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天道承負、因果報應 [列印本頁]

作者: 力寶龍    時間: 2018-2-23 01:02:48     標題: 天道承負、因果報應

天道承負、因果報應

天道承負、因果報應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天道迴圈,善惡承負。這一教義,原始道教已載入《太平經》。何謂承負?《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

其一,卷卅九說:前人有過失,由後人來承受其過責;前人有負于後人,後人是無辜受過,這叩承負。換句話說,即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如果是善的話,則是前人種樹,則後人遮蔭。

其二: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說: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奸邪,害而不止便會亂敗,不可 複理還返於虛無,複歸元氣恍惚。這樣的自然迴圈,也叫承負。

上述兩種說法,前者是就一個家族內子孫禍福的根源而言,後者是指整個自然與社會的變化而言。

為什麼會造成承負呢?《太平經》中也有兩種說法:

其一:認為天道迴圈,自然有承負,因複過去,所以流其後世。卷十八至卅四中說: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意即十世為天道迴圈之一周,其一世祖有過失,便歸其十一世的子孫受懲;或說十世祖以前的過失,均歸十世祖以後的子孫受懲;或說: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過於鄰里,後生其子孫反為鄰里所害,是即明承負也。卷卅七說:承負者,天有三部,帝王三萬歲相流,臣承負三千歲,民三百歲。皆承負相及,一伏一起,隨人政衰盛不絕。卷十八至卅四總之,承負的時間雖不相同,但前人之過均由後人受懲的說法一致。這樣,個人的禍福便與個人行為之善惡無因果關係,一切聽任天道迴圈,受其承負。

其二:認為古時並無承負之災,因為古者大賢人本皆知自養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負之失也,但到後世,因皆多絕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華傳學,違失天道之要意,故產生了承負之災。

正是因為有這種由天道所決定的承負,所以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反得善,使人從是常冤,蒙受無辜的苦難。那麼怎樣才能斷止承負而免除厄運呢?卷四十中說: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當為後生者計,可毋使子孫有承負之厄。即人應為後世子孫著想而行善積德。卷卅九中說:天正是以承負之災四流為重懮,於是天神使天師陳列天書,傳人以道,只要通道,則承負之厄小大,悉且除矣。卷卅九中說:或有真得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無承負之過。意即斷承負可以得度成仙。

來源:道站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