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乳癌術後適當復 避免「腋網症候群」
[列印本頁]
作者:
goodperson
時間:
2016-10-6 11:01:32
標題:
乳癌術後適當復 避免「腋網症候群」
乳癌術後適當復 避免「腋網症候群」
2016-09-29 自由電子報
圖.文/黃睦升(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我在乳癌手術後都很認真做手指爬牆運動,但肩膀還是抬不高,腋下皮膚還會摸到1-3條從腋下延伸到手臂的筋(圖1)好緊繃、好痛喔!」一名患者在復健過程中提出疑問。
圖1。(照片提供/黃睦升)
圖4。(照片提供/黃睦升)
圖3。(照片提供/黃睦升)
圖2。(照片提供/黃睦升)
乳癌手術過程中,為確認癌症分期與治療方式,會摘除部分腋下淋巴結,因而導致淋巴管或淺層靜脈損傷、淋巴管阻塞,進而皮下筋膜沾黏。
臨床表現為肩關節外展時會產生角度受限、疼痛以及在腋下皮膚有可觸摸到、可見到1-3條繩索組織從腋下延伸到手臂,類似網蹼狀,稱為
「腋網症候群」,
發生率約為32%至48.3%,好發於乳癌手術後1至8週。
◎以右邊接受乳癌手術為例,建議移除引流管後,可及早適當的居家牽拉運動,減少緊繃不適、增加肩關節活動度。
●手指爬牆牽拉(圖2):站姿,依手臂可抬高的角度,放置在牆壁上。左手輕微按著腋下,右手手指順著牆壁往上爬,至腋下有緊繃或疼痛感時停留5秒鐘後,在可忍受範圍內,右手手指再順著牆壁往上爬。
●胸壁合併牽拉(圖3):站姿,右手臂外展90度,手肘伸直、手掌平貼於牆面,左手輕微按住胸部外緣,身體逐漸往左側旋轉,至腋下有緊繃或疼痛感時停留5秒鐘後,在可忍受範圍內增加身體往左側旋轉角度。
●皮膚牽拉(圖4):若疼痛無法自行居家牽拉運動,可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物理治療師可用雙手同時將患者的右側腋下緊繃的皮膚往相反方向牽拉,使表皮與皮下筋膜產生滑動而分離,減少沾黏。
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36834
APP 全新上線
iOS
Android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