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寒夜說玉
[列印本頁]
作者:
個人言論
時間:
2017-4-17 10:39:56
標題:
寒夜說玉
寒夜說玉
2017-4-17 10:39:48 上傳
下載附件
(81.08 KB)
史 話
中國遼寧,紅山文化時期,一族長語祭司曰:"當尋某物以通天,告以我族之事,請決之佑之".祭司遍試百物而不得,越數月,終獲一石,似透非透,色綠質軟,心甚怪異,琢為龍形,果然可以上通天聽,遂以為王者禮天之物,亦即今之岫岩玉C形龍也.後數百年,商代遂有金履玉衣,蓋以為祖先亡靈日久必返,若見其屍骸僅餘白骨一堆,必當慘然,不免降罪子孫,為避其殃,乃互議曰當以美玉覆身,則祖靈見之必喜,自然賜福護佑矣.以此窺之,美玉原為中國靈界溝通之物(西洋用水晶球),後人漸失其本,而令之為身份地位之徵,時至今日,已淪為佩飾擺件,甚或牟利贏生之工具耳.
說 書
"誰在收藏中國"為大陸記者吳樹走訪各地後所寫的一部記實小說,它大膽的披露了古玩界之黑暗面和國寶流失之嚴重情形,同時也深刻地描述了盜墓和撿漏者之遭遇和內心世界,內容頗為聳動而令人驚嘆,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在諸多古玩中,惟獨和闐玉器之高仿是吳先生所沒提到的,其它陶瓷書畫乃至青銅器之作偽仿假,書中記載甚多,更多處提及其仿偽技藝已然高深莫測,致令中央博物館級之一流專家也無法鑑別.古玉器之仿偽當然存在,但吳先生不提之故,余以為既非筆漏,也非難以訪查,實乃玉器首重質料,而非匠藝(美玉可以不雕,白紙豈可不畫),至於何朝那代,今人更多不上心,故事自然也就少了.
(璞玉居)
附件:
1380173391-1412705003.jpg
(2017-4-17 10:39:48, 81.08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zMTIyNjF8YTZkYmJiYjN8MTc1MzMwMjMz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