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職業媽媽看過來~產後這樣做,維持母奶豐沛不斷炊 [列印本頁]

作者: kinhwa    時間: 2018-4-16 00:33:45     標題: 職業媽媽看過來~產後這樣做,維持母奶豐沛不斷炊

職業媽媽看過來~產後這樣做,維持母奶豐沛不斷炊

只要乳房有脹奶感受,就以手擠奶的方式擠出,少量多次方能持續刺激泌乳,使母奶充沛。而對於寶寶,產後第6天開始,每日持續有6包重尿布,就表示有喝到足夠奶水。



不憋奶‧更豐沛

產後產假結束,準備返回職場,除了備妥吸奶器與儲存容器之外,了解職場哺乳權益也很重要,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寶寶2歲之前,若有集乳或哺乳的需求,除規定的休息時間外,雇主應提供每日60分鐘的集乳/哺乳時間,若有加班需求,當工時延長1小時以上時,雇主需再給予30分鐘的集乳時間。

產後約3~7天,是建立穩定奶量的黃金期,此階段媽咪體內的泌乳激素也會從高點逐漸回復至平穩階段,坐月子期間,建議媽媽儘量親餵寶寶,啟動先天自然的泌乳機制,同時提供身體記憶該經驗,待將近回職場前,再逐步開始使用吸乳器。

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雖然每日有60分鐘的集乳時間,但泌乳機制的運作,其實不適合定時定量,因此鼓勵媽咪除了將60分鐘的集乳時間分成一天兩次之外,只要乳房有脹奶感受,就以手擠奶的方式,用5~10分鐘擠出部分奶水或引發一次奶陣,如此較能順應泌乳機制的運作、讓產量持續豐沛,也能避免脹奶太久而使FIL物質反饋給大腦錯誤訊息,進而抑制泌乳。



手擠奶擠出的奶水如果來不及或不便儲存,捨棄時媽咪無需心疼,因為少量多次才是持續刺激泌乳的必要行為,若因為捨不得而憋奶,反而會讓泌乳量減少,或是容易因脹奶太久而造成乳房不適。

追奶‧持續少量多次

「累積久一點再擠,產量更多」是哺乳媽媽常見的迷思,其實,感受到脹奶後,若持續未將奶水移出,待乳房逐漸出現脹痛感、奶水流出不暢時,就可能引發乳腺管阻塞,並可能出現硬塊與疼痛,因此少量多次不只協助泌乳順利,也能保護媽咪遠離乳腺炎。

職場媽媽受制於工作壓力與時間壓力,返回工作崗位時,可能會發現奶水產量減少,此時若要追回奶量,除了儘量讓自己心情放鬆之外,持續保持少量多次的擠奶模式,即便每次只有5~10分鐘(引發奶陣後,奶水流出速度降低即停止),1周內應該就可逐漸提高泌乳量。



親餵讓育兒更簡單

如果能夠選擇,依寶寶需求親餵母乳是最能達成母嬰之間供需平衡的方式,即直接透過寶寶的吸吮行為,讓母體自動調節奶水供應量;當寶寶需求增加、哺餵次數與吸吮量增加,母奶的分泌會在2~3天內提升,反之,當副食品加入寶寶的飲食中使喝奶量減少,泌乳回饋性抑制物即會協助身體調節母乳的供應量。

哺乳時親子之間肌膚接觸的親密感,不但有助寶寶建立安全感,來自乳房的溫暖觸覺,以及乳頭釋出費洛蒙的嗅覺刺激,也有益於寶寶情緒的穩定與生理發展的成熟,鼓勵職場媽媽回到家還是能以親餵方式哺餵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8年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4期。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8/57277

附件: 3.jpg (2018-4-16 00:33:32, 30.28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4ODQ1MTN8ZTllNmYyNjR8MTc1NTkzNTAzNnwwfDA%3D

附件: 4.jpg (2018-4-16 00:33:32, 33.41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4ODQ1MTR8Yzk3NWJiOWN8MTc1NTkzNTAzNnwwfDA%3D

附件: 5.jpg (2018-4-16 00:33:33, 33.74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4ODQ1MTV8NDkzMWY4NjF8MTc1NTkzNTAzN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