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藏經 第八十五冊 大乘二十二問本 第十六問 [列印本頁]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17 23:37:31     標題: 大藏經 第八十五冊 大乘二十二問本 第十六問

大藏經 第八十五冊 大乘二十二問本 第十六問

謂佛世尊證真如性。此性即是出世正因。
如其所證為眾生說。擊發本性故能發心。
故發心因是真如性。發心緣者。由聞三乘。
聞大乘法發大心者即名菩薩。
聞緣覺法發緣覺心名為緣覺。
聞聲聞法發聲聞心即名聲聞。

今此菩薩發心相者。謂聞大乘所說正法。
說有為法過患極多。世間諸法皆破壞。諸佛功德最勝無邊。
二乘極果非是究竟。四生五趣同一真如。
一切眾曾為父母。流浪生死受苦無窮。
發心救度功德無量。行菩薩行能利自他。
勇猛修行速成佛果。由聞正法能起信心。
深厭世間有為過患。於佛功德深起願求。
於諸眾生普欲救度。因此能發大菩提心。
勇猛修行菩薩妙。此是菩薩發心相也。

緣覺乘人發心相者。
此由宿世善根所成。於證果時出無佛世。
故發心相微隱難知。謂於過去種善時。
遇緣便修不念果報。佛聞正法便起信心。
亦不思惟勝劣德失。但樂早得出離涅槃。
不樂世間生死果報。由此成就解脫善根。
善得人身生無佛世。宿世所種善根力強。
暫過外緣成緣覺果。及得果已不樂度人。
常厭喧煩樂獨善寂。故有經中名為獨覺。
此是緣覺發心之相。

聲聞乘人發心相者。謂曾聞說四諦法門。
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知此身因煩惱集。
若欲出苦要斷集因。若永斷集證涅槃樂。
修八聖道以為正因。聞此法已深起願求。
便能修行戒空智慧。解脫分善從此得成。
由此善根生於佛世。遇佛聞法便得涅槃。
此即聲聞發心相也。

所有一切佛菩薩沒有一個是不發心的。
大藏經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九
菩薩如是初發心時。已過聲聞緣覺境界。...若見如是不可思議諸勝功德。而能發起狹劣小乘聲聞之心。唯自度者。當知善根甚為微少。
誰見成就無量功德菩薩之事。而不發於菩提之心。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0 19:58:26

讚嘆!

大德對佛經的了解之深,
之前看大德其他發文,
也深深了解大德體悟甚深,頗有禪意!

謝謝大德分享!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1 19:36:37

能發經典就是好事,但不要漏啊!!前面還有一段

第十六問云﹕
   
菩薩,緣覺,聲聞三乘初發心相,行法如何﹖         
         
謹對﹕夫發心者皆由因緣,因謂眾生出世本性,此性即是諸法真如,由有此性當得出離,然為無明所覆障故,輪轉三界,沈溺死生,受苦無窮,不能出者,皆由不聞三乘正法。此三乘正法法界所流,故能薰發真如本性,令其發起三乘之心。此義云何﹖謂佛世尊證真如性,此性即是出世正因。如其所證為眾生說,擊發本性故能發心。故發心因是真如性。發心緣者,由聞三乘。聞大乘法發大心者即名菩薩﹔聞緣覺法發緣覺心,名為緣覺﹔聞聲聞法發聲聞心,即名聲聞。


的確,三乘都是正法,就如我所說發心不同,而這個發心不同,我之前也講過,每個人的根柢,所以說三乘發心皆由因緣,不是每個人都發得起大乘心的。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1 20:12:39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7-5-21 20:39 編輯

第十八問云﹕大乘經中有說三乘是方便說,或說究竟,或說二乘皆得成佛,或說二乘不得成佛,義如何者﹖         
        
謹對﹕佛法教旨深廣無邊,隨所化宜,隱顯異說,顯即究竟真實理門,隱即方便隨轉理門。

隨轉理門是不了義,隨小乘宗義可轉故。真實理門是真了義,是實大乘圓極理故。

由有二種理門別,故經或說有定性二乘,或經說有不定性二乘,或得成佛,或不成佛,總說雖然,別分別者。

略明種性有其二門。一就種子別立五乘,二就真如唯立一性。

初約種子立五性者,無盡意等諸經所說,一切眾生有五種性﹕

一無種性   謂無三乘出世種子,由此畢竟常處凡夫。
二聲聞性   謂即本有聲聞種子,由此定成聲聞菩提。
三緣覺性   謂即本有緣覺種子,由此定成緣覺菩提。
四佛種性   謂即本有成佛種子,由此定成無上菩提。
五不定性   謂具三乘無漏種子,由此漸得三乘菩提。

此五種子非是新生,從本已來,法爾而有。諸經論中言佛性者,即是第四成佛正因,由有此性當成佛故,故此種子名為佛性,不以真如名為佛性,若以真如為佛性者,草木瓦石皆有真如,則草木等皆應成佛。經說眾生得成佛者,唯約有此佛種性人說,而說一切皆成佛者,即是一切有佛種者,非前三類皆得成佛。

經說二乘不成佛者。說第二三決定性人,定入涅槃不成佛故。
有說二乘得成佛者,唯約第五不定性人,迴心向大乃成佛故。
經說闡提不出世者,但約第一無種性人,無三乘因永沈溺故。

眾生既有如是五性,故佛為說五乘法門,

為第一人說人天法,五戒十善生人天故。
為第二人說四諦法,令觀染淨成阿羅漢故
為第三人說十二因緣,令觀因緣成緣覺故。
為第四人說波羅蜜,令修萬行得成佛故。
為第五人具說三乘,令漸修行成佛果故。

即有如是定性三乘,故三乘法是其實理,而有經中說一乘者,但為引攝不定性人,令捨二乘向佛果故,就權方便假說一乘。定性二乘若成佛者,則一乘法應是真實,何故深密及諸經中說一乘法是不了義。

復約真如立一性者,即涅槃等諸經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性即是諸法真如,一切眾生平等共有,由有此性皆得成佛,故說眾生皆唯一性。即諸眾生皆當得佛,即一切行皆順真如,是故唯立一乘正法﹕而經有說五乘性者,但由無明厚薄不同,出世因緣有小有大,
故有五乘種性差別。
無明厚者未起信心,是阿闡提名無種性。
無明薄者發出世心,隨聞三乘成三乘性,故有三乘決定性人。
若於三乘俱可愛樂,是故名為不定性人。

此五種性即近熏成,近可令其得利樂故,故佛隨性為說三乘。為無性人說人天法,為三乘人說三乘法。然其三乘有隱有顯,初為引攝小乘性人,令其證得小乘果故,是故隱覆為說小乘,不言所說是小乘法,不道別有無上大乘,佛說自身是阿羅漢,我與汝等同在一乘,眾生由是得成聖果,不知別有究竟大乘,執我與佛等無差別。世尊為破如是執著,及為引攝大乘性人,令普修大乘法故,更為顯說三乘法門,乃說三乘是其實理。言一乘者是權教門,解深密(註227)經依此而說。此說麤淺近緣門說,

有此五性三乘法門。若就真如微細正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究竟唯有一乘,一切二乘皆得成佛,決定實無定性二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故知實理唯一佛乘,法華經等依此而說。而深密經言一乘法不了義者,一乘有二﹕一者方便,即前所說合三為一,權說一乘。二者真實,即法華說會三歸一,實說一乘。深密所言一乘之法不了義者,說前一乘,非說法華後教一乘,在深密後說法華。即知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皆得成佛菩提,故無一分無「定」性眾生,盡未來際不出離者,亦無一類定性二乘定入涅槃不迴心者,如此說者是小乘教。設有大乘作此說者,當知皆是隨轉理門,非是大乘究竟實理。


流星大,這一段,可以說把佛說五乘佛法的原因講得很清楚了,還要說人講小乘法就是誤人嗎??我講過的,每人的根底,或說種性不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不修小乘,直修大乘。

我知道你要問我,那可不可以直接修大乘??直接修六度?



第二十問云﹕大乘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既爾,如何更須修道,一切自然得涅槃故﹖           
        
謹對﹕

佛說法空為除有執,有執除已,空法亦除,若更執空,卻成重過。如藥治病,病息藥亡,既於藥病,皆不合留,故於有空,並不可著。

故深密經此依義云「 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初說一切諸法生相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增長廣大。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未知世尊是何密意﹖』
        
               
世尊告言﹕『我初為彼未種善根,令其種故,未滅諸障,令其滅故,未成資糧,令成熟故,故為宣說生相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若諸眾生已種善根,已滅諸障,已能成熟福智資糧,然猶未能除其執著,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故我為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
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若諸眾生已種善根,已滅諸障,已成資糧,是智慧類,非愚癡類,聞我說是無自性法,便能信受善解佛意,如理修行,而離執著,證得究竟安樂涅槃。此無自性,無生滅法,則於彼人成大利益。若諸眾生未種善根,未滅諸障,未成資糧,聞我說是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法,雖能信受。不能善解所說意故,而定執著,由執著故起斷滅見,執一切法實無性等,於諸善法不肯修行,不種善根,不滅諸障,不能成就福智資糧,誹謗一切有自性法,破滅一切功德善根,故無自性甚深妙法,即於彼人成大衰損。』

經文極廣,旨散文弘。故於今者探意而說。至教照著,自可依憑,如或廣明,恐成繁重。



我記得我講過,不先修行證果(初果或初信),你不可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更不可能修真正的大乘法,因為大乘是了義,不是一般初學者可以直接去碰的,這個,給你去看!!

我知道,你還是那句話,我們的對談陷入無限輪迴,如果你願意仔細看,就知道問題在哪。不願意的話,那就是你眼中的無限輪迴!!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1 23:55:12

本帖最後由 淚若雨下 於 2017-5-22 00:15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0 19:58  
讚嘆!

大德對佛經的了解之深,


您客氣了 淚雨不是大德 淚雨要感謝妳的因緣 讓淚雨更深體悟到 一心萬行 萬行一心

圭峰總判先悟後修之義云 頓悟此性,願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與佛無殊,依此而修者,是名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也。
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磨門下,輾轉相傳者,是此禪也。
則頓悟漸修之義,如車二輪,闕一不可。或者不知,善惡性空,堅坐不動,捺伏身心,如石壓草,以為修心,是大惑矣。
故云:聲聞心心斷惑,能斷之心是賊,但諦觀殺盜淫妄,從性而起,起即無起,當處便寂,何須更斷。
所以云:不怕念起,唯恐覺遲。又云: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故悟人分上雖有客塵煩惱,俱成醍醐。但照惑無本,空花三界,如風捲煙;幻化六塵,如湯消冰。
若能如是,念念修習,不忘照顧,定慧等持。則愛惡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 煩惱盡時,生死即絕。
若微細流注永斷,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現千百億化身,於十方國中,赴應應機,似月現九霄,影分萬水,應用無窮,度有緣眾生,快樂無憂,名之為大覺世尊。

若謂法義,入理千門,莫非定慧。取其綱要,則但自性上體用二義,前所謂空寂靈知是也。
定是體,慧是用也。即體之用故,慧不離定;即用之體故,定不離慧。定即慧故,寂而常知;慧即定故,知而常寂。

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1 23:58:23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1 20:12  
第十八問云﹕大乘經中有說三乘是方便說,或說究竟,或說二乘皆得成佛,或說二乘不得成佛,義如何者﹖      ...


大德

佛法重在實踐!

見、聞、思、修、信受奉行!

佛經中因緣際會而說適合各種不同因緣的法,
不要把這些法當作第一義!

我們這樣辯論沒有意義..

最終將只是一在的各自舉出一堆經文
苦惱對方鐵不成鋼,不知遵循正法修行!

我說大德說的我懂..
大德也不會相信..

因為大德執著在..很多教授師與經典都說:欲修大乘,先修小乘!

淚如雨下大德舉出幾個大乘經典,大德也不相信吧!!

就請大德模擬思維四聖諦,及發菩提心!

念念以四聖諦收攝心念,此時如何發菩提心?

也試著模擬發菩提心大願,此時如何再思維四聖諦!


為何37道品沒有再加四聖諦為41道品。

所以請不要再執著二乘共法為大乘或小乘!(也許他來自大乘經典或小乘經典)

小乘就是四聖諦..
大乘就是菩提心..

其他經典佛法是幫助此二解脫法的實踐或證悟!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2 00:07:37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1 19:36  
能發經典就是好事,但不要漏啊!!前面還有一段

第十六問云﹕

大德

如大德所說:不是每個人都發得起大乘心的。     

所以佛經有各種法門
甚至是在家眾如優婆塞戒經..

每個人都有其因緣
硬要套上某個法常會讓對方難以適從

只是這也符合我們一開始說的..

欲學大乘,直接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行六度萬行,自然也包含二乘共法..)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2 00:25:43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1 20:12  
第十八問云﹕大乘經中有說三乘是方便說,或說究竟,或說二乘皆得成佛,或說二乘不得成佛,義如何者﹖      ...

大德

這裡說的都很正確..
也如大德所說:或說種性不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不修小乘,直修大乘。

但正如經文中所言:為第四人說波羅蜜,令修萬行得成佛故。
這不應證了我們一開始說的,欲修大乘,直接發菩提心!

大德是否誤會末學所說而執著在:不要教導小乘,直接教導大乘發菩提心!(末學不是這意思)

末學是說:小乘解脫法四聖諦與大乘菩提心六度萬行,是無法同時實踐的!
所以要學小乘就學小乘,更要念念思維四聖諦。(此處指的是四聖諦,大德不要再以其他說法混淆末學的意思。)
要學大乘就直接學大乘發菩提心。(可學除四聖諦外的任何世法及佛法)

如果已經證果,我很擔心大部分會無法發菩提心。
法華經一開始500羅漢退席。就是在此因..

金剛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
(大德思維過這句話的意思嗎?為什麼??)

普賢行願品:如是眾生界盡,煩惱界盡,我願無有窮盡!

發菩提心修行大乘法,未到八地前,進進退退,本就難免。
但若因此而說需先學習小乘(四聖諦),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2 00:43:30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7-5-21 23:55  
您客氣了 淚雨不是大德 淚雨要感謝妳的因緣 讓淚雨更深體悟到 一心萬行 萬行一心

圭峰總判先悟後修之義 ...

讚嘆..

大德這是佛法最深奧義,末學再三思維,獲益良多。

感謝大德分享亦願與大德互相砥礪加油!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2 23:26:40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7-5-22 23:28 編輯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7-5-21 23:55  
您客氣了 淚雨不是大德 淚雨要感謝妳的因緣 讓淚雨更深體悟到 一心萬行 萬行一心

圭峰總判先悟後修之義 ...


淚雨大德(我是跟著叫的)

既然流星大這麼信你,想必你與他投緣!!

那,就請你幫忙解答一下

請問,修大乘,要發菩提心,是否要發出離心??

請問,菩提心以何為基礎??或有一說是以慈悲心為基礎,或有一說是以出離心為基礎,

請問,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三者的關係為何?

請務必指導一下!!感恩喔!!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3 16:53:01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2 23:26  
淚雨大德(我是跟著叫的)

既然流星大這麼信你,想必你與他投緣!!

這點佛經有很好的例子

三界如火宅..

房子著火了
怎麼辦??

設法逃出來的
不想再進去了
這是小乘

能夠逃出來的
但想到房子裡有父母.兄弟.朋友.孩子.........
又進去救他們..再一起出來..
這就是大乘菩薩

當然
大乘菩薩有更深的意涵

最終了解到沒有苦不苦與火宅的囿限
從而有更深廣的境界

以出離心來言說
有點狹隘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19:04:45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3 16:53  
這點佛經有很好的例子

三界如火宅..

不要急,讓淚雨大德來回答啊!!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0:20:35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3 16:53  
這點佛經有很好的例子

三界如火宅..

流星大,安安!!

可惜淚雨大德不願意回答問題呢!!

沒關係,我們再等等,我相信我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一定會大發慈悲為我們解答的

一個大乘行者,發大心的菩薩,一定不會棄眾生於不顧的!!

我們繼續等!!淚雨大德快來解答喔!!不要讓流星大久等喔!!!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0:27:38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3 16:53  
這點佛經有很好的例子

三界如火宅..

流星大!!安安!

啊!!我想到你說你不懂的那一題了,我相信大慈大悲的淚雨大德,一定會願意為我們解答的
你也一定很想聽他解答對不對!!

我們一起來問他!!

請問大慈大悲淚雨大德,有關六度波羅蜜

請問,六度之中,布施為先,那布施與持戒的關係為何??

請問,持戒與忍辱之關係為何!!

請問,若持不了戒,當如何?

請問,若忍不了辱,當如何?

感恩大慈大悲淚雨大德,為我們開示迷途,解救蒼生!!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0:40:04

本帖最後由 淚若雨下 於 2017-5-23 20:42 編輯

淚雨 倒想問妳對於 妳的六度波羅密 慈悲心 菩提心 出離心 妳可以先回答嗎? 淚雨 洗耳多願聞其詳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0:46:47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7-5-23 20:40  
淚雨 倒想問妳對於 妳的六度波羅密 慈悲心 菩提心 出離心 妳可以先回答嗎? 淚雨 洗耳多願聞其詳 ...

我以前都講過囉!!淚雨大!!

我講的,流星大不信!!所以請您來開示啊!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0:48:10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0:27  
流星大!!安安!

啊!!我想到你說你不懂的那一題了,我相信大慈大悲的淚雨大德,一定會願意為我們解答的

妳還在找資料? 淚雨已經洗耳願聞其詳 很想ˊ知道老奸大德怎回答自己的問題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0:49:47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7-5-23 20:48  
妳還在找資料? 淚雨已經洗耳願聞其詳 很想ˊ知道老奸大德怎回答自己的問題

我說了,我已經講過了,就在前面。您為什麼就不願意為流星大講解一下呢!!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0:50:17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0:46  
我以前都講過囉!!淚雨大!!

我講的,流星大不信!!所以請您來開示啊!

有開示過? 那可以請妳在開示一遍? 淚雨 想看看妳為什麼 會讓人不相信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0:52:14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7-5-23 20:50  
有開示過? 那可以請妳在開示一遍? 淚雨 想看看妳為什麼 會讓人不相信

在找人交流裡面就講過了!!我不想再去翻,你可以去看!!還是你要我先講你才講得出來??不會吧!!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0:54:12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0:52  
在找人交流裡面就講過了!!我不想再去翻,你可以去看!!還是你要我先講你才講得出來??不會吧!! ...

了解 可以請你翻一下 告知我 我會去看 仔細看 淚雨是認真的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01:57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0:52  
在找人交流裡面就講過了!!我不想再去翻,你可以去看!!還是你要我先講你才講得出來??不會吧!! ...

了解 所以妳的意思94樓那一篇嗎?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08:27

老奸 沒有證果前可以發菩提心嗎??可以啊!!願菩提心,有這個願

但做不做得到??真不真實呢??不知道!!這還要檢視你的行菩提心。但總是虛虛的,

流星的菩提心 應該就是妳的願菩提心 是嗎?

如果 連發願菩提心 都不願意 妳認為如何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1:12:21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7-5-23 21:08  
老奸 沒有證果前可以發菩提心嗎??可以啊!!願菩提心,有這個願

但做不做得到??真不真實呢??不知道!!這還要 ...

至於六度波羅蜜,我是故意要考考他的,發願菩提心,那行菩提心呢??連六度都跟我說他不懂,這也未免太.....

你跟他的緣好,你就幫幫他吧!!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18:55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1:12  
至於六度波羅蜜,我是故意要考考他的,發願菩提心,那行菩提心呢??連六度都跟我說他不懂,這也未免太.... ...

大概記得 願菩提心 是以諸菩薩做榜樣 是這樣嗎?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25:45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0:52  
在找人交流裡面就講過了!!我不想再去翻,你可以去看!!還是你要我先講你才講得出來??不會吧!! ...

這就是妳的不對了 妳有仔細看流星的文嗎?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34:21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1:12  
至於六度波羅蜜,我是故意要考考他的,發願菩提心,那行菩提心呢??連六度都跟我說他不懂,這也未免太.... ...

流星 嚴法師說:因為這世間很苦,所以我們還要再來!

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不捨眾生 這種菩提心應該還有一種名詞

也就是說 流星已經開始願菩提心 行菩提心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46:06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1:12  
至於六度波羅蜜,我是故意要考考他的,發願菩提心,那行菩提心呢??連六度都跟我說他不懂,這也未免太.... ...

流星的菩提心 應該是指願菩提心 和行菩提心

是以慈悲心 行願心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1:57:09

老奸是誰  你不願意講法,不願意幫他,就算了!!我是想幫也幫不了他!因為緣不好!!還說大乘心,發菩提心,唉!!

唉~淚雨的緣也不好 被人用因果論套在身上 講不出來了

還有~ 淚雨 看到有一種很好玩的現象

就是B大也漸漸認同流星說的話 在我PO的文裡

還有老奸 妳在我PO的文章 也發文 間接拐個彎與流星之前所說的 有點類似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3 22:06:47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7-5-23 22:30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3 16:53  
這點佛經有很好的例子

三界如火宅..


流星大!!安安!!

既然淚雨大愛惜羽毛,不願意講佛法,那就算了,讓我這個愚痴人為眾生墮地獄也就罷了!!

有關六度之間的關係,我簡單講一下,你可以信,可以不信,如果可以幫到你,就很好!!

六度之中,布施為先,因為三毒之中,貪心為最,所以用布施破貪。那布施之後,你的貪心,你的物慾,慢慢才有辦法變淡,這時候,你才容易持戒。所以,布施是持戒的基礎。

當你發現你的持戒始終持不好,可能是因為布施做得不夠的關係,所以我之前講法的時候,都會鼓勵大家去做施食,施食法主要由三部經典所說::甘露味大壇場經、救面燃經、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經中所說,千億劫所造不善業,七日能令淨;菩薩于億劫 積集諸福德 誦持此咒故 七日能令勝!這就是施食法的好處。當然,網路上有很多不要錢的布施方法,都可以的。

持戒持得好,你的忍辱才容易成就,不然人家誇一句就高興三天,罵一句就氣三天,成了別人嘴巴的奴隸了。所以要修忍辱,要先持好戒,要持好戒,先修好布施。

精進要修得好,要把忍辱修好,一切法得成於忍,這個忍辱不只是忍別人的辱罵輕視,還要忍受環境的不好,生活條件不好等等不如意的事,練就對境不動心的本事,你才容易修定,所以忍辱是精進的基礎,精進是禪定的基礎。

後面,我就不多說了,古德云::六度之中,前前為因,後後為果。

有關我前面講的次第,《解深密經》中佛陀有六度次第的說法: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2:11:12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1:59  
流星大!!安安!!

既然淚雨大愛惜羽毛,不願意講佛法,那就算了,讓我這個愚痴人為眾生墮地獄也就罷了!!

嗯~ 妳也不差這一次了吧

不過 老奸 妳還真厲害 淚雨比不上 妳的鍵盤手

看來妳的時間還滿多的 資料準備很多 整理的精密

被咒罵詛咒 套用在身上的淚雨 已經說不出話來

至於 妳說的慈悲心 出離心 淚雨已經在交流版說過了

有時間去爬一下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2:14:15

老奸是誰  你的眼睛有毛病,快去看醫生!!

妳又惡口罵人了 持戒 忍辱?

應該是要柔和語 不輕易說出傷人的語

又造口業的因果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2:17:54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2:06  
流星大!!安安!!

既然淚雨大愛惜羽毛,不願意講佛法,那就算了,讓我這個愚痴人為眾生墮地獄也就罷了!!

請問 老奸還有事嗎? 沒事的話 淚雨要休息了

如果 妳對流星 心有餘力而不足的話 建議 妳可以去檢查看看 哪裡出了毛病

淚雨祝福妳
作者: 淚若雨下    時間: 2017-5-23 22:23:45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2:06  
流星大!!安安!!

既然淚雨大愛惜羽毛,不願意講佛法,那就算了,讓我這個愚痴人為眾生墮地獄也就罷了!!

老奸阿 有妳的助緣 讓我看到的大慢大嗔我執 更深切體悟到 時時刻刻要念念修習 不忘照顧 定慧等持

跟您說謝謝了 也要祝福妳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保握此期的生命 因果定律任誰也逃不了 互勉

跟您說聲對不起了 對妳生起大我慢大我嗔 燃燒殆盡了

粗俗的字眼 讓妳眼睛又受傷了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3 22:56:42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7-5-23 23:03 編輯

大德

你的答案很標準

不知道大德有沒有感受到我的答案很鹹,
濃縮了難以計數的血、汗、淚水。

大德

你這是古聖人的答案,
不是你的答案。

就像戰士,只有親臨火線,
子彈在身邊飛過,炮彈在身旁炸開,
這才是經驗,才是答案。


紙上談兵,是在說故事,玩遊戲熱身,不是答案。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07:58:32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4 08:00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1 23:58  
大德

佛法重在實踐!


念念以四聖諦收攝心念,此時如何發菩提心?

也試著模擬發菩提心大願,此時如何再思維四聖諦!

............
不衝突吧.....

四聖諦也不是收攝心念呀....

就算入定,定只是集中,但思惟,確更清楚......更清晰....


四諦的苦諦,是大乘的觸媒呀....


在來我不知道,學佛,可以學的苦與淚....
是,跟生活上,有衝突嗎??

苦在其中,樂在其中....苦也是樂,樂也是苦。


人生的苦,只會讓學佛更具,動力.....
更想出離,但同時,也會看見光明(菩提道)

有時受挫時,一句佛號,充滿心中,煩惱也就淡了.........



作者: OROMAGIC    時間: 2017-5-24 09:30:29

超好笑的,大家來討論都只是想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每個人的經驗體悟、要用文字來述說,大家認為應該要怎麼說?
論壇上交流、不就是紙上談兵 ?

佛教辯經、道教論道,誰能說這不是紙上談兵?
那這種討論到底有沒有意義呢?

如果有意義就不用再說紙上談兵、如果沒有意義一開始就不要交流。
最近大家很活躍阿...要來我挑語病、找錯字嗎?
作者: 高雄路西法    時間: 2017-5-24 10:46:49

本帖最後由 高雄路西法 於 2017-5-24 13:20 編輯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4 07:58  
念念以四聖諦收攝心念,此時如何發菩提心?

也試著模擬發菩提心大願,此時如何再思維四聖諦!


我路西法舉出  我與老奸的差異性  請妳高抬貴手   不要拿我與老奸相比凝!

妳自以為是的  想成 :  
(boy650623  呵...所以...你的人格,應該比老奸高。@@..就你說的,老奸,是虛偽的.. 你是正義的,你看人看的很細...人格應該是ok的...至少比老奸只高不低,對吧)

就上面這個例子:   佛學如妳    修養如妳 請問  這叫什麼???  妄語嗎??還是其他的佛教名詞ㄋ???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3:11:21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7-5-24 13:14 編輯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3 21:12  
老奸是誰  如果你以為別人都是背書,那我來問你的問題,你也背幾篇來給我看一下!!呵呵!!學佛先學傲慢嗎??  發表於 昨天 23:34

老奸是誰  你怎麼知道這不是我的親身經歷,我說過,不要隨便猜別人的根底,這是壞毛病!!我好心講給你聽,不懂感謝,還來秀你的傲慢,呵呵!!誰教你的!!  發表於 昨天 23:32 .... ...


不妨請大德告訴我
背書幾篇能修證

大德這論點很好
就請大德也跟淨空法師建議

不要只教人老實念佛
多背經典


大德
你的回覆充滿情緒

末學已無法回覆

對不起..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3:17:03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4 07:58  
念念以四聖諦收攝心念,此時如何發菩提心?

也試著模擬發菩提心大願,此時如何再思維四聖諦!

大德

只說苦諦
就不是四聖諦

以苦地來說大乘可思維苦諦
從而推論大乘可思維修證四聖諦

這是不正確的推斷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3:20:21

OROMAGIC 發表於 2017-5-24 09:30  
超好笑的,大家來討論都只是想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每個人的經驗體悟、要用文字來述說,大家認為應該要怎麼 ...

大德

很高興你覺得好笑
不過你這論點本身就很好笑

每個人的經驗體悟
就不是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指的就是沒有實際的經驗體悟
所以大德自己這句話應該會讓大德更開心才是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3:21:03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7-5-24 13:25 編輯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4 07:58  
在來我不知道,學佛,可以學的苦與淚....
是,跟生活上,有衝突嗎??


大德


先請教你覺得唾面自乾是大乘的忍辱嗎?

這是關於大德這問題所問

大乘要磨去我執
過程並不容易

很多人都會以魔考來形容

其實沒有甚麼魔考
都是自己的執著

由此就可知這過程並不輕鬆

大德覺得很輕鬆

很單純的兩個可能

一是福慧深厚
二是機緣未到或沒有深入大乘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7-5-24 13:48:19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3:11  
不妨請大德告訴我
背書幾篇能修證

流星大,安安

從你的回答,可以想見你的閱讀能力真的很有問題

一、問你六度的關係,你推說不知道;別人好心跟你解說,你卻急著叫別人不要紙上談兵,這是什麼心態?
二、教你不要隨便去猜別人的根底,不要不懂感謝,顯露傲慢,然後就說別人都充滿情緒??
三、你這麼習慣給人亂戴帽子,隨便去論斷別人,這樣學佛,呵呵!!!長路漫漫啊!!

慢慢走吧,你這種態度,還有很多苦頭可以吃的,相信我!!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3:54:11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24 13:48  
流星大,安安

從你的回答,可以想見你的閱讀能力真的很有問題

了解..

感謝指教..


作者: OROMAGIC    時間: 2017-5-24 17:48:29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3:20  
大德

很高興你覺得好笑


你憑什麼說每個人的經驗體悟、就不是紙上談兵?
每個人的經驗體悟、也僅限於個人,要說出來不是紙上談兵、你舉個例子來?

對麻、你又再說我紙上談兵,可你不是?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8:51:07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7-5-24 18:52 編輯
OROMAGIC 發表於 2017-5-24 17:48  
你憑什麼說每個人的經驗體悟、就不是紙上談兵?
每個人的經驗體悟、也僅限於個人,要說出來不是紙上談兵、 ...


大德

所以你說的就是金科玉律
別人說的就是 "你憑甚麼"

你說我說的紙上談兵是錯的..那就我錯了..

我沒有憑甚麼
所以我也不足以和大德討論

大德如果求知慾旺盛
請找你所相信的國文老師
如果士氣旺盛.鬥氣高昂
也請另找高明


對不起..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18:53:27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3:21  
大德

魔考....
其實就是業障或業海.....

有順考,逆考....
不輕鬆,是跟習氣對抗時...

有時,知見對了,就是放不下....


先請教你覺得唾面自乾是大乘的忍辱嗎?....
是....

我做不到。

在來,我連小乘,都連不到邊....這是實話。


大乘我是不敢想了.....
但發心以後往生淨土,先救渡,自已週遭的親人以及過去生中的親人....
這個我做的到,而且也是我的動力....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7-5-24 19:00:08

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郝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
                            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
                            何愁道不了。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19:03:49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4 19:21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3:17  
大德

只說苦諦


其實四聖諦是四個大專題.....

滅諦是指無苦的狀態.....
苦諦是指,六道現實面的實相....也是苦果,這也不用修,算正知見....

集諦是,緣起法的結果,套用苦,得到的果,不同的因,不同的結果,但都不離苦因為都是集,都是取。


道諦,則算修行面了,操作面,佛教下手的重點,也是在這道諦了.....戒定了,得知苦,知集的智慧。


其實所謂的大乘,只是心量的擴大而已,基礎面並沒有離開,四聖諦的苦諦,滅諦道諦。

也就是菩提心,不離厭離心,離開厭離心談菩提心,無有事處.....
而厭離心又離不開苦諦如實知.........等。

這是他們的關連....

四聖諦真正能操作的只有道諦.....37道品。

六度裡的智慧度,跟滅諦,其實大同小異......三乘同坐解脫床
小乘滅掉了不起作用
大乘滅掉了,但起作用....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9:15:06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4 18:53  
魔考....
其實就是業障或業海.....

大德

唾面自乾不容易
但怎麼做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我一直認為大乘有點像母親一樣
不是思量怎樣對自己最好
而是怎樣對對方最好

所以在這裡磨掉我執
增長智慧

以唾面自乾來說
可能這樣不錯了
繼續保有涵養
所以菩薩通常是慈眉善目的

但也可能覺得這樣讓對方深陷錯誤之中
而想溝通
這需要智慧

但又可能遇到不可理喻的
所以菩薩也會示現怒目金剛相

這樣做有可能收效也有可能反效果導致火爆衝突
所以又再思維如何能雙贏

於是可能又思維要有影響力

就像母親一樣
如果兒子不學好

不是想辦法置身事外
減少損失

而是一直思維該怎樣能挽回兒子
常常沒有顧及自己的利益或立場
(菩薩就這樣六度萬行.磨掉我執.增長福慧)

大德說連小乘不到邊
這樣想   很實在

但即使是淨土宗也有分
上品菩薩行..花開見佛
中品阿羅漢淨行..花開不見佛
下品人天乘一心念佛..花開見聖..

大德認為只要人天乘..下品往生就好了嗎?
(每個人追求不同.這沒有標準答案..全看自己心向志願)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19:37:00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9:15  
大德

唾面自乾不容易


淨土的當機眾其實是眾生,不是菩薩或羅漢.....

也就是 佛救渡的目標其實是眾生,乃至罪惡的眾生.....是佛的首要目標。

你知道嗎....

而且上中品往生也不是只限定菩薩跟羅漢.....
淨土三經,就可以找的到了。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齊,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若有眾生,不是若有菩薩,不是若有羅漢......@@



作者: OROMAGIC    時間: 2017-5-24 19:39:28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8:51  
大德

所以你說的就是金科玉律

流星大

我什麼時候說,你說的紙上談兵是錯的?你真的該找國文老師了,
用文字表現出來的、個人感悟,僅限於本人,論壇上任何交流、不都是紙上談兵?
該怎麼修、怎麼做,不都是自己的事?

我建議你、不要找你所相信的國文老師,先從國中的中文學起。
對、你又要說你不足以和我討論了,所以不用再回了。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19:50:32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4 19:37  
淨土的當機眾其實是眾生,不是菩薩或羅漢.....

也就是 佛救渡的目標其實是眾生,乃至罪惡的眾生.....是 ...





大德

請仔細思維他的意思
不要落入翻譯的迷霧中

比如金剛經所說
若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那我們如果以一般字義解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則落入翻譯的迷霧中

金剛經: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的解釋,為人演說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20:00:33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9:50  
大德

請仔細思維他的意思


所以淨土的當機眾是菩薩是羅漢@@......

我沒落入翻譯的迷霧中 呀...
我貼的是經文,不是翻譯@@

為何上品的一定是菩薩,中品的一定是羅漢.....

慧律法師的上品上生標準,你可以去看一下。

照你的標準,那大家.......都,下品而已@@


比如金剛經所說
若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那我們如果以一般字義解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則落入翻譯的迷霧中


而金剛經的文意,就在金剛經上呀,就是受持讀誦呀.....

他的重點是受.....
眾生受持不了呀....

但讀誦增加福報,也ok啦......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20:01:28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7-5-24 20:02 編輯
OROMAGIC 發表於 2017-5-24 19:39  
流星大

我什麼時候說,你說的紙上談兵是錯的?你真的該找國文老師了,


大德

如果討論能有增上
那末學很樂於和大家研討
如果落入窮辯或爭勝
那恕末學無能為力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20:09:02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4 20:10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19:50  
大德

請仔細思維他的意思


比如金剛經所說
若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那我們如果以一般字義解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則落入翻譯的迷霧中



禪宗的公案,其實就是金剛經,為人演說的最好教材了
在在的身教言教,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金剛經的為人演說.....了悟自性

這無聲之說確實勝似有聲,昔傅大士為梁武帝講《金剛經》 ,升座後,以戒尺揮案一下,便下座歸方丈。寶誌公在側云:“大士講經竟。

這就是為人演說的示範.....其福勝彼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20:11:29

boy650623 發表於 2017-5-24 20:00  
所以淨土的當機眾是菩薩是羅漢@@......

我沒落入翻譯的迷霧中 呀...

關於這個問題,
大德可以多找幾個翻譯本以及其他淨土經典做比較,
就能知道答案。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7-5-24 20:12:56

金剛經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後面有解釋他的意義,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作者: OROMAGIC    時間: 2017-5-24 20:19:29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20:01  
大德

如果討論能有增上

流星大

是不是曲解我發文的意思?還是根本只看一眼?
然後要我找國文老師?

窮辯還是爭勝、我哪邊有這個意思了?
其實你本就無心跟我討論的、不是嗎?

如果沒打算認真看別人的發言、一開始就不要回了,畢竟跟我討論無法增上對吧。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20:34:11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20:12  
金剛經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後面有解釋他的意義,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

不著於相,如如不動.....
不執於相,如如不動.....
不惑於相,如如不動.....
不迷於相,如如不動.....


不取於相跟12因緣裡的,取....差在哪??
請問流星??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20:46:33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4 20:59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7-5-24 20:11  
關於這個問題,
大德可以多找幾個翻譯本以及其他淨土經典做比較,
就能知道答案。


其實不用......
上生中生下生乃至邊地生

有個共通性啦....
都是不退轉菩薩。

這就夠了。

上中下生,善導大師說過了,只是遇緣不同而已.....
能,邊地生,我就偷笑了.....

淨土的密秘在於....信願行,而已
道理人人知,真了解的沒幾人,了解的,萬修萬人去.....

下面這個什麼品,菩提心有發嗎??
我不是鼓勵不發菩提心,只是就事論事.....
可能這種人,在佛門是下下根機,但在淨土門,算上上根機,你信嗎??


畢竟淨土門跟聖道門方向,手段不同....目標一致,成佛。

倓虛法師跟我們說的鍋漏匠的故事,他們是師兄弟,諦閑老和尚的徒弟,就一句佛號,什麼都不懂。鍋漏匠,這個名詞現在聽不到了,說出這三個字你也不懂,什麼叫鍋漏匠?抗戰時期還有,抗戰以後沒有了。中國農村貧窮落後,這些鍋碗打破了你把它撿起來,這個鍋漏匠他能把你補好還可以用,就做這麼一個行業的。這個行業非常辛苦,挑著一個擔子在外面吆喝,哪一家有破碗破鍋需要找他補,他給你補起來,補出來只要幾個銅錢,生活非常苦。
  諦閑老和尚有個童年的玩伴,從小在一起長大的,他是比較幸運,家庭富有,還念了幾年書,這一個玩伴家裡很窮,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以後諦閑法師出家了,在觀宗寺當知客,他去找他,把他找到了。看到出家不錯,有吃有穿的,也不要那麼樣的辛苦,就跟他講想跟他出家。這個諦老就為難了,出家至少要學五門功課,經咒念不出來,你這五堂功課不能做,寺廟裡不能讓你住。看他那個樣子,那個時候已經四十出頭了,他們年齡都差不多,不行。講經,又不認識字,新學來不及了,五堂功課學不會,那怎麼辦?一定賴著要出家,到最後沒有辦法就談條件。他說你真想出家,我有條件,你能遵守,我就收你,你不能遵守,你還是回去。他說我聽話,什麼條件?你得聽話才行。行!我就聽你的話,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那就好辦,出家,不住在廟裡,也不要去受戒,把他剃了頭,換了衣服,送到寧波鄉下,找一個小廟給他住。
  寧波鄉下的廟很多,很多小廟沒人住了,都是空的,廢棄在那個地方,找一個那樣的廟給他住,他一個人住。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這一句你就老實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一直念下去準有好處。這個人老實,他也不問什麼好處,他就聽話,就老實念,就這一句佛號念了三年。他往生了,預知時至往生了。往生的頭一天,三年沒出廟門,真守規矩,真聽話!老實、聽話、真幹這六個字他完全做到了。出去到城裡去看看老朋友,那是什麼?見最後一次面,辭行,第二天他往生了。在破廟裡頭,諦老給他找了一個老太婆,也是學佛的,念佛人,照顧他的生活,照顧他兩餐飯,中午、晚上,早晨他自理,不要管他。他也沒定課,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出去看他的朋友,就告訴老太婆,今天不要替我燒飯,到城裡去看看老朋友。晚上回來了,很歡喜回來了,又告訴老太婆,明天不要替我煮飯。老太婆心裡想,大概今天看到朋友,明天可能還要到城裡去,也就沒追問他。
  所以到第二天,老太婆還是到破廟裡面去看看師父怎麼樣,到寺廟裡去喊師父,沒人答應,到處看沒有。結果看到他站在佛堂,站在佛像前面,站著的,手上拿著念珠,穿著海青站在佛像面前。仔細一看,他已經死了。這老太婆嚇了一跳,從來沒看到人死是站著死的。就找地方上學佛的老同修,多半都是諦閑老法師的皈依弟子,大家來看,趕緊派人到觀宗寺去送信,把這個信息告訴老和尚,就是諦閑老和尚。這一去一來走路,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一去一來三天。諦閑老和尚聽到這個事情趕緊趕過來,三天,他就站了三天。諦老讚歎、歡喜!你的成就講經弘宗研教的大善知識比不上你,名山大剎的這些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真行,真成功了。諦老常常讚歎,把這個事實告訴大家,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雖然出家剃度了,沒受戒,也沒有讓他在寺廟裡面去參加課誦,沒有,也沒有叫他去聽經,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真的聽話,真肯幹。這叫實信!真有效果,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7-5-24 21:17:33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7-5-24 21:22 編輯

這個又是什麼品位...以佛門根機來論,算上根嗎??
般若經,上人懂嗎??天台三觀,上人會嗎??

但在淨土裡,算上上根....最上根,最應機。
他不是菩薩也不是羅漢,但 虛雲老和尚,說他上品蓮。


具行上人行業自化記

[日期:2012-04-20]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枯腸欲斷只呼天,痛惜禪人殞少年,數載名山參偈遍。歸來念佛荷鋤邊;
  
  助興梵剎同艱苦,密行功圓上品蓮,燃臂藥王真供養,孔悲顏歿尚悽然。
  
  活到于今心更寒,惟師超逸不相干,人當末劫多緣累,君至臨終一火完;
  
  世念難忘蔬菜熟,西歸且尚夕陽邊,傷心老淚揮無盡,一磬留音示妙緣。
  
  (虛雲老和尚追悼其徒具行禪人生西詩)
  
  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鄉拙青年,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雲長老,住持祝聖和尚問他:「你是誰?你來求見虛老做什麼?」
  
  那鄉拙青年說:「我今年二十歲,是雲南鹽源人氏,從小就父母雙亡,孤苦無依,族人將我入贅曾氏,從此以曾為姓,寄籍賓川縣。如今因為家鄉鬧饑失收,無人僱用我種田,我家貧苦,又有兩個兒子,我養不活家小,無計可施,聞說虛雲老和尚在雞足山修建祝聖寺,僱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無路,只好來求虛雲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賺取些少工錢養活家口。」
  
  祝聖老和尚惻然說:「你若不嫌我們付出工錢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罷!虛老是最慈悲的,這等小事,你也不用去見他老人家,他沒有不答應的。」
  
  「多謝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麼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說:「阿便!你就到後面柴房去住罷!」
  
  阿便自去柴房住下。他十分勤勞,每日天未亮就起來,不用人吩咐,自己發心開墾種菜,施肥澆水。他本是穡稼佃戶,這些耕種事務,做得頭頭是道,他又自動去出力挑土抬石幫助修廟,從早做到天黑,從不休息,也從不講話,別人跟他說話,他都聽不見。
  
  「聾子!」別人都這樣稱他,反而不叫他名字了,阿便也不以為忤,從不爭辯。
  
  阿便來做工一個多月,有一天,他老婆抱著孩子來找他了,妻弟也同來了,岳母子姪,一大批人七八口,擠滿了柴房,七嘴八舌。
  
  聖空和尚聞報,慌忙來說:「阿便!我收留你做工,你卻怎麼把老婆孩子也帶到廟裡來住了呢?這是佛寺,不可以住婦女家眷的!」
  
  阿便說:「我不要他們來,但是,地主來收回土地,把他們全家趕了出來,沒處可投奔。」
  
  聖空說:「這可怎麼辦?那有佛寺可以收留婦女家眷的道理?」他和阿便說著話,沒想到虛雲老和尚不知何時已經來到菜園柴房門口了。
  
  「聖空法師!」虛雲說:「他們一家無家可歸,又苦又窮,就讓他們都在本寺住下吧!」
  
  聖空慌忙說:「師父!佛寺怎可收容婦女呢?」
  
  虛雲說:「這是收容難民,情況不同!你只叫他們在寺院後山另搭一座茅棚居住就行了!阿便喜歡住菜園茅屋也好!喜歡回後山住也可以!你就讓他們全家在本寺做工罷!」那一家八口都感激不盡,不住叩拜道謝。
  
  虛雲說:「你們不用謝我!這也是彼此互助,我們也缺人手,你們若不嫌本寺生活清苦,就跟我們出家人一起吃大鍋飯罷!我們有什麼大家就吃什麼,有飯吃飯,沒飯喝粥。」
  
  阿便感激流涕,叩頭說:「老師父,您老人家救了我一家性命了!」
  
  虛雲說:「阿便,快別這樣說,人類是應該互助的,佛門弟子更應助人!」
  
  阿便全家八口從此都在祝聖寺做雜工,個個感激虛雲,人人勤懇,把後山開墾成了一畦一畦的菜圃,種得又肥又大的白菜和各種菜蔬豆子瓜果,供應全寺,又把全寺整理打掃得一塵不染,阿便自己住在茅蓬,不與妻室同居。
  
  兩年轉瞬過去了,阿便那天趁著虛雲來山巡視,就跪倒叩頭,叩個沒停。虛雲說:「阿便,你要什麼?」
  
  阿便說:「老師父!求您老人家教我念佛吧!我這樣笨,又一字不識,不會念佛!」「你卻要念佛做什麼?」
  
  阿便說:「我今世這麼辛苦這麼蠢,必是前生做了什麼孽又不會修行,所以,今生想學佛修道,以求來生勿再淪落啊!」虛雲微笑道:「你想要怎樣修?」
  
  阿便說:「我不識字,又醜陋,又蠢材!我哪知道要怎樣修?只求老師父教我簡便容易的方法罷,我常聽師父講經,講得深奧,我一句也不懂,不過聽師父您說,只要一心不亂,勤念佛號也可得生西方。師父您就教我唸佛號罷!」
  
  虛雲說:「阿便,你已經一心專誠,真是難能可貴!我就教你唸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我教你淨土法門罷!」
  
  阿便叩謝。虛雲教了他怎樣勤唸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他從此就自己屏息諸緣,一心念佛,日夜不停。就是日間種菜鋤土,也心念佛號不輟。
  
  光緒元年,虛雲老和尚運龍藏大經回山之後,舉行傳戒,阿便也來求戒出家,那時他才二十一歲。
  
  虛雲說:「你要出家受具足戒!很好,我知你至虔,念佛極精勤,但是你還有家眷呢!你怎樣處理?」
  
  阿便說:「我們一家八口老小都約好了,今日都來落髮出家修行,務乞師父恩准才好!」
  
  「阿彌陀佛!難得!難得!」虛雲說:「甚勝因緣!好!好!好孩子!我准你!」
  
  虛雲望著座下這個狂喜地不住叩頭的青年,老人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在鼓山湧泉寺跪求妙蓮長老傳戒,老人的熱淚湧現了。他有多少的感觸啊!六十五個年頭過去了!往事依稀!如夢境!猛回頭,卻在何處?幾十年來,東飄西盪,也曾傳戒弟子不少,可以怎料到,奇蹟卻應在這個面貌醜陋的貧苦青年?
  
  虛雲出神地俯望著青年,竟忘了喚他止拜,任由他不住地叩拜,何只三跪九叩?怕不叩了一百個頭!阿便是拙於言詞的,感激得說不出話來,感激得只是流淚!只是叩拜!
  
  虛雲從阿便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再細看,阿便是阿便,虛雲是虛雲!
  
  「請起來吧!」虛雲微笑說:「不用拜這麼多!你多拜我,就不如多拜佛才對!」怎麼說得他聽?這樸拙的青年又拜了許多才肯起來。
  
  「阿便!」虛雲說:「從今起,你把名字改為日辯!『辯』與你原名便』字同音,我等你具足戒後,另外賜你法名。」
  
  「日辯」阿便歡喜無限:「我就是日辯!」
  
  「只是一個代名!」虛雲說:「你並不是日辯,你也不是阿便!」「師父!我聽不懂!」日辯茫然地仰望。
  
  「我也不是虛雲,虛雲也不是我!」老人說:「你懂嗎?」
  
  「還是不懂!」
  
  虛雲說:「我教你念佛,我也教了你打坐,現在我要教你知道你不是你!我要你做到心中覺悟!『我不是我』。心中無我,破我執!而又無所求,則自然得,明白嗎?」
  
  「還是不明白!」
  
  「你慢慢地學,漸漸就能體會的。」虛雲說:「我知道你精勤不懈念佛,一心繫念!許多人都不及你!這也是你的品質樸拙的好處。聰明人太聰明了,反被聰明誤!往往不能精勤一心修行!日辯!好孩子,你這樣很好,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學人家聰明人。」
  
  「我本來就是愚笨,學也學不來聰明的。」
  
  「愚笨才好!」虛雲說:「你不會被聰明誤了!」
  
  傳具足戒之後,虛雲賜他法名為「具行」。從此他成為具行和尚了!具行剃度改穿僧衣,每日自動作各種勞役,種菜、施肥、挑糞、擔土、打掃…...一如未傳戒之時,他專誠一心勤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也不和任何人講話,他耳患重聽,一般人都稱之為「聾子和尚」。
  
  苦修到了民國四年,他越發的耳聾了,也越發的沈默了,他無論種菜或做工,無時都在心中念佛,誰喊他他也聽不見。
  
  虛雲那天喚他來說:「具行!你苦修了四年,境界已不錯了,但是見識太少,你現在應該下山出外參學去!你應參拜天下名山道場,將來你願回來就回來,若另有好機緣,也可隨緣行止!」
  
  具行泣拜:「師父!弟子不去!」
  
  「為什麼不去?」
  
  「弟子要一輩子服伺師父您老人家!」
  
  虛雲心中一酸,可是裝起了怒容,叱道:「去!我怎麼教你無我破執?你忘了?快去!我用不著你服侍!」
  
  具行不敢抗命,哭著收拾行裝,虛雲送他到山門之時,看這青年和尚的依依不捨的樣子,他心中也難過了。可是他知道絕不能流露出來,免得害了徒弟傷感落入痴執,於是虛雲只是淡淡地說:「你去吧!我們有緣再!」
  
  具行一笠一杖,正像虛雲當年一樣子,上路去朝拜各處名山去了!
  
  民國九年,虛雲開始重建雲棲寺,具行和尚突然回來了,拜倒在虛雲老和尚面前。「師父!我回來了!」
  
  虛雲驚喜得很:「你回來了?好極了!你這出去參學,遊了些什麼名山?怎麼又回來了呢?」
  
  具行說:「天下各處名山都大略去過了,也不外如是!聽人說師父在此重修華亭寺,我知道師父缺人手,我就回來了。」虛雲說:「你回來甚好!你打算回來做什麼事呢?」
  
  具行說:「師父,我又蠢又笨,又不識字,我能做什麼大事?總不外是侍候師父,兼做些人家做不來、不願做的笨重低下工役罷了!」
  
  虛雲說:「你既如此發心苦修,很好!你就住在雲棲寺和勝因寺兩處罷!」又問:「這次回來,你去雞足山探視你家未?」具行說:「沒有!我不去了!」「為什麼?」
  
  具行說:「大家都出了家修行,有什麼好眷戀的?」「見見也不妨!」具行搖頭:「不去!不去!」
  
  他從此就在兩寺每日辛勤勞作,舉凡挖土、搬石、築牆、蓋房子、種菜、種樹、砍樹、取柴草、割禾打稻穀、犁田、除草、打掃、挑糞、施肥、炊事、劈柴……一切最勞苦的工作,他都自動勤作了!無一分鐘閒暇,亦無一刻不在心中念佛!一面活,一面念佛,有時候他替師父或同參補衣,也是一針一句佛號。到了晚上,他就念金剛經、藥師經、淨土諸經,一字一拜;早上,黎明大鐘響,他總是頭一個上殿參加課誦,他的精勤苦修,真是全寺第一!他卻是又聾,又像啞子,一句不開口。
  
  虛雲觀察具行,覺得異常欣慰;他知道這個青年人的進境已經十倍百倍於任何僧人了!修蓋海會塔之時,虛雲在看工,具行在挑擔石塊和砌牆,見到虛雲老和尚,他突然開口說話了,像個小孩子般天真地說:「師父!將來海會塔蓋成,我來守塔好嗎?」虛雲望著具行,不立即回答,他知道這句話是讖語!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了!
  
  「好麼?」具行繼續追問:「師父!好麼?」
  
  虛雲心中一酸,淚水幾乎奪眶而出,勉強點頭說:「好罷!」「謝謝師父!」「一切隨緣啊!」虛雲說:「不可強求!」「知道了!」
  
  然後,虛雲特許具行擔任這一年春戒的尊證!受戒弟子請具行開示。具行說:「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識,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
  
  虛雲點頭嗟嘆,心說:「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只要都像他這樣精勤不懈,一句也就足以成就了啊!倘若自恃聰明,心念紛歧,縱念萬卷經,又有何用?想不到,這孩子進境如此神速,他比誰都先證正果了!」
  
  往事重現虛雲心頭,他知道具行這次售衣來供養大眾就是西去了!這一夜他為具行念經,具行來叩門,進來叩安。「師父!弟子要去了!特來叩辭!」具行拜伏在地,悲泣難抑:「弟子去後,誰來侍候師父?」虛雲說:「好孩子!你該怎麼辦您的事,你就去辦罷!不要因我誤了你的大事!」「師父……」具行哽咽難言:「師父……」「快去!」虛雲說:「我在這裡為你念經助你!」具行再拜,然後離去,他一逕向寺後的後園去了。
  
  入夜,監院法師點名查房,發現具行不在。「具行呢?」監院說:「怎麼不見了?他昨天請大家吃一餐,莫非今天下山走了?你們大家快去找!」眾僧把全寺找了個遍,那找得到人影?有一僧說:「敢情他昨日齋眾是訣別?今晚卻偷偷下山逃去還俗接老婆了!」
  
  另僧說:「快別胡說吧!具行不是這等人!他若要叛道,怎麼還回寺來做這幾年苦工呢?他雲遊在外,若要還俗不早就還了?」「說得是!」眾僧都說:「我們休要在背後謗毀具行法師!罪過!罪過!」
  
  監院說:「你們在這裡亂講什麼?還不再尋?我怕他是挨不得苦,尋了短見!快尋!」一僧說:「我看他斷不會怕吃苦去尋短見,多半是跑到廣東去投考黃埔軍校了!」
  
  此語真是太突然,使大家都愕然問:「什麼軍校?」那僧說:「如今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開辦軍校,以蔣介石先生為校長,招考全國智識青年參加革命陣營,各省青年去報考的已經有三千多名了!就只有貴州都督周西成不准青年出境去報名,人家連北方的青年都紛紛南下去報考呀!聽說只取三百人!具行法師向來苦為人,又是個血性男兒,莫非也去報考?」
  
  有人說:「不會!人家招考軍校學生只限十八歲到二十四歲,具行已經四十多歲啦!」
  
  監院說:「別再多說了!再找!」找到菜寮,門卻是鎖住的,窗口望進去,沒有人影,眾人一面叫喊:「具行!具行!」來到後面菜園,忽見晒坪那邊閃起一陣強烈白光!一連閃了幾次,照耀得全園光明,直沖夜空!白光眩目。
  
  「這是什麼光?」眾人無不嚇得心驚膽顫。住在寺外村民都看見了,眾人多是往時逃災來投奔虛雲的,災後也無處可去,紛紛留下來聚居,成了村落,這些村民素感虛雲的恩德,今晚初更剛過,眾人都未睡,正在乘涼,在瓜棚豆架之下講鬼講狐,忽然寺內白光沖天,使人目眩,眾村民大驚。
  
  「不好了!佛寺失火啦!」大家叫了起來:「快去救虛雲老和尚出險!」村民好幾佰人,奔入寺內,一個和尚也不見!眾人慌得亂喊:「虛老!虛老!您在那裡!」
  
  村人們一面找虛雲,一面要救火,卻又不見有火,找到後園來,看到了那批和尚在那裡發呆。
  
  「火在哪裡?」村人們大叫:「虛老他老人家呢?你們怎麼都在此?」「哪裡有火?」和尚們也給嚇慌了!「火呢?」
  
  「我們在外面看見寺裡沖天白光!」村人們說:「只道是火燒寺院了,趕來救虛老!」「沒有火呀!」修圓和尚說:「白光一閃一閃是有的,倒不是火,喏!白光在晒坪那邊升起的。」眾僧與村民趕到晒坪一看,點了幾支火把,照耀全坪!「啊!具行法師!」修圓叫起來:「原來你在此地!害我們找得好苦!你在這什麼?」
  
  眾人也都看見了!具行和尚端端正正,合十趺足而坐,巍然不動,眼睛半合,面帶微笑,不理不睬眾人。
  
  「具行!」修圓欲待上前去拉他。
  
  「慢著!」虛雲老和尚已經由另一批僧眾與村人擁護而至了,他老遠便看見具行端坐,他慌忙喝住眾人:「你們不許擅動具行!你們走開些!」
  
  眾人慌忙讓開,虛雲扶杖來到具行面前,向眾人說:「具行已經作化了!他自身噴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燒成了灰!剛才你們看見的白光閃閃,就是他的真火之光!我在禪房為他念經助他用,我感到全身發燒,就知道他已經成功了!我怕你們不知道而亂動他,我連忙趕來……。」
  
  眾人不論僧俗,聽師父一說,無不驚詫萬分,細看具行和尚,卻仍然是身披袈裟,趺坐面向西方,左手執磬,右手執木魚!面色如生,笑容和藹,只少了呼吸起伏動靜。
  
  「這…真的是…自發真火化了麼?」眾人都不敢相信:「這分明是個活生生的具行和尚嘛!」
  
  虛雲說:「你們不要走近,恐怕衣帶生風震動他全身灰燼倒傾!你們走開些!」虛雲獨自上前再細看,火把照耀之下,只見具行的木魚其木柄早已化了灰燼,磬柄也成焦炭,但是具行的全身和袈裟依然未變,其餘,只見僧鞋也成了灰。坐處的幾紮稻桿子和蒲團早就成灰燼了。
  
  眾人都又驚疑,又歡喜,個個合掌念佛。
  
  「具行!」虛雲跪下合掌而拜說:「恭喜你了!你已經修成破我執,得證大阿羅漢果!以你瑞相法身示世,證無生法忍之圓滿檀波羅蜜!請受虛雲三拜!」虛雲以師尊身分,對徒弟具行下拜!眾人當然也跟著叩拜了!
  
  「具行啊!」虛雲忽然老淚縱流,哽咽道:「為師好為你歡喜!我還不及你的功行啊!將來欲求你的境界,也還萬無可能啊!」虛雲拜罷,具行遺蛻忽然放出陣陣奇異的芳香!眾人都嗅聞得到類似檀香的這種異香,又像仙蘭!大家都感動得流淚,個個念佛!
  
  「具行啊!」虛雲祝道:「你且多保持瑞相一天,待明天為師請都督和昆明社會人士,還有新聞界都來瞻仰你法身,讓記者攝影留下一影,以傳於世助宏佛法!」
  
  虛雲又吩咐:「你們今夜須派人輪流值更看守具行法身!勿讓人畜觸碰!不許大聲震動!」
  
  「遵命!」眾僧連忙回答。
  
  省督唐繼堯,財政廳長王竹村,水利局長張拙仙……次日聞報,都趕來了。昆明日報攝影記者也跟來了,還有各大員的家屬、社會賢達、昆明的佛教徒緇素,全都來參拜了!真是轟動了全昆明;數萬人絡繹登山來拜,人人感動,個個稱奇!昆明日報刊出了頭條大新聞和照片,轟動了全雲南。「誰說沒有佛法呢?誰說修不成佛菩薩呢?」人人都說:「看!具行上人不就是最好的佛法證據麼?」
  
  「這也奇怪!」唐繼堯說:「若說具行是取稻草自焚,卻又怎會把全身燒成了灰也不倒下?又怎會仍然保持原來形貌呢?袈裟又怎不成灰呢?分明這不是凡火燒成的了!」虛雲說:「具行法師是由心內發出三昧真火,把自身焚化的,才有此瑞相奇蹟!」
  
  唐繼堯說:「奇異極了!磬魚的柄都已成了焦炭火灰呀!師父!他的全身果然都是灰麼?」
  
  虛雲說:「是的!」就向具行祝拜:「具行!你的功德圓滿了!請讓我們送你入海會塔罷!」
  
  虛雲伸手,顫顫巍巍,取下具行手中的小磬,又祝道:「具行啊!具行!密行功圓,一磬留音!為師一敲磬,你可以放心西去罷!」虛雲輕敲殘磬,清脆的磬聲三響才過,突然地,具行的全身震動,化作灰燼而傾倒了!
  
  虛雲跪下合掌而拜,唐繼堯與觀眾數千也都跪下叩拜!「阿彌陀佛!」人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阿彌陀佛!」虛雲早已淚水奔流滿面了,他也分不清那是悲傷或是歡喜了!
  
  「具行啊!我痛惜禪人殞少年,孔悲顏歿!此情曷似?具行啊!你密行功圓上品蓮,燃臂藥王真供養……人當末法多緣劫,君至臨終一火完!世事變幻,妖魔將興,佛法大劫將臨!為師將來還須應劫啊!具行啊!你歸來念佛荷鋤邊,助興梵剎同艱苦!我們世念難忘蔬菜熟!人人都受過你的菜蔬佈施啊!如今你西歸向夕陽!我怎能禁傷心老淚流無盡?今日你一磬示妙緣!具行啊!為師恭送你了!」
  
  虛雲痛哭。「為什麼要哭呢?」他自問:「我該為他歡喜才是啊!」
  
  可是,人總是有情生啊!夕陽殘照中,萬人落淚!白頭人送黑頭人!誰不傷心啊?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