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達磨二入四行觀(十六)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18-6-15 01:10:28     標題: 達磨二入四行觀(十六)

達磨二入四行觀(十六)

將生命、財產完全布施,
心中充滿了恭敬、慈悲、真誠,
且別無所求、三輪體空,
即是最清淨的布施、最殊勝的功德。 

  「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

  布施中,還要了解「三空」的道理;三空就是「三輪體空」,「三輪」,即布施者、布施的財物、所布施的對象。三輪都是緣起性空,《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真正的菩薩不祇了解三空及性淨之理,更要修一切善法,除了布施外,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菩薩行門,行持之後,還要不執著這些法門,方是真正的般若、真正的菩薩。

  有人認為布施之後,最好不要留下名字,否則功德就會減少,執著「不留名字,不讓人知道」的功德才殊勝,方稱無相布施。此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執著「這樣的功德才最殊勝」,即是產生了我執、法執。布施的功德在於不僅可利益他人,又能捨去自己的慳貪,且帶動更多人一齊發心,為自利又能利他的菩薩行。

  將生命、財產完全布施,心中充滿了恭敬、慈悲、真誠,且別無所求、三輪體空,即是最清淨的布施、最殊勝的功德。(中台世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