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長庚最新研究:近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列印本頁]
作者:
goodperson
時間:
2017-10-20 08:46:50
標題:
長庚最新研究:近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長庚最新研究:近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2017-10-20 08:43:34 上傳
下載附件
(113.84 KB)
林口長庚醫院、新加坡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可能與多數肝癌的發生有關。
台灣肝癌的年發生率全球第一,103年就新增超過1萬1000名病人,林口長庚醫院、新加坡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研究,進一步發現,
98個台灣肝癌病人中,有76人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
,顯示馬兜鈴酸可能與多數肝癌的發生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馮思中指出,
馬兜鈴酸代謝物會結合基因上具嘌吟核的碳基化合物,形成DNA複合物,一旦結合可能永久存在
,研究發現98個台大醫院與長庚醫院的肝癌病人中,高達76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指紋。
研究團隊接著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全球近1400名患者,發現
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南韓(13%)與東南亞國家(56%)
,但少見於日本(2.7%)、歐洲(1.7%)或北美(4.8%),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昨日出刊的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指出,
馬兜鈴科植物含馬兜鈴酸,具消炎、消腫與止痛療效,曾被廣泛地作為草藥,近年來已知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與致癌性,從台灣的上泌尿道癌、膀胱癌及腎細胞癌可找到馬兜鈴酸與基因的複合體,這些癌症病人也含很高的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
2012至2013年間,林口長庚的研究以小鼠證實,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造成基因突變的物質中最強者,致癌性高於尼古丁與紫外線等,致癌風險是抽菸的5倍。
攝取多少劑量會對人體有影響,謝森永表示,目前尚無法回答,不過在動物實驗可見,劑量越高、作用越大
,老鼠服用高劑量藥品幾次後,就出現急性腎衰竭。
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附件:
讓201.jpg
(2017-10-20 08:43:34, 113.84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NDY1OTl8ZmJmN2Y1ZGZ8MTc1NDk5OTEy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