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恆春中元「豎孤棚」一詞怎來的 考倒一堆恆春人
[列印本頁]
作者:
慕冰至
時間:
2017-9-8 00:29:24
標題:
恆春中元「豎孤棚」一詞怎來的 考倒一堆恆春人
恆春中元「豎孤棚」一詞怎來的 考倒一堆恆春人
中元搶孤在國內已形成「南恆春、北頭城」分庭抗禮態勢,但頭城稱「搶孤」,恆春卻用「豎孤棚」,恆春人多被考倒;研究文史的退休校長張順興說,恆春早年由民間舉辦也稱搶孤,民國84年鎮公所承辦印發宣傳海報,時任鎮民代表的姚光隆以攀爬棚柱的閩南語,音譯為「豎孤棚」,延用至今。
「雙手環抱攀爬,最貼切的閩南語音譯字應用『敕 』!」張順興說,他到宜蘭發表恆春搶孤文化調查時,說明恆春豎孤棚一詞的由來,當場有人質疑「豎」的中文意思是立起,這麼一來,豎孤棚就變成立起棚柱,和攀爬棚柱的意思完全不同,後來他請教台語研究學者,發現「敕」最貼切,為避免誤會,他認為有「正名」的必要。
他說,恆春搶孤由來是早期城內較有錢的人,中元普渡後將祭品施捨城外的貧苦人家取用,由於爭搶祭品會發生鬥毆或踩傷,光緒5年時,改以「爬孤棚」競賽方式取得放置孤棚上的貢品,每3年一科,由土地公廟的爐主輪流舉辦,日據時代被禁,民國62年復辦,84年鎮公所承辦後每年舉辦,前鎮長葉明順為擴大參與面,96年由4支棚柱增至36支。
豎孤棚一詞的出現就在84年鎮公所承辦時,時代鎮代表的姚光隆也是搶孤活動主持人,他認為攀爬孤柱部分,是由搶孤延伸出來的民俗競技活動,算是搶孤文化的一部分,為更貼切形容該活動,以攀爬的閩南語音譯為「豎孤棚」,當時的活動宣傳海報就予引用,並延續至今;現任網紗里長的姚光隆說,恆春人多不知道這段源由。
搶孤的起源,學者認為源於大陸的可能性極高,福建省「隆海市兩岸搶孤文化交流協會」4年前曾組隊來恆春觀摩;張順興說,隆海市的木柱也是4支,高度和台灣差不多,但沒有塗牛油,不過表層光滑也不好爬,台灣塗牛油是後人為增加難度的發想,但活動形式不論如何演進,它背後代表崇天地、敬鬼神和分享的意義,不能忘記。(聯合新聞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