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十大行願(十五)三者廣修供養6──法供養(下)
[列印本頁]
作者:
大頭寶珠
時間:
2018-1-24 08:48:19
標題:
普賢十大行願(十五)三者廣修供養6──法供養(下)
普賢十大行願(十五)三者廣修供養6──法供養(下)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槃特,根器極為駑鈍,出家之後,誦習經典,總是得前忘後、得後遺前,大眾皆不知如何教導如此愚笨之人。周利槃特萬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結之念,正欲自縊時,佛陀出現在前,慈悲地安慰勸諭槃特,令其為大眾掃除環境以培福,並於掃地時憶持「掃塵除垢」一偈。周利槃特聽從佛敕,依偈行持,鎮日拿著掃帚將精舍內外打掃得一塵不染。一日,見到清潔嚴淨的環境,槃特忽然契悟「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之理,頓時除盡心地塵垢,證得阿羅漢果。《法句經》云:「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佛法平等普被眾生,無論何等根機,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養。
不僅如法修行、弘揚佛法屬於法供養,以財物、智慧、體力建設道場、護持佛法,若能稱合於法,亦為法供養所攝。例如,昔日給孤獨長者以清淨心、歡喜心布施祇桓精舍,作為佛陀、眾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場所;又如佛滅後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萬四千佛塔,大興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輸金捐誠,供養三寶、護法衛教,皆為法供養之實踐者。
《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布施供養世間資財,可得人天福報,然由於未出三界,福報享盡,猶須輪迴生死;若欲永離生死,必須行法供養。但若能於供養財物之後,放下對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執著,了達三輪體空之理,則稱法而行之財施,亦皆是法供養。行者發廣大菩提心,求法、聞法並且如法修行,進而發大慈悲心弘法、護法,即是真實以法供養如來,是為殊勝難得之最上供養。 (中台世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