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曝曬淋雨流汗灌風 路跑沒準備 皮膚出狀況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18-6-13 00:46:29     標題: 曝曬淋雨流汗灌風 路跑沒準備 皮膚出狀況

曝曬淋雨流汗灌風 路跑沒準備 皮膚出狀況

路跑是非常受歡迎的運動,但是在路跑的過程中,皮膚得要承受日光曝曬(或是接觸雨水)、流汗刺激、強風吹拂及空氣污染等挑戰。根據國外路跑醫療站的統計,參賽者在比賽中尋求醫療照顧的原因,有20%為皮膚的問題,因此照顧好皮膚,跑者才能盡全力跑步。

空污也是刺激源

馬拉松跑者的皮膚問題可略分為4大類:外力、感染、環境因素及發炎性皮膚病。

◎外力:腳部的水泡、厚繭、雞眼、指甲下出血、鼠蹊胯下破皮、乳頭破皮等。

◎感染:包括單純疱疹、汗斑、足癬、甲癬及病毒疣等。

◎環境因素:凍傷、曬傷及痱子等。

◎發炎性皮膚疾病:痤瘡、毛囊炎及接觸性皮膚炎等。

其中外力導致皮膚的問題,最容易導致訓練或比賽的中斷,值得跑者注意預防。

根據文獻統計,有0.2-39%的跑者曾因水泡向醫療站求援,產生水泡的原因是腳部和襪子或鞋子反覆地摩擦。穿著包覆性佳且合腳的鞋子、可以迅速排汗乾燥的襪子,都可以預防跑步中腳部皮膚出現水泡;反倒是在潮濕、悶熱及下雨的天氣跑步,或襪子有摺痕壓迫,最容易導致皮膚產生水泡。

如果已經產生水泡,淺層的水泡可能只有表皮和真皮分離,為清澈的水泡,若水泡較深,可能因微血管破裂產生出血性血泡。如果水泡並未造成劇痛,也不影響跑步,一般建議不要弄破水泡。

水泡中的組織液並沒有細菌,而且富含組織液潮濕的環境,可以幫助皮膚較快癒合。

如果水泡太大或非常疼痛,建議從水泡側面以消毒的針頭或刀片稍微畫開一個小洞,輕輕將水泡液壓出,水泡的皮膚不要移除,再塗抹藥物及包紮,可視情形決定是否繼續完成賽事。

在跑步過程中,如果身體出現任何不適,不應輕忽或逞強,應儘速向醫療人員求助,才能有更好的表現。(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