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與食用新鮮含鈣食材來補充鈣質的人相比,服用鈣質補充劑的人,動脈硬化斑塊(plaque)沉積的情況較多,心臟病的風險亦有顯著提高的情形。
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有類似的研究報告發表,像是2012年5月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預防醫學研究所的羅爾曼教授(Sabine Rohrmann)發表在心臟期刊(Heart)上的長期追蹤研究指出,從天然的食物中攝取較多鈣質的人會比鈣質攝取量較少的人減少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但如果是利用鈣質補充品來補鈣,卻反而會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
另一篇是2013年2月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蕭博士(Qian Xiao),他共邀集388,229位50~71歲的民眾參與,平均追蹤12年,調查分析後發現每天補充超過1000毫克鈣片的男性會提高20%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此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Internal Medicine)上。
另外,2013年2月份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 )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女性若每天從鈣質補充品攝取超過 1,400 毫克的鈣,可能會讓心臟病風險升將近兩倍。此研究共有61,000位婦女參與,追蹤時間持續 19 年,最終共有 4,000名婦女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約 1,900 名死於心臟病,1,100 名死於中風。
另外,2005年5月份由瑞士伯恩大學( University of Bern)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研究指出,洋蔥內的活性成分GPCS( γ-l-glutamyl-trans-S-1-propenyl-l-cysteine sulfoxide ) ,可以抑制蝕骨細胞 (osteoclast) 的活性,有效減緩骨鈣流失。多吃洋蔥,可幫助減少骨鈣流失。文章中指出,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治療骨鬆的藥物還要好。
2005年11月份由英國醫學會人類營養研究中心(MRC Human Nutrition Research)發表在《英國營養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洋蔥內含有微量元素-矽(silicon),矽可以促進骨膠原生成,主要是因為矽本身就是膠原蛋白的輔助因子,也是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所以對於骨質的生成及留住骨本具極佳功效。矽還可以與鈣及維生素D3產生協同作用,促進骨細胞生成,增加骨密度。所以一天攝取200公克左右,大概是一顆洋蔥的份量,就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