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印度人的人生哲學 [列印本頁]

作者: 第五次元    時間: 2017-2-10 13:12:46     標題: 印度人的人生哲學



有一次到印度旅遊,當地ˋ的導遊給團員說了一個"印度人一生分成三個階段,25歲前被父母養,25歲到50歲的25年養父母,50歲以後被子女養"的傳統。我不知道印度是否真有這樣一個傳統,不過聽的當時很震撼,這麼簡單的一個傳統讓人的一生有方向和目標,我的人生呢?

很多年後,我深深的為當年聽聞話中的道理折伏,在那麼簡單的生活實踐中卻包含著施、捨、得的道理,也讓人生達到勞逸均衡並且有機會再學習進化,其中目標責任清楚分明,這個傳統是多麼的睿智,難怪印度文化能在悠悠歲月中安然的渡過,不曾被其他民族同化。

反觀中國,中國人講起印度人總是把它們與懶散掛勾,總是為中國人的勤勞驕傲並將勤勞奉之為美德,畢竟中國人的勤勞被所有其他民族忌憚,中國人最尊敬的也是工作到死,與中國人相較,印度人說起來還真是懶散。做為一個天生非主流的人來說,我倒是認為印度人的人生哲學比中國人奉行勤的人生哲學要有意義多了,中國人勤奮一生省吃儉用,留給子孫的是甚麼?有教會子孫付出和責任的道理嗎?中國人的確很會講道理,可是有時候哲學未必需要訴之於口行之於文,哲學的最高境界不是可意會無可言傳的嗎?

回想自己的人生,冥冥中被安排的有如印度人生哲學的過程,雖然不是50歲後被子女養,卻真是退休後才漸漸開始真正的人生。我的第二生與第一生同樣從童蒙開始學習,只不過前生無知無明,今生漸知漸明,用佛教術語來說前生是今生的前行。

當生命不再無明,你會看清楚很多人言行的意義和目的,也會更加明白自己前生言行的可笑,當然這個明白只能稱為知覺離真明還有很大的差距,因為即使能自知也能覺它但還不能做到釋然,頂多做到有來無去,釋然則是無來無去。

所以我又被教導而明白"口說容易知覺難,知而能行是福報,行而能悟方成事,理中有事理圓滿" 的道理,于右任先生曾說過人生七十才開始,應該也是對人生有所覺悟吧!


附件: 1_110511153849_1.jpg (2017-2-10 12:44:23, 174.84 KB) / 下載次數 1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wNzM4Nzl8YzJhYjI3NWV8MTczNTEwNDI2NnwwfDA%3D
作者: 左天涯    時間: 2018-6-18 07:07:52

朦朧霧氣漫山頭
連綿青山銀絲流
泰山春曉幾萬年
韶光飛逝景象留

作者: kazakhh    時間: 2018-6-30 19:29:44

看了版主的分享

才得知原來中國人認為印度人是相較中國人懶的喔

不過我的想法是

不看"比較"

因為有比較會衍生出自大呀 不屑呀 鄙視呀

也才會有自卑阿

曾經看過一個分享

如何看見每個人任何時候都是看待為100分

看完後頗有感悟

這也是我正在學習努力的地方
作者: 第五次元    時間: 2018-7-2 12:35:01

kazakhh 發表於 2018-6-30 19:29  
看了版主的分享

才得知原來中國人認為印度人是相較中國人懶的喔

任何事都是正反並存的
"比較" 本身並沒有善不善
端看 "比較"時的心
可以嫆來做學習的動力
也可以用來生起自大、不屑、鄙視之情
心中是甚麼反應在外行為
"比較" 是用在自己身上,不是用在別人身上

作者: 第五次元    時間: 2018-7-2 12:41:32

左天涯 發表於 2018-6-18 07:07  
朦朧霧氣漫山頭
連綿青山銀絲流
泰山春曉幾萬年

常與無常易不易
泰山年年有春曉
花同象同實不同
雲霧繚繞莫能辨
作者: 左天涯    時間: 2018-7-2 13:58:12

第五次元 發表於 2018-7-2 12:41  
常與無常易不易
泰山年年有春曉
花同象同實不同

遠觀峻嶺側成峰
滿山密布迎客松
不識廬山真面目
任憑來去一陣風

作者: 第五次元    時間: 2018-7-3 11:19:07

左天涯 發表於 2018-7-2 13:58  
遠觀峻嶺側成峰
滿山密布迎客松
不識廬山真面目

大人心寬人自在
遊遍群山令人羨
泰山廬山與黃山
橫看豎看皆是山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