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請教庫存30年以上的老茶 不知是啥品種 [列印本頁]

作者: ddar1717    時間: 2016-12-7 22:47:45     標題: 請教庫存30年以上的老茶 不知是啥品種




記憶中這是小時候家裡長輩做生意後的手尾遺留物
存在時間超過30年以上了
前陣子清理時又發現了它們
本來有3大罐
但是其中2罐打開時都發霉且變灰
就都丟棄了

只剩這罐打開目視無異狀且依然有茶香存在
試泡來喝也都無異味
琥珀色的茶湯喝起來也很順口無苦澀感
看外觀說是包種
但也無人敢肯定
來此問問是否有大大知道
這是啥茶種
感謝!

附件: [外觀] 2.jpg (2016-12-7 22:35:45, 141.18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3OTYwNTN8NGJmYjE4OGN8MTc0MDQ1Njk1N3wwfDA%3D

附件: [茶] 1.jpg (2016-12-7 22:35:45, 234.64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3OTYwNTJ8NjU0YTY3NmZ8MTc0MDQ1Njk1N3wwfDA%3D
作者: 辛巴威    時間: 2016-12-8 00:23:40

上面不是寫文山包種茶嗎?
作者: 辛巴威    時間: 2016-12-8 00:24:39

有考慮要賣嗎?

讓大家來競標..
作者: ab87006tw    時間: 2016-12-8 09:26:55

老茶的分辨

大概找了一些資訊,分享給大家唷

茶經過長時間溫度、溼度的自然催化,產生緩慢的發酵作用,茶葉色澤會由墨綠色轉褐色甚至轉深褐色至黑色,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茶通常是手工採茶較多,剪刀剪的茶較少,五十年以上的茶都是手採茶,外觀看起來是條狀,因當時做茶沒有揉捻,非如現在的高山茶外觀,茶梗也較多,市場上出現的仿古茶幾乎都是高溫烤烘焙成焦碳黑(墨黑色)聞起來炭味十足。

老茶經過自然轉化後,茶葉顏色較為深色,但茶葉外觀顏色很自然,聞起來有一股陳年之味,有些會有點像普洱茶味,此為茶葉自然轉化現象,年代較久者沖泡後茶葉展不開,有些夠老的會呈木化現象,如果黑黑亮亮的通常是炭烤出來的『新老茶』而非真老茶”。

陳年老茶滋味:真正老茶不應有碳味,碳烤觀念是近年發展出來的手法,老茶長期的自然發酵,濃醇甘潤,好的老茶,入口滑順自然甘甜無刺激性,性轉溫潤....耐泡,不會讓人睡不著。



陳年老茶的茶湯:烏龍茶 10~20 年茶湯呈較淡琥珀紅色,40年以上色更深,有些因存放地點的關係,或本來就發酵較重茶湯會變深琥珀紅色,透而明亮並帶油光,表面層有植物芳香脂,其實老茶很難說清楚,因做茶的發酵程度、保存條件等會讓老茶有很大的差異、總之多喝多比較,喝多了就其得知真假。

二三十年來,國內風行陳年普洱老茶與古董級普洱老茶的藏飲,因此,只要一提到老茶,大家都立刻會往普洱方面思索,臺灣老茶與雲南普洱茶有著不同的製作工藝,其實真正最好的陳年老茶不比陳年普洱老茶差,大部份的老茶是保存在被遺忘的角落

如《茶與藝術》發行人季野指出,老茶的來源有三:

(一)、茶友的存茶,在臺灣茶鼎盛時期,到臺灣各地特別收購,部分保留下來的。

(二)、業者故意留下來,預期久存後風味更特殊的茶種,符合高經濟效益。

(三)、業者賣不出去剩下的,1986年以後外銷轉內銷許多專做外銷的茶商,成袋成批都堆在倉庫或閣樓,一放數十年。



在臺灣老茶的年份辨識上的研究少之又少,根本沒有一套像普洱茶論述的書籍出現,所以坊間銷售上經常是茶行茶商老闆說了算。



臺灣老茶的年份辨識



臺灣老茶的年份辨識上根據臺灣製茶技術的演進,還是有些脈絡可尋,以下就綜合各界資訊來進行初步介紹:



1. 自然陳化老茶:不曾取出烘焙的老茶,茶經經過歲月的自然陳化,產生緩慢的轉化作用,茶葉會轉褐色甚至轉深褐色至黑色。

(1)10年以內:的茶葉外形呈深褐色,茶湯呈香檳色,開湯後葉片完整,香氣似焦糖香,滋味濃厚,甘潤不澀。

(2)10年以上的老茶茶葉外形黝黑發亮,茶湯暗紅,開湯後葉片完整,香氣?陳香味,滋味醇潤。至於那些造假的老茶,只是用電烤箱經過一至兩次的高溫焙火,以達到貌似「陳年老茶」的外觀?色,但茶莖顯白;泡開葉片不完整,略帶綠色;喝到嘴裏沒有陳香味,只有焦糊味。

(3)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茶通常是手工採茶較多,剪刀剪的茶較少,五十年以上的茶都是手採茶,外觀看起來是條狀,因當時做茶沒有揉捻,非如現在的高山茶外觀,茶梗也較多。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茶葉  



老茶經過自然轉化後,茶葉顏色較為深色,但茶葉外觀顏色很自然,聞起來有一股陳年之味,有些會有點像普洱茶味,此為茶葉自然陳化現象,年代較久者沖泡後茶葉展不開,有些夠老的會呈木化現象。

烏龍茶30~40年茶湯呈較淡琥珀紅色,會有梅乾香味,滋味;40年以上茶湯色更深,有些因存放地點的關係,或本來就發酵較重茶湯會變深琥珀紅色,透而明亮並帶油光,表面層有植物芳香脂,其實老茶很難說清楚,因做茶的發酵程度、保存條件等會讓老茶有很大的差異、總之多喝多比較,喝多了就知道真假。

好的老茶葉底都是可以完全展開,少數被焙死的老茶葉底才無法展開。



2. 年年複焙的老茶:用精緻的烏龍茶種製成成品茶以後,每年都需要用焙籠或烘焙機複火,用龍眼木炭細火慢焙幾十個鐘頭,然後再放在竹簍或陶甕裏存放;不需要真空包裝,要與空氣接觸氧化後?生出陳香味;但不能受潮,需要通風和乾燥。通過這樣年復一年的多次焙火和存放,使茶葉的乾茶外形?色烏黑發亮,茶湯?色呈深褐或暗紅,通透明亮,氣味陳香,口感厚重,持久耐泡。

3. 人工速成:市場上出現的仿古茶幾乎都是烤成焦碳黑(墨黑色)聞起來炭味十足。如果黑黑亮量的通常是炭烤出來的『新老茶』而非真老茶。



介紹完老茶之後就來開始泡茶囉  



茶葉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茶葉

30年台灣老茶葉外觀為條狀,顏色深褐色,味道充滿陳年香氣

是不是令人口水直流了

茶湯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茶湯

茶湯充滿類似梅干菜陳年酸味,顏色為重琥珀色

吃完午餐後享受老茶,實在是非常奢侈的行為

整個人身心都充滿放假的感覺了



葉底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葉底



葉子展開的非常完整,葉形肥厚

實在是很不得了





邊泡茶邊聊天,中午休息時間變得相當愜意

這應該就是一種小卻幸 哈哈
作者: teaa    時間: 2016-12-8 19:05:21

目前單看茶干~應該是包種茶系的~因非球型或半球型

端視其色~推測當初應是清茶做法~因時間久遠而陳化至老生茶

現在品飲起來應是苦味與澀度完全退完~香弱並水甜易入口喉才是

若會員能拍出泡出來的葉子細照~就能看出是何茶種唷

作者: ddar1717    時間: 2016-12-8 21:01:44

本帖最後由 ddar1717 於 2016-12-8 21:21 編輯

感謝幾位大大跟版主的賜教
我再去仔細地聞了一下茶罐裡的味道
的確有一股梅干的味道存在

還有就是
茶葉沖泡後也不是很能讓茶葉舒展來
就算拿去煮了一會也依然如此
沖泡過後的茶葉拿了幾片攤開來看了一下
大小不一
而且茶葉感覺很容易破碎
泡出來的葉片要找出完整的似乎不多



這是泡開來後的照片
下面是免強找出幾片看似比較完整的
很清楚的看見大小不一不很規整
上面就是未攤開來的
這些是煮過後的都還是攤不怎麼開



附件: 3.jpg (2016-12-8 20:41:40, 172.72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I3OTk1MDl8Njk3MjUxMGF8MTc0MDQ1Njk1N3wwfDA%3D
作者: teaa    時間: 2016-12-9 17:28:47

ddar1717 發表於 2016-12-8 21:01  
感謝幾位大大跟版主的賜教
我再去仔細地聞了一下茶罐裡的味道
的確有一股梅干的味道存在


版主觀看圖片可已確定以下幾點

1.此茶在當年剛出品時確定是生茶無誤~

2.此茶品色澤改變是自然轉化的~非後焙火加工法製作~

3.此茶製做的炒茶工法是用早期高溫手炒的方式~版主個人推敲當時應為商品茶葉~因端視其茶條揉碾的手工藝頗為粗糙

陳年茶品都會有木質纖維化~所以沖泡後感覺很容易破碎或不好攤開舒展~這都是正常現像~而你說的茶罐裡有一股梅干的味道存在~這就對了~~~版主建議好好的保存並細細的去品嚐這茶品的光陰之味

作者: ddar1717    時間: 2016-12-10 16:49:25

我家這罐連啥品種都不清楚的庫存品還能賣喔?
作者: teaa    時間: 2016-12-10 20:35:57

ddar1717 發表於 2016-12-10 16:49  
我家這罐連啥品種都不清楚的庫存品還能賣喔?

版主覺得不用賣啦!!..自己留著喝更是有味道唷

因價格高低也都不好說呀!!..紀念性是無價的啦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6-12-11 02:23:31

我想應該是老茶沒有錯
(觀其色澤.8~9成把握)

細則則要仔細看看才知道

另外小弟認為老茶不一定有梅乾味
梅乾味是受潮所致

要有梅乾味
不用兩個月就可形成
乾燥存放不受潮的老茶
或有整理焙火的"老茶"(不管是老茶口味或以前不是很恰當的觀念整理的老茶)
不會有梅乾味


作者: 辛巴威    時間: 2016-12-16 23:57:18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6-12-11 02:23  
我想應該是老茶沒有錯
(觀其色澤.8~9成把握)

如TEAA版大所說..

老茶不一定有梅乾味
有梅乾味也不一定是受潮

受潮容易有梅乾味(有時還很酸)

稍有水分(不算受潮)放久適當發酵
也會有梅乾味

另外浙江茗茶九曲紅梅也有點清香甜的梅乾味

其他的..
小弟懂得不多
請知道的先進再補充一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