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和風-王忠龍
[列印本頁]
作者:
個人言論
時間:
2016-11-25 00:38:52
標題:
和風-王忠龍
和風
王忠龍
王忠龍
和風
雕塑
青銅
55 × 41 × 50cm
1994
Wang Chung-lung
Gentle Breeze
Bronze
作 品 賞 析
一件作品的好與壞,是無關語言和文字。它是作者與觀賞者之間一種心靈的交談,也因不同的觀賞者,有著不同的交談。
和風可以把它分為三種角度觀賞形、心、境。
形-以孩童、台灣水牛為造型,孩童代表童稚的情懷,水牛代表默默的耕耘者,看起來似一幅很傳統的農莊生活景像,其實它所表現的只是其一。
心-孩童其一座騎牛背上,其二斜臥,兩人的目光同時遙望無邊無際的藍天,也許有夢牛的故事,也許有架飛機掠過,也許有未知的夢想……。
境-它是一幅南國水墨。
南風-唱了一首輕快的旋律,從山林到山下-有一戶小橋流水人家。(作者自撰)
藝 術 家 小 傳
三月十日生台中縣月眉人。生長在一個平凡家庭中,父親是台灣工業成長中的一位小兵,母親則是擔當教育子女的職任,從有記憶起,就是拿著父親的筆,把牆壁空餘的白色填滿,母親是一位沒有受過基礎教育的上一代。母親對我的塗鴨,讚許不已,也許幼小的心靈得到了一種認同,奠定了往後的創作方向。在小學時常獨自一人塗鴉,那種快樂,那種喜悅……。在記憶中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跟許多小學的童伴爬上了台中縣政府最裝嚴肅目的國父銅像前,坐在銅像上,幻想阿龍我也可與其一樣神氣,未久就被管理員痛斥一番; 心想將來,我自己也做一尊銅像自己坐,在潛意識中已埋下對雕塑藝術的憧憬。 漸長與一些志同道合同學,同考大甲高中美工科,以優異的術科成續考上了大甲高中,此後正式接受基本美術教育,爾後專攻雕塑。畢業後向謝棟樑老師學習雕塑,遵循著傳統技巧,學習傳統美學,創作方向處於摸索階段,在這段過程中都以傳統因緣際會了解了創作的形式是活潑的,它是不拘任何形式,目前這個階段,我選擇了鐵、石及泥塑來詮釋我內在感情,真正的感情當然不是材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只是想以不同的素樣來達到雕塑藝術中,不同的可能性、相容性、自然性。 創作理念-自然-科學-心靈為最終的方向。(作者自撰)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