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舉難勸修(二十五) [列印本頁]

作者: 嗜酒態睡    時間: 2018-8-13 09:26:28     標題: 舉難勸修(二十五)

舉難勸修(二十五)

修行,要由有心歸於無心,由有念歸於無念,
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
心境就像一面明鏡,沒有一點灰塵,
像一潭止水,不起一點波浪,
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從體起用,從用歸體,
真正達到「觸事無心」。 

  修行,要由有心歸於無心,由有念歸於無念,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釋迦牟尼佛曾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佛法,沒有度一個眾生。」心境就像一面明鏡,沒有一點灰塵,像一潭止水,不起一點波浪,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從體起用,從用歸體,真正達到「觸事無心」。要達到這種境界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肯下一番功夫,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心像一面明鏡,相來即現,相去不留痕,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應該盡責任,就要盡責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盡到責任,事情完成了,還要不居功、不諉過,所謂「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承擔。」,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做事時,認真去做,絲毫不茍且,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做完以後,心當中沒有貢高我慢,把成功的果實,歸大眾享用,自己經常檢討反省,壞事情自己承擔。能夠如此,我們的心和境,都能夠得到自在,沒有罣礙。

  所以古德言:「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承擔。」承擔,就是反省、檢討、改進,最後達到清淨心、平等心,心當中真正達到沒有罣礙的境界。就如《金剛經》講:「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觸事無心、無所得,無心才能得到自在。

  我們這一念心,像虛空一樣廣大;因為虛空廣大無有邊際,所以能含納萬象,山河大地全都在虛空當中。所以我們也要做到這種境界,心要平等、要與真空的道理相應,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就不會心生罣礙了。(中台世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