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盆栽佛手養護技術要點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18-7-4 01:01:24
標題:
盆栽佛手養護技術要點
盆栽佛手養護技術要點
佛手自古以來和石榴、桃子並稱為中國三大吉祥果。佛手又稱佛手柑、佛手香椽、五指柑等,是芸香科柑桔屬枸椽的變種,因其果頂分裂或張開或握拳,狀如觀音之手,故而得名。盆栽佛手欲達到碩果纍纍的目的,應掌握好以下幾個生長環節的養護技巧。
2018-7-4 01:01:17 上傳
下載附件
(102.07 KB)
一、土
佛手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條件,pH值5.3為宜;盆土要用質地疏鬆的砂壤土,加入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混合而成,黏重鹼性土對其生長發育不良。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機肥、20%的田間土進行配製。也可用腐殖土60%、河沙30%、泥炭土或爐灰渣10%配製而成。
二、肥
①春季是佛手抽生新梢時期,施肥宜淡。施以氮肥為主的混合肥,每10天1次,同時可輔以800倍液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洒,以促使春梢生長茁壯,利於植株花芽大量孕育。
②夏季是佛手生長的旺季,也是其盛花期與結果期,此期需肥量大,肥度亦可相應加濃。肥料以枯餅、骨粉、腐熟動物內臟液或複合肥等磷、鉀肥為主,而氮肥須少施或不施,每周1次。可將肥料於盆土表面進行點狀穴埋(切勿過量)。注意要離根部遠些,儘量不損傷根系,否則易使植株落花、落果。
③初秋至仲秋期間,正是佛手果實膨脹之際,應加強磷、鉀、鈣複合肥的管理,這樣宜於提高其座果率。此期不可濫施氮肥,否則將推遲果實成熟,並易產生落果現象。
④深秋是佛手採收時期,採摘果實後應及時追施磷、鉀肥(如過磷酸鈣、氯化鉀等),使植株因結果、掛果消耗的大量營養得以補充,利於恢復長勢,為翌年開花結果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還應施以堆肥、綠肥、廄肥、枯餅等混合有機肥,使植株儲備充足的養分,有助於其順利越冬。
三、水
①佛手喜濕潤,但最怕積水,土壤過濕或者盆底積水,都會引起根系發霉腐爛。
②佛手從開花至果熟期,對水分的要求比較敏感,此間澆水過量,容易爛根、落花落果。若盆土過旱,易使花梗和果柄產生離層而脫落。所以,盆栽佛手,土壤以不干不濕的狀態為好。
③夏季澆水一般應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後進行,冬季或早春應在午後氣溫較高時進行,以避免盆土溫度發生劇烈變化。澆水時水溫與土溫應接近,一般水、土溫差不應超過5℃。
④夏季晴天每天澆水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早春、秋後視盆土情況2-3天甚至4-5天澆1次,冬季視越冬環境10-15天檢查澆水1次。
⑤佛手適宜濕度是70%-90%,適宜溫度是15-30℃,在乾燥季節應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也可向地面洒水增加空氣濕度,高溫季節要移至涼爽通風而又遮陽的地方。
⑥春旱和夏日高溫季節,除盆內澆水外,應及時向葉面和地面適當噴水,以提高濕度、降低溫度,促進生長發育。在陽台等特別乾燥的場所養護,更應及時噴水。
四、剪
①定型剪。將主幹剪留15cm,下面留3-5個腋芽,促其萌發壯枝,擴大樹冠。當新稍長至5-8cm時摘心,去頂芽和側芽,以育成一定的樹形,並促進其提前進入結果期。
②依據長勢強弱進行修剪。冬剪稍重有利於加強翌年的長勢,夏季重剪可減弱枝條當年的長勢。輕剪多留枝有利於整體生長,短剪少留枝可削弱整體生長。在中部壯芽處剪截易發壯枝,而在基部癟芽處和先端不飽滿芽處剪截則抽生弱短枝。去弱枝、留壯枝壯芽有利生長,去強枝、留弱枝弱芽、多留果枝可削弱生長。
③調節花芽數量修剪。為增加花芽數量,可在生長的中後期採用加大枝條角度、環剝、環割、扭梢、摘心等延緩營養生長的措施,促進花芽分化。為減少花芽量,則應及時疏剪果枝,破花芽、疏花芽,以加強樹勢和枝勢。
來源:養花知識
附件:
11.jpg
(2018-7-4 01:01:17, 102.07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xODYyNDN8MjAyYWU4M2J8MTc1NTU1MjEw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