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杜鵑花常見病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列印本頁]

作者: 嗜酒態睡    時間: 2018-8-31 01:01:10     標題: 杜鵑花常見病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杜鵑花常見病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病理性病害主要是指由於真菌、細菌、病毒、類菌原體、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等病原引起的病害。杜鵑由於病菌等侵入,經常導致褐斑病、灰霉病、煤污病等病理性病害。

病理性病害除作物的外部器官發生病變,如變色、壞死、腐爛、萎蔫和畸形外,還在植株的發病部位產生病原物的某些病徵,如粉狀物、霉狀物、點狀物、銹狀物、煤污狀物、菌核和膿狀物等。


◆ ◆ ◆

葉斑病

>>>>

發病原因

葉斑病是最常見的葉片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植物組織內或落葉上越冬,來年在病葉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傳播為害。通風透光不良,植株生長不良,可加重病害的發生。發病高峰多在5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

>>>>

症狀危害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圓形紅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展成為中部黑褪色的不規則病斑,後期病斑轉變為灰白色,嚴重時,葉片枯黃、早落。潮濕條件下,葉斑表面通常散生極小的褐色霉點。

>>>>

防治方法

發病早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夏季保持通風,增施鉀肥,避免土壤過濕;植株展葉後,每隔10天噴施波爾多液(1:1:100),可連續噴施2-3次,以防發病;冬春及時掃除病葉並集中燒毀落葉。

◆ ◆ ◆


灰霉病

>>>>

發病原因

灰霉病是杜鵑花較為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為害葉片和花器。發病誘因通常是凍害。

>>>>

症狀危害:

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並很快擴展為相互連接的大型病斑。高溫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因此得名灰霉病。

>>>>

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室內養殖注意通風,避免過濕;平時應及時摘除燒掉病葉、病花;必要時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液等藥劑噴洒防治。

◆ ◆ ◆


根腐病

>>>>

發病原因

由鐮孢黴菌引起的土傳病害,根部多潮濕,病菌一旦侵入皮層,不久即會引起腐爛。病菌侵染力強,凡鹼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

>>>>

症狀危害:

發病初期,根部呈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幹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

>>>>

防治方法

應對死亡植株及時處理,並對鄰近植株用0.1%高錳酸鉀浸泡或淋洗全株;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塗抹主幹,每7天至10天塗一次,連續三次,預防感染;同時應施用葉虹時光微生物菌劑,提高抗病力。

◆ ◆ ◆

煤污病

>>>>

發病原因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葉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風雨、昆蟲等傳播。高溫多濕、通風不良、蚜蟲、介殼蟲等害蟲發生多,均加重發病。

>>>>

症狀危害

病菌在葉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後擴大連片,使整個葉面、嫩梢上布滿黑霉層,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降,影響了杜鵑的長勢和觀賞價值。

>>>>

防治方法

著重消滅蚧、蚜等分泌蜜露的傳播媒介害蟲,適期噴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保持通風透光,植株種植不要過密,以降低濕度,切忌環境濕悶;對於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噴用代森銨500-800倍,滅菌丹400倍液。

來源:葉虹時光



附件: 13.jpg (2018-8-31 01:00:53, 31.64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0NzI5OTZ8YWQ1ZDllY2V8MTc1NTk1OTU4MnwwfDA%3D

附件: 12.jpg (2018-8-31 01:00:52, 77.65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0NzI5OTV8MTJjZjFhYTN8MTc1NTk1OTU4MnwwfDA%3D

附件: 11.jpg (2018-8-31 01:00:52, 28.83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0NzI5OTR8MTdjZWE1MzN8MTc1NTk1OTU4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