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灣原住民的分類 [列印本頁]

作者: CVN-80    時間: 2017-3-15 00:56:07     標題: 台灣原住民的分類

台灣的原住民以部落組織「社」為單位,只有部落(社)之領域觀念,並無族群之分。依據十七世紀荷蘭人的調查,平埔族部落約以數十家或百十家為一社,聚居形成村落。而居於高山地區之原住民部落則較為散居,由許多小社聚集成大社。台灣現在使用之地名即有許多是原住民部落之「社名」,例如:苗栗(貓裏社)、通霄(吞霄社)、大甲(大甲社)、大肚(大肚社)、沙鹿(沙轆社)、南投(南投社)、埔里(埔裏社)、水里(水裏社)、斗六(斗六社)、西螺(西螺社)、麻豆(麻豆社)、三地門(山豬毛社)、牡丹(牡丹社)等。


依現行的分類,台灣的原住民概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雖然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並非住在高山,不過仍因過去東部與離島交通不便,且與西部高山遠隔,而歸稱其為高山族)。日治(1895年)以前台灣的原住民只有「社」之區別,並無「族」之分類,詳細之分類始於日本統治台灣以後。日本政府基於統治方便,對台灣的原住民進行詳細的調查與瞭解。早在日治初期即派遣人類學者,先後對於清代所稱之台灣「生番」與「熟番」進行語言、習俗及社會組織的調查與分類,因而才有族群之區分。


(一)平埔族原住民的分類
對於台灣平埔族的分類,日本學者原以「平埔蕃」概稱。不過,後來對於這些自清代開始逐漸消失的平地原住民有了較多的瞭解之後,才發現他們之間亦存有不同的語言與文化差異,因而加以分類。
雖然平埔族的分類早在距今九十多年前即進行,但是因為平埔族已漢化,只留存少許片段的語言文化,所以到目前為止尚無統一的分類共識,各學者的分類有些不一致。以近年學者的分類為例,要舉如下:
  1.日本語言學者土田茲在1985年將平埔族分為十二族:
(1)噶瑪蘭(Kavalan)
(2)馬賽(Basay)
(3)凱達格蘭(Ketagalan)
(4)龜崙(Kulon)
(5)道卡斯(Taokas)
(6)拍宰海(Pazeh)
(7)拍瀑拉(Papora)
(8)巴布薩(Babuza)
(9)洪雅(Hoanya)
(10)西拉雅(Siraya)
(11)馬卡道族(Makattao)
(12)大武壟(Taivoan)
2.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李壬癸將平埔族分為十一族:

噶瑪蘭(Kavalan)
猴猴(Qauqaut)及其他
凱達格蘭(Ketagalan)
龜崙(Kulon)
道卡斯(Taokas)
拍瀑拉(Papora)
巴布薩(Babuza)
洪雅(Hoanya)
拍宰海(Pazih)
邵(Thao)
西拉雅(Siraya)
(二)高山原住民的調查與分類
對於高山原住民的調查與分類,始於日本殖民台灣之第二年(1896),東京帝國大學派雇員鳥居龍藏氏來台,同年森丑之助氏亦以翻譯身份隨軍來台從事高山原住民研究。另田代安氏、伊能嘉矩氏、佐山融吉氏等人,後來亦加入台灣原住民調查之工作。
1936年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研究員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等人,依據語言、習俗及社會組織之差異,將台灣之高山原住民分為九個族群:「Atayal(泰雅)、Saisiat(賽夏)Bunun(布農)、Tsou(鄒)、Rukai(魯凱)、Paiwan(排灣)、Panapanayan(卑南)、Amis(阿美、邦則Pangtsah)、Yami(雅美,今族人改稱達悟Tau)」。


二次世界戰後,政府沿用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之分類,迨至2001年才在原住民自我意識增長與政府重視原住民文化之下,重新認證原被漠視之族群。至2008年為止,臺灣之原住民已增為十四族,除上列九族之外,「邵族」原被歸類於平埔族,2001年納入原住民的第10族。原居住於宜蘭,後大舉遷居至花蓮的平埔族--噶瑪蘭族,經過族群認同調查後,於2002年正式認定為第11族。太魯閣族則於2004年被政府認定由泰雅族獨立出一個族群,成為第12族。2007年原隱身於阿美族之中的撒奇萊雅族(Sakizaya)獨立為第13族。2008年原被列含於泰雅族之賽德克族經行政院第3089次院會(4月23日),決議通過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4族。未來可能還會有「西拉雅族」、「道卡斯族」等族群之復名,讓我們拭目以待。
(三)現今十四族原住民的族名
現今十四族的族名,有七族(泰雅、布農、鄒、達悟、邵、撒奇萊雅、賽德克)是取該族對「人」的發音(「鄒」族原被稱「曹」族,乃因取閩南語發音而後用國語翻譯;達悟族原名雅美族,原取其可能移民自菲律賓巴丹群島最北端之雅美島,後族人反對此說,仿照其他族群,以該族語「人」的發音,而自改稱達悟族)。另外七族之族名意義則各有差異:


1.「排灣」是大武山上排灣族發源地地名,也是其中一個部落的名稱。
2.「卑南族」則因住於卑南平原而被稱之,族人自稱漂馬Puyuma)。
3.「阿美族」是卑南族所稱「北方人」,或阿美族人自稱來自北方的「北方人」之音譯。
4.「魯凱」為傳統以來魯凱族之自稱,但意義不明,可能與卑南族稱呼其為「深山的原住民部落」(Rukai)有關。
5.「賽夏」族中的「賽」本意為「哪裡來」,「夏」是積滿雪之處(大壩尖山)。
6.「噶瑪蘭」為族人所稱之「平原」(蘭陽平原),後轉為自稱族名,以便藉以和居住於山區之泰雅族有所區別。
7.「太魯閣」族語意為「山腰的平台」、「可居住之地」、為防敵人偷襲「瞭望台之地」,後由部落名轉為族名。
(四)現今十四族原住民的族語
上述現存十四族原住民只是外人的區分,其實他們同一族之間仍因部落遷移而形成同語系的方言語群(如同漢語系的八大方言語群),要列如下:


1.泰雅族:泰雅亞族Atayal
a.賽考利克Squliq(台北、南投、宜蘭、桃園、新竹、台中等縣)
b.澤敖利Ts’ole’(苗栗、南投-萬大、宜蘭-四季等、新竹、台中等縣)
2.太魯閣族(Truku):原屬於泰雅族賽德克亞族
花蓮縣秀林、萬榮兩鄉;卓溪鄉立山村;吉安鄉慶豐、南華與福興等三村。
3.賽德克族(Sediq/Sejiq/Seediq):原被歸類於泰雅族中之賽德克亞族
a.都克達雅Tgdaya或稱巴蘭Paran(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霧社與高峰、南豐村、互助村清流與中原等部落)
b.多達Toda(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大同村碧湖、精英村多達等部落)
c.德路固Truku(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精英村廬山、親愛村布蘭等部落)
另有移居花蓮縣秀林、萬榮、吉安、卓溪、玉里,以及宜蘭縣南澳、大同等鄉鎮之都克達雅、多達社群。
4.賽夏族:(1)大隘北方言(新竹縣五峰鄉大隘、花園村;北埔鄉內坪、大坪村)
(2)東河南方言(苗栗縣南庄鄉東河、蓬萊、南江、西村、獅山村;獅潭鄉百壽村)
5.布農族:(1)北部---
a.卓社群(南投縣仁愛鄉)
b.卡社群(南投縣信義鄉)
        (2)中部---
a.巒社群(南投縣信義鄉、花蓮縣、台東縣)
b.丹社群(南投縣信義鄉、花蓮縣、台東縣)
        (3)南部---
  郡社群(南投縣信義鄉;屏東縣;台東縣;高雄縣桃源鄉、那瑪夏鄉-原三民鄉)
6.鄒族:(1)北鄒(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特富野、山美、茶山、來吉等村)
      (2)南鄒---
a.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高雄縣那瑪夏鄉-原三民鄉民權、民生村)
b.沙阿魯阿Saaroa(高雄縣桃源鄉桃源、高中村)
7.邵族:南投縣日月潭伊達邵地區(原德化社),語言人口僅約600人,為最弱勢之原住民。
8.魯凱族:(1)霧台支群---
a.霧台(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
b.大武(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
c.大南(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
        (2)下三社支群---
a.茂林(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
b.多納(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
c.萬山(高雄縣茂林鄉萬山村)
9.排灣族:(1)西北支(屏東縣)
        (2)東南支(屏東縣、台東縣)
10.卑南族:(1)南王方言(台東市南王里、寶桑里)
         (2)卑南鄉各村方言(台東縣卑南鄉各村—大南村除外)
11.阿美族:(1)Sakizaya(花蓮市;花蓮縣磯崎、舞鶴地區)
         (2)北部方言—南勢群(花蓮縣壽豐、吉安鄉)
         (3)馬太鞍(花蓮縣光復鄉)
         (4)中部方言—海岸群與秀姑巒群(花蓮縣豐濱鄉)
         (5)南部方言—卑南群與恆春群(台東縣東河鄉;臺東市;屏東縣牡丹鄉)
12.噶瑪蘭族:花蓮縣新社、立德、大峰峰、樟原、佳里宛等部落是現今噶瑪蘭族人較集中的地區,至於語言、風俗、祭儀、傳統文化(如歌謠、舞蹈、香蕉絲織布等)仍待追尋、重建。
13.撒奇萊雅族:主要分佈在台灣花蓮市、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瑞穗鄉等地,而移居都市人口以桃園縣、台北縣和基隆市較多。
14.達悟(雅美)族:台東縣蘭嶼鄉之紅頭、漁人、椰油、朗島、野銀、東清等六村部落,方言間差異不大。

以上各族群語言中,受到其他族群影響較嚴重者為:賽夏族受到泰雅族、客家族群同化;部分鄒族(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高雄縣桃源鄉、那瑪夏鄉之南鄒)受到布農族同化;邵族受漢人之閩南族群同化。另外,排灣、魯凱、卑南三族因地理位置相鄰近,在相互影響下,語言關係密切。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