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雙手無力走路困難 七節脊椎全鈣化!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7-8-9 06:24:28
標題:
雙手無力走路困難 七節脊椎全鈣化!
2017-8-9 06:24:10 上傳
下載附件
(19.12 KB)
◎ 記者 徐平
2017-8-9 06:24:10 上傳
下載附件
(47.98 KB)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1歲劉女士近日出現雙手麻木、雙腳無力、走路困難超過1年了,做頸椎核磁共振後確診是長節頸胸椎後縱靭帶鈣化,醫師曾表示嚴重程度是只要進行手術一定會癱瘓,諮詢第二意見後,發現仍有手術介入的空間,於是術後住院一個月再加上半年復健,終於能夠重新走路。
患者七節脊椎全被靭帶鈣化壓住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表示,劉女士的第三頸椎一路到第一胸椎,共七節脊椎全被靭帶鈣化壓住,確實屬於「後縱靭帶鈣化」差點就癱瘓的重症。脊髓在脊椎管路,每個管路有固定的直徑大小。脊髓前面的韌帶,叫後縱韌帶,韌帶本來是軟性、有彈性,就像肌肉的韌帶,病人因為體質形成鈣化,而且愈來愈大,就像石頭,擠壓在神經管路上,就像水管裡慢慢積了泥沙,管徑愈來愈窄,劉女士的脊椎直徑不到原來的1/3。
黃伯仁主任指出,「後縱韌帶鈣化」是一種先天基因、體質差異造成緩慢發生的疾病,全世界醫學報告發現以亞洲人發生率最高,其中又以日本人最多。黃伯仁表示,日本報告發生機率1%~3%,臺灣並無大規模的報告,但發生率應該相去不遠,差別只是有沒有嚴重到出現症狀。也顯示疾病跟種族特性、遺傳有關,發生年齡多在5、60歲,因壓迫太嚴重而產生症狀。
雙手、雙腳無力、膝反射明顯上升
黃伯仁主任指出,手術採取相對安全的後位手術,從脊椎後面拿掉椎弓,讓神經有後伸展的空間再固定起來,減少因結構變化引起進一步壓迫,達到間接減壓目的,再鎖上骨釘固定脊椎到胸椎,減少之後的長期併發症。
黃伯仁主任說明,「後縱靭帶鈣化」很少有標準典型症狀,很類似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骨刺,以劉女士為例,雙手、雙腳無力,較嚴重的會有上運動元神經障礙,敲膝反射時會出現明顯上升,迥異於一般骨刺神經壓迫出現的反射下降,這是惟一最大差異。如果症狀還沒有嚴重到肌肉無力、四肢麻木,也可以考慮做熱療、電療、紅外線震波等保守治療,或重力牽引,減緩病情發展。
附件:
uho_news_044425.jpg
(2017-8-9 06:24:10, 47.98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zk1NzJ8MzY4ODFhYmJ8MTc1NDM1ODE3M3wwfDA%3D
附件:
logo.jpg
(2017-8-9 06:24:10, 19.12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zk1NzF8MDgxMjZlMWZ8MTc1NDM1ODE3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