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九)八者常隨佛學3──平實中見大悲心
[列印本頁]
作者:
力寶龍
時間:
2018-2-7 01:26:32
標題: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九)八者常隨佛學3──平實中見大悲心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九)八者常隨佛學3──平實中見大悲心
經典中有許多佛陀於平實中顯現大悲的事跡,可為後世隨學的軌範。例如《增一阿含經》記載:有一次,佛陀及弟子於夏安居結束的第二天,在僧團中舉行自恣,也就是隨他人之意自己舉發所犯之過錯。當時,佛陀自己也離開師子座,敷草席地而坐,對大眾僧說:「各位,請你們說說看,我對大眾有沒有什麼過咎?身口意中有沒有什麼過患?」如此問了三次。如來雖已證得聖果,仍舊示同凡人之法,在自恣日時,任眾僧舉過,以此垂範後世。
亦有一次佛陀親自巡視僧眾寮,見一位身染重病的比丘孤伶伶地躺在床上,於是問他:「為什麼你生病了,卻無人照顧呢?」病比丘回答:「我生性疏懶,沒有耐心照顧病人,現在自己生病了,便無人瞻視。」佛陀慈悲地告訴他:「沒關係,我來照顧你。」於是佛陀細心地為他清理穢物、沐浴淨身、晾洗衣物,然後再把他扶回已經換了新草的床上,蓋上一件乾淨的衣,並餵他進食……。佛陀乃世出世間所最尊者,卻仍不捨勞務,事事以身作則。從佛為病比丘所做的種種,我們看到了佛的廣大悲心,這一切均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遺教經》中,佛陀曾訓勉弟子:「世間的俗人尚且以驕慢為人格的過患,何況是出家行道之人,為了追求解脫之道,而放下了一切名利,行乞自活呢!大眾應當速疾滅卻驕慢之心。」修行人無論身居何等名位,或是學得深奧的法門,都只是為了度眾生而已,若是起了有所得的心,心生驕慢,即落入生死輪迴。因此,為佛弟子應學習佛陀的平實,於平實中,以大悲心廣植福慧,得無所得,自能與菩提心相應。(中台世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