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北保安宮
[列印本頁]
作者:
嗜酒態睡
時間:
2017-1-24 09:15:19
標題:
台北保安宮
台北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為祭祀保生大帝的台灣民間信仰廟宇,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保安宮和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合稱「台北三大廟門」。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經幾度改建後,該廟發展成三殿三進式的3000坪大廟。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認定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大龍峒,舊稱大浪泵,源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的閩南語譯音。史載18世紀前,大浪泵社全境皆為平埔族族人所居,並無漢人。直至1709年泉州人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戴伯歧合股立「陳賴章」(取三人之姓名)墾號,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艋舺)地方後,才陸續有漢人進駐大浪泵。不過由1764年間平埔族業主瑪老仍據多數土地之史載,當時大浪泵漢人人數並不多。
1742年,移居大浪泵漢人因普生瘴癘,特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 乞靈分火來台灣。而該神祇正是慈濟宮所祭祀的醫神保生大帝,其目的,是希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之後,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浪泵該地落成,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其後經過兩次小幅度整修後,於18世紀末,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1804年,四十四崁所在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擬將其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開間的大廟宇。經過多年施工後,於1830年完工。1835年後與台灣許多廟宇相同,都是揉合儒(鸞堂信仰)、釋(佛)的道教廟宇。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電話:02-2595 1676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
sos5568
時間:
2017-8-11 21:27:33
感恩大大詳細的介紹,有空閒時再前往朝聖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