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有關地藏菩薩本願經疑惑,誰能幫我解答? [列印本頁]

作者: u8654008    時間: 2018-8-16 21:04:59     標題: 有關地藏菩薩本願經疑惑,誰能幫我解答?

大家好,
本人一直很佩服地藏王菩薩立大願,
又剛好因緣際會,所以拿到了一本地藏經。
可是對於經的內容,有些不解
希望有人能為我解答,謝謝

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

這是地藏經的一段內容,
我不能理解的是,讀經跟念佛名的功德很大
如果一個壞人,做了很多壞事
只要他的家人幫他念一佛名
這樣就能幫他除罪,這樣是不是太沒道理了?
每次念經到這一段,我就很納悶
不知有沒有人可以幫我解惑
謝謝了
作者: hsuzr    時間: 2018-8-16 21:38:57

並非除罪,只是受的苦會比較減輕一些些,人的業有宿業跟現業,因此就算是家人為其念佛號減罪,但該受仍是要受,但若是在世之人念,而往生之人仍是無悔過之心,仍是要受其刑,五無間罪是很重的,其實這篇主要是要勸導人要發自內心的悔過,有些人只是口悔心不悔,那麼所念的便無所用處了。
另在「金剛經」中有一段為「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我在上一段說的宿業,累積了好幾世了解為何受人輕賤,因此在此世慢慢的誦經功德消業,我想不管修哪一個法門,罪業是慢慢消除的,而不是一次就不見的。
以上為個人小見解,希望有幫上一點小忙。也祝你佛法智慧日日增長。
作者: 老林者    時間: 2018-8-17 20:26:46

(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
這種情形很少發生,
大都只是默唸或一般聲音或請法師唸,
會高聲到嚇人一跳的很少,
我也不曾聽過,
既然這麼少,就讓以前做惡臨死病人消除五無間罪,又何妨,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8-18 12:16:00

這是很好的問題,
當初我也思索疑惑這問題好久。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8-8-18 20:27:03

遇緣不同~~給你參考

之前聽一個居士講經,給我很大的啟發~~

在我們這個世界,善人惡人,有很大一部份是遇緣不同~~
了解這個道理,對立的觀念就比較淡然了~~

畢竟人一生下來,都還沒善惡的觀念,父母師長朋友的接觸,才慢慢有不同的面向~~

惡人臨終時,也有改過向善的時候~~
這時有人念佛念經,他假如一念迴心,是有可能滅罪的~~


作者: hsuzr    時間: 2018-8-18 21:13:57

我在這邊解釋五無間罪,五無間罪又是五逆罪,一是殺父、二是殺母、三是殺阿羅漢、四是出佛身血、五是破和合僧,因此在地藏經得這一段中,"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除了滅五無間罪的重罪,其他的罪業是可以消滅的,五無間罪是靠無量億劫慢慢償清及消除的,以前我們做過什麼我們不知道,現在接觸了佛法就慢慢了解因果,通常人只會想到現在的果,卻忘卻了先前種的因。
以上就對於五無間罪做說明,也願諸位佛法智慧日日增ˊ長。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8-19 01:29:57

關於這方面

我比較傾向於佛法的二大觀念..

因果不昧與種子說..


因果不昧
所以並不是念佛罪過就沒了..

但種子說
一個善念有如種子(佛經中通常或有心誠的條件)
最終能長成大樹

這樣的問題
要先了解惡因緣無明的恐怖

一個惡念興起(種子)
因緣俱足時便造就惡業

因為執著以及迷昧

因而生果,果又為因..
如此輾轉相生
非常長遠的時空(佛經可能說為無量劫或92億劫生死重罪)
仍因此執著而造就惡因緣不得解脫

唯有懺悔能解

誠心念佛時
必會接受佛所教化

以此心中突生清明並懺悔
(並不是這樣就沒了)

並因此信受奉行佛法
止惡業.生善念..
(時間可能也會很長.但增上緣.往良善的方向改變)

因此機緣
無邊重罪能消除

就像佛法會說:一粒種子能成長成一棵大樹..
並不是當下這樣就變成大樹了..

中間還有很多機緣

但緣起的種子就在那聲佛號..


佛法既然說因果不昧

就如西遊記
孫悟空無法背負唐三藏前進

所以佛菩薩無法幫我們背負業力
(這裡有很複雜的邏輯..在空.有.與時間.空間...)

所以念佛一聲除重罪
並不是這樣罪就沒了..

但佛菩薩也絕對沒有妄語..

作者: u8654008    時間: 2018-8-20 13:30:46

本帖最後由 u8654008 於 2018-8-20 15:43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8-8-19 01:29  
關於這方面

我比較傾向於佛法的二大觀念..


我想讀經的時候我真的想太少,可是有些事情經上沒寫,
自己亂想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只能自己只根據字面上的字眼
可是只根據字面上的文字來看,又覺得好像不太對

比如這段「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僅是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
就能有這麼大的好處,令我真的不禁疑惑
照字面上來看卻又不知內中是否還有其他的因素在
比如,此人能見菩薩像及聞經,是不是就應該會是善心之人
信奉地藏王菩薩,有如此善心,以致也能有所善行
所以「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理所當然。

原本我對地藏經的內容,雖然有些問題不懂,納悶
但一想到地藏王菩薩大願,所以仍繼續念地藏經

不過後來看到過一篇文章(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994&nid=10401)有位先生,他的父親年輕為了家庭辛苦打拼
年老最後得了老年痴呆之類的病,甚至最後臥病在床
那位先生的母親也是念佛
他的父親最後仍遭病魔折磨了好幾年才往生
這邊文章我有空再找找貼出來....
文章描述,不見得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可是我想到他的母親一心念佛(文章只有提到念佛,倒沒提到有多虔誠之類的)
可是我想很多老人家一向都是很虔誠的念佛,所以自己也幫他們套入了(事實如何我真的也不知道)

看完了那篇文章,雖然知道只是一篇文章,不是親眼所見,或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可是還是難免產生,佛不是說信奉他們,多念聖號,多念經,就能消罪
如果從那位先生的父親開始生病以後,他的母親就開始念經
這樣也好幾年了,這樣還不能消除他的累生累世業障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母親是不是從生病的時候開始念經,或者更之前就開始了,還是生病後幾年才開始)
因為我的父親也是前陣子過世,或許我也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在裡面了
雖然文章不是在講跟信不信佛有關
可是我卻能完全體會作者的心情,但也對念佛念經的功德產生了一些納悶....

所以才有今日及以後提出的種種問題....希望能有人幫我解惑
也希望如果有納悶的人別因為我今天的疑惑就懷疑甚至不信佛
畢竟我今日的問題,是請教,不是駁斥...
叫人不信...這罪很大阿...有問題大家一起釐清就好
謝謝幫我釐清的各位....感謝大家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8-21 00:37:21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8-21 00:38 編輯
u8654008 發表於 2018-8-20 13:30  
我想讀經的時候我真的想太少,可是有些事情經上沒寫,
自己亂想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只能自己只根據字面 ...


關於

「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僅是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
就能有這麼大的好處,令我真的不禁疑惑


我想以金剛經來做解說

金剛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我們先想想,我們認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是甚麼意思。

但金剛經接下來便解釋其義:「云何為人 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這跟我們一般的解釋都不同吧!!

也就是經典有其智慧浪漫之處,他跟我們一般以為是的定義不一樣。
如果我們深思的話會認同經典的說法,
不是文字遊戲,而是超越表相假象的智慧。

同理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
絕非我們一般以為地聽聞。(這樣的聽聞其實沒有聽進去)

是誠心真心的信受奉行

這樣即使沒有完全的了知經典的奧義
只是取其中的幾個字或一偈一句奉為圭皋

其福亦不可思量

舉例來說..

看不懂某個經典所說的意思
(此處指證悟經典奧義,非指讀懂文字表象之文意。)

但從此對經典中所說:不殺、不盜、不淫、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不貪、不嗔、不癡。
從此念茲在茲,所言所行所想,皆不違犯。

這樣福德將有多大啊!!

可是對一般人來說容易嗎?
然後經典描述的話就只是簡單的說: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


不過一般人真的以為就是如早晚課般地念念,
用個詞語來說就是:入寶山而空回,鑽石換玻璃啊!!

如果再套用普賢行願品..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那請問此福德將有多大

套用金剛經的意思:
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

以時間與眾生無量,只要不退轉,此福德亦如虛空無量。


希望如此說明能讓大德明白佛經所說..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8-21 00:49:47

u8654008 發表於 2018-8-20 13:30  
我想讀經的時候我真的想太少,可是有些事情經上沒寫,
自己亂想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只能自己只根據字面 ...

關於念佛的功德
有興趣的話我再來和大家互相討論

很多法師為了容易受持
只強調一心念佛

然後很多人也真的就只一心念佛

非常可惜

淨土宗是大乘佛法

如果沒有上求佛法,下濟眾生的心願追求。
那因佛不妄語,但自己卻又滿滿的攀緣心。
(一般人心中難免有求富求貴求安樂求享受求情愛求........)

將往生邊地
並在一段時間後回到娑婆世界

這是自己所求的
不是佛的願力不足

所以想和淨土宗的師兄們互勉
一定要有願力..切莫自誤..





作者: 老林者    時間: 2018-8-21 16:27:11

u8654008 發表於 2018-8-20 13:30  
我想讀經的時候我真的想太少,可是有些事情經上沒寫,
自己亂想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只能自己只根據字面 ...

這樣問問題,是蠻正確的,
這問題是很普遍,自古就有的,
我的看法如下:
現在科學時代很講究精準,
像機器人的馬達要精準的轉動,才能達到目的動作,
諸如航空,醫療手術,大型建築,精密儀器,工具機...等等,
到處都需要精準設計,
同樣的,佛菩薩的不可思議威德神力及佛經威神之力,
也要精準的用到正確的人身上,
這點我們凡夫倒是不需要多慮,

重要的是,我們凡夫有沒有做精準動作,
每件事物都要拿來檢討,
包括菩薩名,菩薩像,佛經經文,讀誦經的方式等等,

首先先檢討菩薩名,
當時世尊說法給不同種類不同族群不同語言的十方諸眾生,
以其神力,一聲而出一切音,隨其根器而為說法,
稱呼地藏王菩薩,是用不知何種語言的一段音節唸的,
當時世尊的大弟子是記住了,
後來不曉得如何傳的,傳到寫經的人,
然後他要把菩薩獨特的名稱音節翻譯成梵文,
這時侯很可能因為不容易翻譯,因此已經失真了,
後來不曉得經過了幾百年,是不是原來的梵文再翻譯成中文,也不知道,
所以現在大家唸的地藏王這名稱,應該只是好聽的稱號,
而不是原來世尊唸的菩薩名稱,
就是這樣,大家都沒精準的唸真實原來的菩薩名,又如何期待去得到該有的功德利益?

再來檢討菩薩像,
地藏王菩薩因為長期處在地獄救度眾生,
他慣用的形像絕不會是人的形像,
不曉得是長的三頭六臂還是怎樣?
但一定是很莊嚴很威神的,
當時世尊在的時侯,應該是有弟子能做出或畫出正確的地藏王菩薩像,
但後來就失傳了,
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拜跟其他佛像一樣長像的菩薩像(只是穿不同的衣帽),
根本不是地藏王菩薩最常現的長像,
就是這樣,大家都沒恭敬禮拜精準的菩薩像,又如何期待去得到該有的功德利益?

至於佛經經文,讀誦經的方式是不是有其不精準的問題,現在就不便多說了,
重點是,現在是末法時期,各位很難期待經法威神之力所產生的讀經功德,
能夠像正法時期一樣的有效果,
否則又何必要分正法像法末法的,是不是?

總之,凡夫因為無明覆蔽,貪嗔癡愚迷,導至於在信仰的動作上做的不精準,
所以得不到功德福報利益,也莫可耐何,
要導正這個錯誤,解鈴還須繫鈴人,唯有恭敬禮拜供養原來說法的世尊釋迦牟尼佛,
世尊釋迦牟尼佛二千多年前肉身滅了,示現涅盤,
但是法身長存,現在還是娑婆世界的當班,
其他世界的佛菩薩來娑婆世界找佛菩薩,都先問侯釋迦牟尼佛,
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有什麼事,也要求助釋迦牟尼佛,
各位因為不知如何呼喚去真正親近地藏王菩薩,也要先恭敬請示釋迦牟尼佛,
因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地藏王菩薩是手下,
各位要先尊敬老大,手下才會重視你,
不然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不懂道理的人,

所以,請各位先真心誠意的恭敬供養釋迦牟尼佛,
經年累月之後,會告知各位與地藏王菩薩已經連上線,
經年累月之後,就能很正確的修行與得到功德福報,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1 21:50:06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1 22:06 編輯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18-9-1 21:50  
u8654008  請問有願力是指:上求佛法,下濟眾生的心願追求嗎?看大德講話,我覺得我好像變小學生了,字都懂 ...


是的

上求佛法,下濟眾生的願力是最基本的!


可能因為觀念不一樣
有些地方以為不用多說或多解釋
而造成有時文意太跳的情形


邏輯上這樣想:

如果沒有上求佛法,下濟眾生的願力,(為求避開生死的隔胎之謎)
那還有甚麼原因會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所見到的幾乎都是厭惡娑婆世界之苦!

不是說這樣觀念不正確,
但不周全,且易踩進陷阱!

這心念在本質上就有我執,
因為這我執,又無上求佛法下濟眾生之心,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將會迷失在五欲中。

而慾望是不會有止息及終點的。

所以必然的兩個結果

一是往修習佛法的方向進步,
漸少慾望的追求,以此最終契入佛道!

另一則是更往慾望追求,最終無法滿足於西方極樂世界所能帶來的快樂滿足。

那時就是將離開邊地,返回娑婆世界之時。
(是自己追求的,所以阿彌陀佛沒有違反誓言。)

說這是最基本的願力,是因當無我執後,
如果沒有願力,則將無推進的動力,
失去前進的方向。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1 22:07:44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1 22:30 編輯
u8654008 發表於 2018-8-20 13:30  
u8654008  大德,我看了第二遍有些還不是很懂,你說的意思不只經文的文字所寫,還要真心向佛,照佛所說的戒律...來行事,才能有經文的效果是嗎?  發表於 2018-8-24 12:02:07 ...



主要是解釋這句話: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

一般會以為是文字表面的意思。


所以我舉金剛經為例:

金剛經有接近20處有(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布施)(初日分...如是百千萬億劫以...布施)....
類似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或者..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或者..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
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樣的字句。

一般人會把 " 受持讀誦" 怎樣解釋呢?

但佛陀在金剛經中,怕人誤會,
最後在經中有解釋: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果金剛經沒有解釋的話,
我相信大家都會誤會這意思吧!!
(即使有解釋,大部分人還是誤會了。)

如果這樣還不能了解為何這樣福德會這麼大的話,
那思維普賢行願品應該就能了解了: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而這也是經典超然的奧義..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3 23:07: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3 23:37: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4 01:59:28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4 06:25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3 23:07  
對世間產生厭離心,這是修佛道的必經歷程
所以你不應該將厭離心 出離心與我執牽扯在一起。


首先向大德禮敬
大德字字句句必以佛經為準則
光是這點便是有大智慧與福報之人
(但也請勿再片面更改.曲解佛經了)

無意的解讀錯誤
就常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需要長遠的時間來更改
更何況是有意為之的行為

跟大德討論佛經
總得花很大心力來校正

大概是我們基礎上的很多觀念或價值觀差異很大吧!!

比如本處的
《我所見到的幾乎都是厭惡娑婆世界之苦!》

被大德誤會為
《對世間產生厭離心》

我想這裏的差異在於願意放下慾望執著享樂之心
與沒有意願放下慾望執著享樂之心吧

更直白說的話
根本就沒有出離心
只是不想受苦而已
內心仍充滿慾望的追求(比如對財富權勢名利情慾....的追求)

舉個例子來說
這就好像某人過度消費 負債累累
檢討時說:購買慾強,沒錢付帳。

但卻被人批評這檢討說:不想花錢很好啊!!這樣是脫貧的第一步。。。。。。
但他並不是不想花錢,沒有購買慾啊!!


很贊同大德所說
只是末學所說並不是大德所要表達的情形。

另外大德說:不應該將厭離心 出離心與我執牽扯在一起。
這是大德出題目考我吧!!

出離者,出離三界六道。
而輪迴之因便是無明,
因無名執著,六識產生莫那識而成阿賴耶識,
六識才成為六塵。(12因緣)

要出離一定會用各種方法勘破我執
怎會不相關呢?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4 02:09:32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4 06:36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3 23:37  
「一心念佛」講求「專注一心」

「專注一心」就是在:上求佛道


這裡也是同樣的狀況

末學可能要再想些更請楚表達的方法

之前舉例過:阿香去香港買的香很香。
同樣的文字不一定代表同樣的意思。
(這幾個香的台語音念法都不一樣)

末學要表達的是一般人念佛的通病,
指的是只是念佛,在其他行為上通常沒有改變或改進。

並非大德您說的一心不亂的大智慧,
或者專注一心這一心的意思。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4 07:2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4 08: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4 09:41: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4 10:49: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4 12:2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4 12:48: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5 00:07:53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4 07:20  
我錯解你的意思,不表示  我錯解佛經經義
請你不要混淆是非,將【錯解你的意思】扭曲為【錯解佛經】

這部分我想不用多解釋了

大德誤會我所說的部份
我想大德不會在意

大德對佛經的理解部分
末學再請教幾處

以此處而言

【佛經說:對世間起厭惡,這是修道必經之歷程。】

可以解釋為只要對世間起厭離,就會發心修行以求解脫嗎?

有沒有聽聞到佛法
對我執慾望的執著
智慧與福德等因緣是否足夠~~~

都因該要想一下

舉個例子來說:

某人失戀,甚為痛苦。
於是心中堅決意志:決不要再受失戀之苦了~~

那可以把這意思引申為他從此之後決不會再談戀愛嗎?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5 00:30:21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5 00:32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4 08:08  
【一心念佛】就是指:念佛 念到一心不亂。心無雜念
這樣的意思 並沒有異於佛經說的【專注一心】


首先

末學說的是指現在念佛者很多只知念佛
不知發上求佛法,下度眾生的現象。

請大德不要擴大解釋

然後

也請教大德
念佛一心不亂,心無雜念。

那將往生何品位

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甚至是往生邊地。
這之中有不必一心不亂就能往生的嗎?

如果沒有的話(都必須一心不亂才能往生)
那個品味往生條件為何?

而末學鼓勵要有上求佛法,下度眾生的心才能往生並且不會往生到遍地。
何以大德有很大的歧異呢?

最後

念佛 念到一心不亂.心無雜念
與這就是在修行【心無所住】
並不完全一樣

除了實相念佛之外
念佛也是 "心有所住"

要做到法尚應捨
其實路程還很長

所以大德所說的:
念佛 念到一心不亂.心無雜念
這就是在修行【心無所住】

末學認為是有但書的

最重要的是大德可以因此認為末學反對一心念佛
真的是很無言。
(明明只是強調要發心)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5 01:18:03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4 09:41  
《大乘入楞伽經》意從賴耶生。 識依末那起
................................................ (意=末那). ...

之前的說法
【六識產生莫那識 而成阿賴耶識】
確實不夠周延完整
容易產生誤會

但師兄您將意根與末那識混淆了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5 01:20:15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4 10:49  
六識與六塵,不是叫做「12因緣」

「12因緣」是指:

師兄

我這裡並不是說六識加六塵為12因緣

是說六識轉六塵中
可用12因緣觀照而勘破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5 01:23:37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4 12:2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諸菩薩若有法想。即是我執。
《大方廣三戒經》若作種種妄想 造作諸業。則著於我。
...

師兄

我很疑惑
為何您能將:

《大寶積經》
如來常定。如來至真 無出入息。無所思念亦無所行。無復思想 悉無所行。雖口所宣 無想無行。

《大乘入楞伽經》如來正知 無有妄念。不待思慮然後說法。

《文殊師利問經》
佛無心意識。 作一切眾事
如來不思議。 能信者亦然

理解為:諸佛無念無想,所以諸佛無「我執」呢?

明明不是無念無想的意思..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5 01:33:48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5 01:42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4 12:48  
有念有想,即是有「我執」
因此滅「我執」的方法,就是斷除「念想」


阿羅漢苦空無我
大菩薩常樂我淨

可知勘破我執的方法並不是只有斷除念想
心經才說無苦集滅道

另外隨著這句話的解釋不同
將會有非常大的誤差

末學感覺師兄有執於將斷滅法當成解脫法了
並且也將斷滅法誤會為無思無想

在此末學先請教師兄
頑空與師兄的無念無想有何差異??

另外

無思無想的非想飛飛想天
與阿羅漢的涅槃不受後有有何差異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1:25: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1:4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2:06: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2:37: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3:2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3:47: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4:0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5:16: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5 18:08: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11:28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1:25  
就如同你看不懂「空無一物」一樣。現在你也一樣看不懂「無心意識」「無復思想」

都無心意識了,你要如何 ...

師兄

如果您覺得我看不懂
那我就不多說了

謝謝您的指教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15:24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1:46  
是哪一部佛經告訴你「阿羅漢空空無我.大菩薩常樂我淨」?
又是哪一部佛經告訴你,無思無想 是斷滅論???
...

如果師兄覺得我是在胡扯
那我就不多說了

謝謝師兄指教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21:10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2:06  
非想非非想天,是無色境界。這是三界內 未解脫境界

未解脫境界,其心意識還未滅盡

其實這裡末學是請教師兄您對頑空與無念無想的看法

與師兄所討論的並不一樣

然後師兄所說的又產生另外的問題了
不過我也不太懂
我們各自向能解惑的正信法師請教好了

也謝謝師兄的回答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22:37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2:37  
《大乘入楞伽經》意從賴耶生。 識依末那起
................................................ (意=末那). ...

如上我說

這個地方我也不太懂

我們各自向有緣的正信法師請教

很高興能和師兄討論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29:02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3:28  
《別譯雜阿含經》
...能於世間法 生厭惡心。以厭惡故 勤修善行

師兄

我想表達的是經典有說:
生厭惡心。以厭惡故 勤修善行

但您不能解釋為有生厭惡心的便會以厭惡故,勤修善行。

師兄很喜歡扣人帽子
站在佛法的制高點上
把別人打入無間地獄

師兄這樣不慈悲啦!!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34:27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3:47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專注一心。引發無漏
《金光明最勝王經》若能專注 心不移。 決定解脫諸憂苦

師兄

如您所說
我現在真的一分鐘都維持不了

末學一直認為我們現在雖在討論交流佛法
但真正會受到影響的是自己
至少影響最大的是自己

所有的信念
都會變成我們前進的方向

這方向是帶領我們走向目標
是正確道路

還是會有波折
或者繞遠路
或者撞牆
或者反向

都是自己承擔

所以無不是從各種角度
再三確認自己的思維

謝謝師兄給末學很多啟發
我們互相加油

感謝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0:45:58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5:16  
你說,法師教人「一心念佛」,這很可惜

「一心念佛」是上求佛道 的修行

師兄

請問一心念佛者
需要上求佛法,下度眾生的發心。

還是不需要上求佛法,下度眾生的發心!

或者有沒有上求佛法下度眾生的發心都沒關係!

我不ˋ是要設陷阱陷害師兄歐
只是師兄一直誤會我的話
並且無限上綱去了
所以把話題拉回來而已

師兄也可以不要回答
只是修行的路上
確立方向很重要
願與師兄互相勉勵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01:05:13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6 01:06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5 18:08  
若能確實做到「一心念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 心無雜念 專注一心
這不只能往生佛國,還有可能成就佛道


若能確實做到「一心念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 心無雜念 專注一心
這不只能往生佛國,還有可能成就佛道

=)這裡面其實有滿多細節的
但我想師兄您不會相信
我就不多說了



至於能往生哪一品,這你也想太多了
「盡力而為」就對了
=)問這問題,其實想問的是有甚麼願力。

盡力而為這樣的說法有盲點
同是一心念佛
大菩薩的盡力而為
阿羅漢的盡力而為
凡夫的盡力而為
這會一樣嗎?

因為願力
注定不一樣的路


若沒有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能夠往生佛國嗎?
這種問題,擺明你很愛管別人怎樣 怎樣....?
=)哈哈~師兄的老梗~~戴帽子~~


別人能不能往生佛國,干你什麼事? 別人怎樣 怎樣  干你什麼事?
真正修行的人,只管認真做好一心念佛
=)師兄這樣說
讓我們的討論變得很尷尬


--------------------------------------------------------------------------

很多人沒把一心念佛做好,很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如何做對一心念佛
這透過教導說明,或許可以改善
如果不改善,這也是個人的態度問題。而不是「一心念佛」這個法門的問題
=)謝謝師兄指教
末學福慧不足,無能再討論,
祝福師兄。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12:1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12:39: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13:0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13: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13:26: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20:37:35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9-6 20:55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6 12:15  
佛經清楚說 諸佛「無心意識.不起心想」
你卻一直說  佛還有心想。而且也提不出經證


師兄

我只是擔心你落入頑空
所以才回復這些

師兄卻老是硬要扣上我和佛經唱反調的高帽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師兄,佛法第一義,非有非空。
師兄老是以無念無想,誤會為佛法。

如果無念無想是佛法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該怎樣解釋呢?

普賢菩薩大願,觀音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願,
諸佛菩薩大願..

乃至新發意菩薩願力

如果無念無想
該怎樣實行?
(師兄,請不要再扣我帽子了。我覺得很累。)


師兄

見性聖者的無念無想
非有我執者所說的無念無想

我向師兄表達這意思
師兄老是扣上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

這讓我覺得我的發言
並沒有互相增益的意義

師兄自認為依佛經說話
末學福慧淺薄,就不多說了。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20:42:19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6 12:39  
無思無念,是佛陀所講的佛法
卻被你誣蔑為「斷滅論」


師兄

前面不是向師兄請教
頑空的無想
欲界的無想
色界的無想
無色界的無想
阿羅漢的無想
大菩薩的無想

如何分辨

如果師兄不能分辨
如何得知怎樣的無想是正確的

師兄只是堅持無想為佛法
卻又不能分辨怎樣的無想是正道

末學提醒不要落入頑空
師兄卻自認都是依佛經所說

所以末學只能檢討自己
福慧短薄,不足以和師兄論佛法

末學潛心自修自省
也向師兄致歉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20:45:30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6 13:01  
【無念無想  無心意識】這是佛陀所講的佛法
卻一再被你誣蔑為「斷滅論」和「頑空」

師兄

能請教師兄甚麼是斷滅論嗎?

師兄沒弄懂我的意思
一直汙衊我在汙衊佛法

如師兄所說
末學深自反省
無能與師兄討論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20:50:05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6 13:13  
你既然不懂,為何還說我搞混「意根」和「末那識」?

你現在才說你不懂???........這是因為我提出經證 證 ...

意根是色法!!!!!!!!

謝謝師兄指教..

末學福慧德淺薄
不足以和師兄論法
末學潛修自省

感恩!!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6 20:52:22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6 13:26  
我講很多次了
當一個人決定要認真「一心念佛」時,這就已經是發心 上求佛道

所以前面才請教師兄

往生極樂世界

往生邊地者
下品往生者
中品往生者
上品往生者

都是一心念佛

那為何會有這些差異
甚至往生邊地
在將來還會再回娑婆世界

這裡的差異
我們可以不留意嗎?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23:15: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6 23:36: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7 07:2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7 07:47: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7 08:14: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7 08:45: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睜眼說實話    時間: 2018-9-7 11:16: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8-9-8 20:43:59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9-7 07:47  
只有解脫者,才是滅盡「心意識」
只有解脫者,才是真正無心無想

謝謝師兄

師兄對佛經研究深刻
末學獲益良多

對師兄所說
會再深思研究

感謝師兄
作者: u8654008    時間: 2018-10-10 08:11:35

之前有位師兄回答的一些解答,我想了好久
心理終於覺得有點明白
沒想到一陣子沒上來
又多了好多內容
兩位師兄講得好多我都不太懂
我慢慢看,慢慢思考,謝謝兩位師兄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