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咖啡豆冷萃後咖啡因較低? 錯!經過「這程序」才會
[列印本頁]
作者:
old2009
時間:
2018-7-2 18:01:42
標題:
咖啡豆冷萃後咖啡因較低? 錯!經過「這程序」才會
本帖最後由 old2009 於 2018-8-5 21:52 編輯
2018-7-2 17:59:21 上傳
下載附件
(35.37 KB)
作者 : 幸福文化 圖片來源 : 幸福文化
咖啡因是可溶於水的物質,通常以無結晶水或是一個結晶水的形式存在。純咖啡因是白色粉末或是白色針狀結晶,無臭、味苦。
下面表格是有關溫度與咖啡因的溶解關係圖,由圖中可知,即使在0℃時,咖啡因的溶解度都還有超過500mg/100ml。
2018-7-2 17:59:52 上傳
下載附件
(40.54 KB)
韓懷宗先生的《咖啡學》一書中有提到,羅布斯塔(Robusta)種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約為重量的2%,而且大約是阿拉比卡(Arabica)種的兩倍。以R豆來算好了,100g羅布豆的咖啡因含量為2g(2%),以0℃、100ml 冰水共存的狀態下,萃取出來的咖啡因比較低(只能萃出0.6g)。但是,之前我們有提過粉水比,100g的豆子不會只用100ml的水(即1:1 的比例萃取),至少都會用1:10 的比例,所以即使是100g的羅布豆,以0℃、1000ml冰水製作冷萃咖啡,咖啡因還是會盡數析出,所以冷萃咖啡的咖啡因並不會因萃溫低而變得比較少。而且這裡的咖啡因含量是以生豆來計算,生豆的咖啡因比烘焙後的多,也就是說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其咖啡因會變少,烘焙越深,豆內所含咖啡因含量會越少。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物質有三態變化:氣態、液態(熔融態)、固態這三種型態,例如:水蒸氣(氣態)、水(液態)、冰(固態)。日常在一大氣壓的條件下,可以觀察到水的三態變化,但咖啡因只有固態和氣態,沒有熔融態,因為咖啡因在178℃下會直接由粉狀或針狀固體直接昇華成氣體。咖啡烘焙的溫度隨便都是190℃以上,所以烘越深、咖啡因越少的這一派理論基礎是建立於此。
有自己玩烘豆的朋友一定會留意到,烘豆機的排煙管中或是排煙口周圍,在烘焙一段時間後會有像棉絮、帶點黃色或白色的結晶,這些就是咖啡因從咖啡豆內遇熱昇華出來後再遇冷(低於昇華點)凝結成的咖啡因結晶。而顏色會有點黃非純白,是因為被烘出來的其它物質染色,所以有點黃。
2018-7-2 18:00:26 上傳
下載附件
(50.42 KB)
(圖片來源:幸福文化)
另一派認為咖啡因與烘焙深淺無關,是因為在他們的實驗中,同樣取10g深焙咖啡豆和10g淺焙咖啡豆,兩者製作的萃取液其咖啡因含量無顯著差異,原因在於實驗方法造成這個結果。因為同體積下,烘焙越深的豆子越輕,烘焙越淺的豆子越重。實驗都是取等重的熟豆來萃取,深焙豆勢必會用到比較多豆子,做出來的咖啡因含量因此差不多則可以理解。那到底孰是孰非呢?藉由下面這篇文章得知──烘焙越深的咖啡因含量越低。
2018-7-2 18:01:06 上傳
下載附件
(60.85 KB)
(圖片來源:幸福文化)
我們知道茶葉也含有咖啡因,這篇本來是要探討茶葉發酵作用對咖啡因含量是否有影響,但在實驗過程中意外發現福建烏龍茶咖啡因含量最低,以下文章節錄自第十三屆國際無我茶會暨國際茶文化節論文集——許偉庭博士發表一文)
「幾乎大部分的茶類不論是黑茶類、綠茶類、紅茶類,其咖啡因含量都相差不大,也就是普洱茶(22.4 mg g-1)或是紅茶(21.6 mg g-1)與綠茶類(23.0 ∼ 29.6 mg g-1)並未有太大的差異性,但烏龍茶類則咖啡因含量較低,其中又以福建烏龍(7.44 mg g-1)最為明顯,主要是因為福建烏龍的製作工序相較於綠茶類、紅茶類、黑茶類較不同的是烏龍茶,會經過焙火的製作過程產生香氣的轉化,咖啡因經過長時間的高溫焙火,會被揮發並帶出茶乾;仔細觀察焙火機的排風口其實也可看出端倪,在排風口往往都可看到有白色結晶物附著,嘉義縣梅山鄉茶農林廣立、許秀緞夫婦亦曾經將此白色結晶交由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並轉交由東海大學化驗,確定此結晶物為咖啡因,由此相互佐證,透過高溫的焙火過程能有效的將咖啡因帶出茶葉體之外。 」
同理,咖啡豆內的咖啡因也會因烘焙昇華而離開豆體,所以烘焙溫度越高,並於昇華點或在高於昇華點的溫度停留時間越久,都會造成咖啡因含量越少。所以,冷萃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並沒有比較少。但是咖啡豆烘焙越深,咖啡因含量越低。
本文節錄自《冷萃咖啡學》,由 幸福文化 出版。
附件:
1.jpg
(2018-7-2 17:59:21, 35.37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xODI1MDN8Y2EzMjBhOTB8MTc1NDAxMTM4M3wwfDA%3D
附件:
1.jpg
(2018-7-2 17:59:52, 40.54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xODI1MTF8Nzg1NDg5OTF8MTc1NDAxMTM4M3wwfDA%3D
附件:
1.jpg
(2018-7-2 18:00:26, 50.42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xODI1MTl8ZjU0OGEyNmJ8MTc1NDAxMTM4M3wwfDA%3D
附件:
1.jpg
(2018-7-2 18:01:06, 60.85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xODI1Mjl8ZTlhZDMwODh8MTc1NDAxMTM4M3wwfDA%3D
作者:
cpptoney
時間:
2018-7-2 20:34:32
哇,跟我想的完全不同,以為是烘焙越久溫度高才更有咖啡因,結果是相反..真是上了一課。
作者:
lcb729
時間:
2018-7-5 08:20:31
謝謝分享.增長我對咖啡的瞭解....................
作者:
陽光赤子心
時間:
2019-3-20 22:32:00
我喜歡咖啡香和咖啡因,濾掉可惜
作者:
捱係客家人
時間:
2019-4-25 04:24:06
咖啡在同樣重量下,深焙與淺焙一般來說咖啡因是相同的,因為並不會因為烘的深淺有所改變,但這邊有一點要提的是,但也有一派是說深的會比較多咖啡因,為什麼呢?
因為深焙的咖啡豆一般來說含水量低,重量就比較輕,所含的咖啡豆數量就比較多,所以咖啡因自然就比較多。
那冰滴的部位為什麼咖啡因比較濃的原因是因為它速度慢,萃取的久,自然把咖啡豆所含咖啡因萃取的多,自然咖啡因就高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