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小改款從眼睛就能看出來的除了外觀上的改變外,也將名稱從現行的 Big TIIDA 改為 i TIIDA。因為這次是台灣針對國內市場需求的自主小改款,並沒跟中國的改本步伐,所以你會發現在車子內裝上與中國市場的車款不同,反倒是與現行款的 Big Tiida 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眼睛看的到的地方確實是如此。至於小改款後靜音工程大幅提升、空調升級為 PM2.5 等級與專利的 3D 超體感紓壓座椅等,這些無法從網路上文字感受的改變,就等著各位去親身體驗看看了!
這次喊 TIIDA 也沒用了?改款後的 i TIIDA 維持著與現行 Big TIIDA 相同的 4295×1760×1520mm 車身尺碼、軸距為 2700mm;在車內空間方面也維持國產 1.6L 汽油掀背車同級距最大的1837mm 最大有效車室長度。以身高182cm的成年男子坐在後座,前助手席調整到適切寬敞位置,後座的空間仍相當寬敞,大約還有一個半的拳頭寬,雖然不到官方宣稱的三個半拳頭寬,但表現已經相當不錯。
繼上一篇提到,從 Big TIIDA 變成 i TIIDA 後,雖然外觀與內裝上有明顯的進步,但看到那幾乎原地踏步的安全配備不禁令人擔心起它是否能在競爭激烈的中型車市場上穩站一哥的地位呢?或是它還有哪些壓箱寶是能蓋過安全設備的不足呢?這答案若對於那些肯定是有的!在這次改款後,採用了 PM2.5等級的空調過濾系統,以及專利的3D超體感紓壓座椅,在國產車中這樣的算相當不錯的。
一坐上車內駕駛座,你會發現與 Big TIIDA 幾乎一樣的布局設定,但魔鬼藏在細節裡,藉由碳纖維飾板、軟質塑膠與鍍鉻來修飾,雖然是黑色為基底,但也不至於太暗沉與單調。而這次屁股的感受會遠大於視覺上的驚豔,採用專利的 3D 超體感座椅,透過三層式的高密度材質打造,在乘坐的舒適性感受上確實舒適許多,這對於真正日常需要通勤的車主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說完屁股後來說說鼻子,這回 i TIIDA 除了雙區恆溫空調與獨立後座出風口外,也升級了PM2.5 等級的空調過濾系統。這套系統無論對誰來說都相當有用,畢竟任誰都想要遠離髒空氣的汙染。在車內確實沒感受到髒空氣,但有時候我會懷疑是否是自己在台北盆地待久了,對髒空氣習以為常,或真是這套系統提供給我真正的好空氣。直到都沒聽到車內同事常因過敏而打噴嚏的聲音才驚覺到,挖!這套系統真的有用!
這次改款後原廠再度加強 i TIIDA 的隔音,像是在引擎室、前座隔音、頂棚增加吸收噪音材質、車身通風孔隔音飾蓋、後輪拱隔音強化等地方都能看到 3M 隔音組件,用料是 BIG TIIDA 的兩倍之多,在行車過程中可以讓車內乘客之間的交談無須大聲嘶吼,也能享受一下車內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