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詢問花卉 [6P]
[列印本頁]
作者:
andy70332
時間:
2018-11-27 00:14:51
標題:
詢問花卉 [6P]
本帖最後由 andy70332 於 2018-12-5 21:49 編輯
前幾天去爬山,看到很漂亮就拍了
想詢問板上大大有沒有人知道這些是什麼
1.
2018-11-27 00:11:54 上傳
下載附件
(221.92 KB)
2.
2018-11-27 00:12:08 上傳
下載附件
(181.49 KB)
3.
2018-11-27 00:12:33 上傳
下載附件
(262.89 KB)
2018-11-27 00:12:48 上傳
下載附件
(259.87 KB)
4.
2018-11-27 00:13:01 上傳
下載附件
(468.68 KB)
5.
2018-11-27 00:13:11 上傳
下載附件
(238.04 KB)
感謝
附件:
龍過脈_181126_0001.jpg
(2018-11-27 00:11:54, 221.92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zNDV8MTQ4ZGYwNDV8MTc1NjA3MzA0MXwwfDA%3D
附件:
龍過脈_181126_0017.jpg
(2018-11-27 00:12:08, 181.49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zNDZ8YmIzYzg5MTB8MTc1NjA3MzA0MXwwfDA%3D
附件:
龍過脈_181126_0018.jpg
(2018-11-27 00:12:33, 262.89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zNDd8YTRjYzMyYjZ8MTc1NjA3MzA0MXwwfDA%3D
附件:
龍過脈_181126_0019.jpg
(2018-11-27 00:12:48, 259.87 KB) / 下載次數 1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zNTB8YTk0YWQ5NDJ8MTc1NjA3MzA0MXwwfDA%3D
附件:
龍過脈_181126_0023.jpg
(2018-11-27 00:13:01, 468.68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zNTF8ZmI3Y2FlYzV8MTc1NjA3MzA0MXwwfDA%3D
附件:
龍過脈_181126_0026.jpg
(2018-11-27 00:13:11, 238.04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zNTJ8MDZhZDZiYzd8MTc1NjA3MzA0MXwwfDA%3D
作者:
zebron
時間:
2018-11-27 03:20:42
本帖最後由 zebron 於 2018-12-8 02:32 編輯
朱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是一種屬於錦葵科木槿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又稱赤槿、日及、佛桑、扶桑、紅扶桑、紅木槿、桑槿、火紅花、照殿紅、宋槿、二紅花、花上花、土紅花、假牡丹、燈籃仔花[2][3],因原產於中國南部,歐洲各語系依循其拉丁學名皆稱朱槿為中國玫瑰(英文:Rose of China、China rose)。由於早期花色大多為紅色,中國嶺南一帶將之稱為大紅花。
紅色的朱槿也是馬來西亞國花,馬來語稱為「大花」(Bunga Raya),當地華人則稱之為「大紅花」。
在台語中,稱之為「燈仔花」(Teng-á-hoe)
花
古時廣植於華南地區的朱槿花色以紅者居多,後來能發現的其他顏色也不夠多,現在頗多顏色繁複的新品種朱槿,是十九世紀以後,許多由中國輸出再與印度洋及太平洋一些島嶼不同顏色的原生種朱槿雜交改良出來的,其花色與花型皆有很大的改變,在歷經大規模的雜交後,初期的花色大致可歸類為紅、橘、黃、白、淡紫(Lavender)及棕等六大基本顏色。
再者,依據國際園藝科學學會(ISHS)所屬的國際品種註冊機構(ICRA)授權請國際朱槿學會(International Hibiscus Society,IHS)專責為全世界的朱槿品種辦理註冊命名[4],ICRA命名朱槿品種註冊登錄單的花色分類除前述六大基本顏色外,1980年澳大利亞朱槿協會(1967設立)受ICRA委託專責登錄命名朱槿的新品種,它的花色分類除紅、白、黃、橘、淡紫及粉紅等六大基本顏色外,另外再增列藍、棕、灰、綠及紫等五種顏色,合計有11種顏色,ICRA的登錄註冊申請表就是按前述的11種顏色分類接受註冊。此外,發展觀賞朱槿比澳大利亞朱槿協會要早十幾年的美國朱槿協會(1950設立),它受理朱槿品種註冊分類的顏色比ICRA更細更多一些,總計分成紅、粉紅、褐紫紅(Maroon)、紫、淡紫(Lavender-Violet-Mauve)、藍、綠、金黃(Yellow-Gold)、橙桃(Orange-Peach)、棕褐(Brown-Tan-Taupe)、銀灰(Silver-Gray)及白等12種顏色。除以上分類繁多的花色,單朵的花色又再有單色、雙色及一花多色等呈現方式。例如Hibiscus rosa-sinensis Amethyst Heart這款
新品種的觀賞朱槿其花色有如調色盤彩繪出來一般,達到無法想像的五顏六色。
朱槿終年開花,夏秋最盛。傳統的單朵花通常開一天後就凋謝,與木槿一樣是典型的朝開暮墜花,現在有許多改良的雜交品種可開兩天,甚至達三到四天以上的也有,通常涼爽的天氣20度氣溫左右花期會較長,不過超過兩天者花色會漸退,花形也漸殘,不若初開綻放時鮮艷。
朱槿花為單生,多生於上部葉腋間,花瓣有單瓣、複瓣之分,單瓣品種共有五片花瓣。有些改良品種的花成雙生。
有些朱槿花絲筒上長有花瓣,主要是因為部分的雄蕊瓣化(stamen petaloid)成花瓣狀,此花型於ICRA註冊的分類歸於冠羽型單瓣(Crested single),其外觀看起來好像花的上面又有一簇花,所以
朱槿古名又有
花上花
之別名。
2018-11-27 03:30:19 上傳
下載附件
(27.85 KB)
<<<照片#4除外>>>
附件:
330px-Hibiscus03.JPG
(2018-11-27 03:30:19, 27.85 KB) / 下載次數 1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NDE2MTR8NjY2Nzc0Y2V8MTc1NjA3MzA0MXwwfDA%3D
作者:
夢幻仙女
時間:
2018-12-1 19:13:26
請您補上圖片的張數,謝謝合作。
作者:
xsimonlily
時間:
2018-12-8 00:39:26
4.龍吐珠
‧英文名稱: Bleeding Glorybower,Bleeding Heart Vine
‧學名: Clerodendrum thomsoniae Balf. f.
‧科名: 馬鞭草科(Verbenaceae)海州常山屬(Clerodendrum)
‧別名: 龍吐珠(廣州植物志),白萼赬桐(海南植物志),九龍吐珠、珍珠寶蓮、一點紅、臭牡丹藤、白花蛇舌草
‧原產地: 熱帶非洲。台灣於 1901 年日人田代安定氏從日本引進栽植。
‧分布: 台灣各地均有栽培。
‧用途: 1.園藝觀賞用:龍吐珠花萼乳白,花冠鮮紅,花絲白色長伸出,恰似玉龍龍口啣紅珠,故稱為龍吐珠,廣泛供盆栽、花廊、花架、庭園圍籬、花棚作觀賞用,為優良觀賞樹種。2.藥用:性味:全草:淡、平。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治慢性中耳炎,跌打損傷。
‧莖: 灌木狀藤本,莖伸長,長可達 3 公尺或更長,具多數分枝;小枝條帶黑色,四方形,有毛茸。
‧葉: 葉為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 5~12 公分,寬 2~6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鈍或心形,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光滑無毛茸,背面光滑無毛茸或散生毛茸;主脈 3 條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3~5 枚,細脈明顯而細緻;葉柄長 1~2.5 公分,光滑無毛茸。
‧花: 花數枚,陸續開放,花期甚長,開放時徑 1~1.2 公分,著生於小枝先端葉腋,呈聚繖花序排列呈圓錐狀;花序長 4~6 公分,細長,光滑無毛茸;花柄細長,長 0.4~0.8 公分,近似光滑無毛茸;花萼白色,深 5 裂,裂片闊披針形,長 1.5~1.8 公分,先端銳尖;花冠高盆形,長 3~3.5 公分,冠筒細長,長 2.5~3 公分,外面光滑無毛茸,內面略有毛茸,先端 5 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豔紅色,長 0.6~0.9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著生冠筒內,遠挺出花冠外;花絲線形,細長,白色;花柱細長,遠挺出花冠外;柱頭 2 枚。
‧果實:
果實為核果,球形,藏於殘存的花萼內,內有黑色種子 4 枚。
‧特性: 龍吐珠屬常綠藤本攀緣植物,具有會纏繞的莖枝,初生的莖是方形的,漸漸衰老之後就變成圓形,它的分枝性很強,具有光澤,卵圓形。葉對生,有柄,紙質,全緣且葉脈明顯,呈卵橢圓形,先端尖銳。花頂生或腋出,具有長軸,呈圓錐狀繖形花序。常習見之花瓣部份實為苞片。真正的花自苞片中抽出,花冠高,盆狀,先端五裂,未開時鮮紅如珠;雄蕊細長,挺出花外,狀如吐珠。花期甚長,臺灣於初夏至深秋皆見開花;夏至秋季是盛花期,若光照充足甚至可整年開花;乳白色的花萼膨大成燈籠狀,真正的花瓣乃是鮮紅色的部份,而雌雄花蕊突出花冠之外,形成奇特的花形。它的花形十分有趣,三片乳白色的苞片緊緊合抱,而紅色的花瓣從花苞中探出頭,再配上伸出老長的雌雄花蕊,像極了傳說中的怒龍噴火焰的形狀,因而被命名為「龍吐珠」。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 ... .aspx?tno=521005100
龍吐珠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10.龍吐珠 p642 民870730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168龍吐珠 p183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1965龍吐珠 983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5/134.htm
龍吐珠
中國植物誌 第 65(1) 卷 156 頁 PDF 龍吐珠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龍吐珠 388頁 92年10月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