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訓練排便習慣 人工肛門非夢魘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7-4-6 07:00:09     標題: 訓練排便習慣 人工肛門非夢魘

◎ 記者 徐平

(訓練排便習慣 人工肛門非夢魘/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後,多次傳出病危消息,最新消息指出,豬哥亮雖然已轉移到安寧病房,但狀況穩定。事實上,豬哥亮早在3年前就罹患大腸癌,卻遲遲不肯開刀,除了想多拍點戲、存錢給19歲么兒當教育費,也因為開刀位置接近肛門,豬哥亮認為裝人工肛門有損自尊,一度拒絕接受治療。事實上,只要和醫師商討,就能調整生活方式,並將人工肛門的不便降到最低。
糞便或臭味外溢問題都能克服

部分大腸癌患者因為腫瘤位置太低被迫切除肛門,雖然比例不高仍讓不少民眾因此害怕治療。人工肛門又稱為腸造口,即是在腸子的位置,通常位於左下腹做一個切口,以利糞便排出體外。過去有些新聞報導人工肛門可能造成糞便或臭味外溢,讓很多需要進行手術的病患感到憂心,其實這些問題都能克服。

排便習慣可被訓練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希賢表示,有些大腸癌病患因腸道嚴重阻塞,無法順利排便,醫師會考慮先做暫時性的人工肛門,等到治療告一段落後,再視情況移除。只有腫瘤的位置太低,影響到肛門括約肌功能,才會考慮永久切除肛門及括約肌,改用人工肛門。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魏柏立指出,排便習慣可被訓練,建議病患可利用晚上洗澡時灌腸,訓練一段時間後,人工肛門會因刺激排便,而灌腸的操作非常簡單,也有專業造口護理師可到府教導。異味則可透過造口袋上的活性碳過濾掉,至於腸鳴或放屁的聲音一般人都會有,不需太過在意。

可和醫師討論如何照顧人工肛門

魏柏立副院長提醒,若患者因逃避人工肛門而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因出血量太多而貧血,或惡性細胞跑到腹腔而產生腹水。腸癌也會讓腸子局部變厚、變硬,進而讓腸道管徑變小,造成腸道阻塞,除了影響正常進食外,甚至可能讓腸道破裂,導致糞便進入腹腔演變成腹膜炎。

董氏基金會《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許多大腸癌患者擔心要裝人工肛門,因此不敢就醫或放棄。少部分的患者,甚至因為永久性人工肛門被列為輕度身心殘障,心理上無法接受,此時家人的想法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態度,家人釋懷、接受,並積極面對,將是最大的支持力量。建議家屬可以多試著和患者理性溝通,以維持健康生活的方式。

附件: uho_news_043136.jpg (2017-4-6 06:59:33, 37.92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yODEzOTd8MzAwMDE5NTR8MTc1NTQ3NDQ4MHwwfDA%3D

附件: logo.jpg (2017-4-6 06:59:33, 19.12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yODEzOTZ8YTYwMmRhYmV8MTc1NTQ3NDQ4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