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六即佛(七) [列印本頁]

作者: 嗜酒態睡    時間: 2018-8-1 01:15:05     標題: 六即佛(七)

六即佛(七)

中道實相不住空有,
沒有取捨、沒有憎恚、沒有貪愛,破除無始無明,
中道實相才是最高的、最究竟的,才是真正的淨土,
所以在法華經裡講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佛方便說法。 

  觀有觀照、觀像、觀想,所以遍觀也可以思惟,也可以觀照,也可以觀像;看看我們用什麼方法,無論是觀照、觀像或觀想,都是我們這念心起的作用,觀照、觀像、觀想這是一個假有,所謂一假一切假,看到所有的萬法都是假有,既然是假有,那還貪不貪呢?當然就不會貪著。

  虛幻不實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所有一切,過去、現在、未來、惡法、染法、淨法,乃至於世間法、出世法、天堂、地獄、欲界、色界、無色界,十方一切淨土、穢土,遍觀就是把它想一想,想它是假,想它是真空,既然是假、是真空,我就不理它,就把能觀的這個心收回來。

  收回來做什麼?無假亦無真,我也不住在假有,也不住真空,住在那裡?住在常理當中,所以是「念念照常理」,這樣子就契入了中道,契入了實相,不著假有亦不著真空,不著假有不著真空在那裡?師父說法,諸位在那裡聽法這念心,寂然不動,到達寂然不動,就感通「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這個境界出來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中道實相不住空有,沒有取捨、沒有憎恚、沒有貪愛,破除無始無明,我們了解了以後,中道實相才是最高的、最究竟的,才是真正的淨土,所以在法華經裡講小乘、中乘、大乘都是佛方便說法。

  什麼才是究竟,「開權顯實」、「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安住在中道實相當中,這個就是佛的境界,是如來的境界,所以這裡面稱之為觀行即佛,雖然是觀行,我們這個心也不離開中道,也不離開實相,中道實相就是佛,是這個意思。

  中道實相是什麼佛?中道實相是智慧佛、是如如佛,智慧佛就是菩提心;如如佛就是涅槃心。我們在起觀行的時候,也不離開了了分明這個心,在起觀行的時候不離開如如不動、畢竟空寂這個心,所以起觀行也是佛,不管觀成,觀不成都是佛,觀成是果位上的佛,沒有觀成是因位上的佛,仍然還是佛。「因」好像是初一的月亮,「果」好像是十五的月亮,月亮還是一個,並沒有差別。

  所以這是第三個境界:「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要安住在中道實相,我們也不執著假有、也不執著真空,可是到達一個最高的境界,你也可以在中道實相起一切假有,也可以在中道實相起一切真空,所以假有就是立一切法,真空就是泯一切法,中道是統一切法,所以中道實相是圓融無礙的,即空、即假、即中,是這麼一個境界。三即一、一即三,一切法歸於自性,你看重不重要?

  因為重要,所以我們才要「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最後「遍觀諸法性」,修空觀也好,修假觀也好,這就是遍觀,世間法也好,出世法也好,這也是屬於遍觀,最後不住在假有,也不住在真空,住在中道實相,這就是我們安身立命之地方。(中台世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