後經921地震與桃芝颱風,山區農業經濟受到極大打擊,

時任古坑鄉鄉長謝淑亞奔走籌劃,於民國92年大膽決定舉辦臺灣咖啡節,在產量不足、市場知名度尚未打開的情況下逆勢操作,

獲得極大成功,連續兩屆咖啡節轟動全國。古坑咖啡在強力宣傳下變成了臺灣咖啡的代名詞,帶動華山地區觀光與作物的雙重收益。

農民紛紛改種咖啡,卻仍供不應求,甚至還出現農會收購不到咖啡,必須外求其他縣市或者進口替代的窘境。

於是,一顆顆鮮紅的咖啡樹,終於再次回到古坑鄉,為國人所知。

來到古坑鄉,我們找到了咖啡生產班班長劉易騰先生的「谷泉咖啡」莊園。

劉先生家族是由苗栗遷居而來的客家人,在荷苞山落地生根已然超過百年。

劉家自光復初期即種植咖啡,莊園內尚有樹齡六十餘年的老咖啡樹。

目前種植約3000顆,並大量進行育苗。

所產咖啡大多自行烘焙銷售,莊園內更經營咖啡店,構成完整的一條龍產銷體系。





谷泉咖啡擁有台灣咖啡園少見的精緻管理。莊園裡的咖啡依樹種、年份分區管理,植株整齊乾淨。

「我們會拉一條繩子,」劉先生笑道:「按照繩子一株株把苗種下去,所以才會這麼整齊。」

谷泉莊園內設有帶殼豆儲藏室,亦有一般農家少見的6公斤級大型烘焙機。

劉先生除了不斷強化種植技術,更向國內外大師拜師學藝,不但烘豆技術是一絕,沖煮咖啡更有其獨到之處。

「古坑海拔較低,」他表示:「蟲害問題比較傷腦筋,所以從田間管理,直到篩豆挑豆都不能馬虎。」

從莊園內的管理來看,的確花了很大一番心血。








附件: 2015052115022529.JPG (2016-8-31 11:26:11, 83.62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zOTMzMzN8MjYwNDFiNzR8MTc0MDIzMjYwNHwwfDA%3D

附件: 2015052114581928.JPG (2016-8-31 11:26:10, 42.65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zOTMzMzJ8ZjVhNWU5OTh8MTc0MDIzMjYwNHwwfDA%3D

附件: 21_banner.JPG (2016-8-31 11:26:10, 93.09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zOTMzMzF8MTlhNjc5NmZ8MTc0MDIzMjYwN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