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尪仔」是一種類似尪仔的巨大神祇,是台灣地方廟會民俗不可或缺的陣頭之一,在傳統廟會慶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各路神明出巡時,大仙尪仔就在兩側護駕,為活動增添莊嚴熱鬧的景象。台灣新北市蘆洲區和桃園縣大溪鎮最為興盛。
大仙尪仔種類很多,有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康 、趙將軍、土地公、千里眼、順風耳,太子爺、金童、玉女、文判、武判、劍童、印童、四大金剛、達摩祖師、二郎神君、彌勒佛、濟公等等。 ...等。表演時 主要以一人躲在大仙尪仔內,腳踏步伐舞動 雙手為主。在裝飾方面,屬於陰將的七爺、八爺,或屬於妖精的千里眼、順風耳,都會在他們的身後綁上黃色篙錢,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頭髮,其實這是為了要表現他的身分特殊,但也有部分地區習俗,喜歡爭取神將身後的篙錢,作為保身、祈福之用。
大仙尪仔陣除了增添廟會活動的熱鬧氣氛外,常常會看到人們爭先恐後地向七爺、八爺討「鹹光餅」吃,以保平安。鹹光餅是一種中間穿孔的圓形平安餅,又稱「繼光餅」或「咸光餅」,係為了紀念明代將軍戚繼光。
除了鹹光餅外,綁在千里眼、順風耳身後的五彩「高錢」,在部分地區,也成了人們保身、祈福的平安符。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D3otj-f9E[/youtube]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