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觀測、偵察至今仍是各國陸軍直昇機隊的重要任務之一。此外,由於斥候直昇機本身任務就是偵察敵方要點以及蒐集戰場情報,因此勢必會接近一些值得攻擊的敵方目標,所以經常順便擔負起火砲射擊指揮(Direction of Fire),甚至能在第一時間指揮友軍地面單位或武裝直昇機對敵方目標投射火力。肩負這些任務的情況下,如果以一般無充足配備的通用直昇機來兼差,恐將無法勝任。因此,配備觀測系統的專業的斥候直昇機便隨之而生,而美軍現役的OH-58D便是一種專業的斥候直昇機。此外,美國陸軍將OH-58D與AH-64A、AH-1F等攻擊直昇機編組為攻擊直昇機營加以聯合運用,作戰時先由OH-58D提供攻擊直昇機隊必要的情報、目標偵察與標定,使攻擊直昇機一出動便能以最便捷、安全的路徑進入作戰空域,使得整體加成效率比單機個別戰力的總和大幅攀升。
為了滿足戰場斥候的機動需求,Model 406/OH-58D換裝新的主旋翼以及推力更大的發動機。OH-58D換裝新的四葉片複合材料主旋翼,增加了機動性 與操控能力,並配備穩定暨控制增益系統(Stablilty and Control Augmentation System,SCAS),能將主旋翼產生的震動 降至最低以利MMS的操作,並大幅增進地貌掩蔽飛行的能力以利於觀測作業,在35節陣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方向操控能力。動力方面,OH-58D換裝一具愛利森(Allison)-250-C30R渦輪發動機,功率提升至650匹 馬力,搭配數位燃油控制系統以及一具持續輸出功率達455馬力的變速箱,在潤滑油完全流失時仍能持續運作30分鐘。此外,OH-58D的發動機整流罩的造型也與其他Model 206系列不同。
武裝方面,OH-58D(I)的兩側各加裝一組原管狀掛架,每個掛架上有一個掛載點,每個掛載點可選擇加掛一具七聯裝2.75in空射火箭發射器、一具二聯裝地獄火反戰車飛彈發射架或一具二聯裝AIM-28刺針空對空飛彈(Air to Air Stinger ATAS)發射器等等,而單管12.7mm機槍莢艙則由於配合容量500發的彈藥箱的位置,只能加掛在左側掛架;因此,OH-58D(I)也是在RAH-66服役之前,美國陸軍唯一能使用空對空飛彈的直昇機。此掛架在加掛武器時,可向上旋轉以節省存放空間。
原本美國美國陸軍計畫將368架OH-58A/C/D升級為OH-58F(321架現役,其餘封存作為補充折損之用),計畫進行到2015年3月由五角大廈進量產前的主要審查(mile stone C),隨即進入初期低速率生產(low-rate production),量產工作轉移到德州的 Corpus Christi進行,2016年起交付美國陸軍作戰中隊;第一批低速量產週期將製造27架,第二個低速量產週期則生產32架,隨後從2017年進入全素量產,並在2025年完成全部的改裝作業。 然而在2014年3月,基於節約預算的考量,美國國防部決定在2016年將OH-58D機隊完全汰除,因此OH-58F等相關計畫也遭到取消。OH-58F機隊的座艙與感測升級計畫(CASUP)估計要耗資30億美元,而機體延壽工程(SLEP)要耗資70億美元,二者總計要耗資100億美元,使美國陸軍無法負擔。在2014年第一季,貝爾的OH-58F生產線就接到了停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