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上元節與民俗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18-5-23 11:21:50
標題:
上元節與民俗
上元節與民俗
正月十五“上元節”,又稱元宵節,在民俗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是為天官聖誕及賜福之良期,故道觀中均舉行隆重的道場法會以慶賀,而百姓也多到三官殿(廟)請香、上供、求官求福、解厄禳災等。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一年明月打頭圓",天上一輪圓月朗照,人間則聚食形如滿月的元宵,與自然天象有極微妙的對應關係。"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表達了人們全家團圓幸福的心情。
元宵節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傳是在西元610年正月十五,隋場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台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昇平,弦歌不絕。一時間,看燈的,聽戲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整個洛陽城沸沸騰騰起來。據說,這時有個小吃店鋪的老闆 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團子,然後一煮,又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為正月十五為道教的上元節,稱夜晚為宵, 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元宵節又稱作「燈節」,「正月十五鬧花燈」,顧名思義,到了元宵,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燃燈、賞燈、猜燈謎,一個「鬧」字突出了元宵節的歡騰與奔放,因此也堪稱古代中國人的「狂歡節」。
唐代詩人盧照鄰在《十五夜觀燈》中寫「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可見當時燃燈的盛況。到了宋朝,《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 場面更加熱鬧非凡。
農曆正月十五,也有「中國情人節」的別稱。這是一個浪漫的節日,中國明朝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是古代未婚男女結識對方的日子。舊時女孩不隨意外出,但元宵節可以結伴出遊,未婚男女正好借賞花燈為自己物色對象,「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來源:道站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