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列印本頁]
作者:
第五次元
時間:
2016-9-17 17:12:22
標題:
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本帖最後由 第五次元 於 2016-9-19 11:34 編輯
『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創建於西元1641年,原廟名為『保安宮』,祀奉天上聖母『鹿耳門媽』,民族英雄鄭成功(開台聖王),抗清復明志切,跨海東征台灣另拓基地,逕抵鹿耳門港外,港口淤淺,無法航行,乃親置香案禱告皇天,適時媽祖靈顯庇佑,神助潮水驟漲,順利登陸進軍,登上鹿耳門北汕發現該地建有媽祖廟,始知聖母天助,親臨該廟叩拜後繼續前進,與荷軍艦隊激戰時,又得天上聖母遣兵助戰,因而軍威大振戰力百倍,一鼓殲滅荷軍。因感念神助,1662年將廟宇重建,添建兩廂側室,稱文館、武館,並豎旗杆以誌其功德,成為台灣官建第一座廟宇,並每年舉行春秋二祭以誌榮極。
有「台灣之門」之稱的台南鹿耳門是古時候臺江的咽喉,民國以前,商民雲集,香客如潮,鹿耳門聖母廟長年以來香火鼎盛,為全臺灣知名的廟宇。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仿北京紫禁城宮殿式建築,南北四進三落五殿,建坪二萬餘坪,享有遠東第一大廟宇之譽。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從創立至今已有將近400年之久,歷史年代久遠,廟前左側有兩塊清朝時府城三郊所立的『鹿耳門聖母廟界碑』,訴說媽祖宮繁華興盛的昔日景況,非常富有歷史的教育意義,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重建時的整體建築,由高忠信先生構思設計,仿照北京紫禁城宮殿式建築格局,整體分為南北四進,兩側以廂房迴廊相接。而這樣的建築模式顯示中國古代廟宇建築的傳統風格,加上廟宇四周的壕溝更像古代宮殿的呈現。每逢假日,都會吸引台灣各地的香客前來朝聖參
該廟在明代名天妃廟,康熙二十三年改稱鹿耳門天后宮,然以靠近海邊,風雨易損,聖母古廟常需修砌。在道光和同治年前的兩次洪患,把古廟整個破壞掉,神像只好移寄市內三郊海安宮,並在水仙宮寄普。直到民初時在城北里復健聖母廟,到民國七年完竣,才由土城人士從台南市海安宮和水仙宮迎回寄祀的天上聖母神像,並和五府王爺共祀於廟內,開始多由本境的人士崇拜,由於聖母神威顯著,靈異常顯庇佑萬民,逐漸各地人伺慕名前來膜拜者,一天比一天增加。至西元1960年,原「保安宮」申請更改廟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1975年由於土城地區發展興盛因此便遷廟重建,於1983年落成。
聖母廟佔地約15公頃,整座廟宇由高忠信先生構思設計,仿照北京紫禁城宮殿式格局,採四進、三落、五殿設計進行興建,可容納約一萬名香客。兩側以廂房迴廊連接,廟宇四周設有護城河,神殿皆以大紅柱支撐,氣派豪華。整體建築超過二萬坪,有遠東第一大廟宇之美稱。
聖母廟五大寶殿各自奉祀神明
聖母殿: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財神爺
五王殿:五府千歲、水仙尊王、中壇元帥
佛祖殿:釋迦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大士殿:千手千眼觀世音、南海觀世音、西天佛祖、金面佛祖
天公殿:玉皇上帝、三官大帝、三恩主、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張天師、普化天尊、王天君、斗姥元君、南極仙翁、月下老人、六十星宿神
大殿的三尊聖母神像其中鎮殿大媽與二媽是軟身媽祖,全身沒有一根釘子,是早期中國「榫接」木造工藝的極致藝術。鹿耳門媽的高度與真人相同,神像經藝術史家鑒定是明代的傑作,具藝術與宗教之意義,而鎮殿大媽髮髻後分開雙梳,中間有一下垂之梳束;聖顏慈霧,寶像莊嚴,信徒如虔敬瞻仰,聖母仿似微笑回視。其形塑精美,容貌栩栩如生,世間罕見,僅此一尊。
月下老人也是名聞遐邇,是許多單身男女會來參拜的地方,也非常多對情侶還願過。春節期間還有古牛車遊紫金城的活動,讓香客乘坐古農村牛車,體驗農村生活。
地址:台南市安南區城安路160號
交通:
1. (開車)由中華西路走省道17號往安南區方向即可看到路標
2. 從國道1號接國道8號往台南端,走安吉路到台江大道右轉,沿路標即可到達
3. (公車)11於聖母廟下車
作者:
sos5568
時間:
2017-8-11 22:39:44
感恩大大詳細的介紹,有空閒時再前往朝聖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