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賽德克族物質文化
[列印本頁]
作者:
發表回覆
時間:
2017-12-11 01:59:33
標題:
賽德克族物質文化
賽德克族物質文化
衣飾文化
基本上賽德克族的服飾與泰雅族類似,基本的服飾包括上衣、腰裙胸兜、披風、頭飾、冠帽以及首飾等等,不過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在各地的服飾就會有些差異,以日據時期學術界的分法,霧社群的賽德克人以女性的服飾較為豐富,除了上衣與圍裙之外,還加了綁腿和一大片方塊布,披在身上,實用且保暖。在男性來說,這一大塊方巾會斜向地披在身上,形成菱形狀,同樣也有保暖的作用。
賽德克族的織布工藝相當地精巧,這都是婦女的專利。若是女生不會織布的話,就不能紋面,也不能夠嫁人,因此女生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要開始學習織布,從基礎到能夠織出複雜的圖紋,才能提高自己的身價,也因此造就了這族群出色的織布手藝。
按照賽德克族的傳統習俗,女兒結婚前必須編織許多布料和布蓋作嫁妝,以便得到父母親與男子的認可,同時也建立少女在族群中的地位。她們的母 親也會協助製作,因為女兒的嫁妝愈多,出嫁的時候就愈光榮,因此,當母親的要不停地編織,織好的布料再分配給自己的女兒們。女兒出嫁後仍要為其丈夫及家人 繼續不斷地織布。因此一個為人所稱道的婦女,白天要跟隨丈夫到山上工作,晚上回家要處理家庭瑣務,入夜之後則是點亮柴火繼續織布到深夜。
賽德克族人的織布紋路共有五種
:
一、Tinun bale平紋織:
平織是最簡單的織布法,可以調配各種色彩與紋路,紋路相當規律。大塊布附有兩條紋路,織在布的兩旁,中間不織圖紋。紋路用黑白、綠紅等顏色調配。大塊平織布是用來盛裝小米帶回穀倉內儲放,或者用來做揹小孩的搖籃袋,或當床單皆可。
二、Cnuru斜紋織:
斜紋織法及其整經法比較複雜,往昔,斜紋織布料是用來做被蓋用的,因為斜紋織的布料比平紋織的布料來得厚。
三、Pacang doriq菱紋織:
菱形織的理經法和製作法和斜紋織的作法相同。菱形織的紋路形狀貌似眼睛,賽德克語以doriq來指稱這種狀似眼睛的菱形紋。
四、Miri米粒織或浮織
挑織或浮織的理經法與平織理經法一樣,挑織和浮織的製作法頗為相似,但是挑織所使用的線比較粗,因為製作時,必須用挑花棒挑出圖案來。挑織和浮織使用比較多的分隔棒。年長者認為這兩種是屬於比較難的織法,必須經過長久不間斷的學習才能織得好。
關於織布,在賽德克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據說,如果一個婦人在路上撿到別人掉落的麻線,將來她在懷孕時,腹中胎兒會被麻線綑綁住,導致生產時難產。因此婦人若是在路上撿到麻線,必須將之懸掛在樹枝上,失主發現時將會祝福這位拾遺不掇的人,並且給予深厚的祝福。
依照昔時賽德克的織布禁忌,族人不能燒毀織布箱,必須留給子女繼續使用。如果後繼無人,就必須把織布箱埋到房子的後牆內,多年以後,如果織布箱已經被蟲蛀爛了,就把它丟棄到埋葬死者及其衣物的未開墾山谷裡。這是因為織布箱得來不易的緣故。如果村中有人過世,村民必須停止所有工作以表吊慰之意,婦女也應停止織布,尤其若是婦女在出殯日織過的衣服都要燒掉,等到送葬人都回到家中之後,才可以繼續織布。
參考資料
:
‧《臺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施翠峰著,臺北市 :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曾瑞琳編著,臺中市 : 鐵米拿葳依,2000。
工藝文化
口簧琴
其實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都有口簧琴這種樂器,不過能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只有泰雅族(包括太魯閣及賽德克),不僅用口簧琴來表達個人的情感,還發展出配上舞蹈的口簧琴舞。口簧琴主要由竹子以及銅片組成,利用一條繩子的拉動以發出聲音,而且銅片越多,吹奏的技巧就要越高。
住屋
賽德克族之建築以住家為主,穀倉、雞舍為附,多為私人建築,少有公共建築,除了青年宿舍。而青年宿舍只是純娛樂性質,不像其他族群的公共建築,是神聖莊嚴之會場,因此不具政治或宗教意味。
傳統的賽德克族建築受環境影響及避免動物的侵擾,大多為半穴居。由於賽德克族生活習性不同於其他族群,喜歡居住於平緩之山坡地便於農耕,因此沿著山坡地而建築之梯田式建築物,便成了一特殊景觀。後來,考慮安全因素,家屋形式及地點於是漸漸移至平地並採用平地人之住家形式。七十年代以後,賽德克族經濟狀況已大有改善,在安全顧慮及住家品質的情況下,多以水泥洋房式建築取代了傳統的賽德克族建築。
參考資料
:
‧仁愛鄉部落資訊網站─賽德克族的物質生活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