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下)5之23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8-12-16 07:38:28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下)5之23

六和(2)是處眾,在社會上與大眾相處,共有六條,必須遵守。

一、見和同解,即建立共識。二、戒和同修,每人都守法,社會即安寧。

三、身和同住,和諧相處,同住在一個城市、一個鄉村、或一個道場。

四、口和無爭,爭論不休為動亂的根源。最重要的是第一條見和同解,意見相同即無糾紛,用教育可以作好。

佛法傳來以前,中國古聖先賢就注意到教育問題。

學記中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中國從前是以孔孟思想為教學的標準,

宋朝朱熹編四書,大學中庸原來是禮記中之兩篇,他把它取出來作單行本,再取論語孟子編成四書,此即中國人建立共識的基礎。

四書編輯的構想與華嚴的架構很相似,我想朱熹讀過華嚴的。

華嚴有理論、方法、表演,仔細看四書也一樣,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孟子是表演。

孔孟如何把理論與方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也極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中國讀書人以孔孟作榜樣,讀書的目的志在聖賢。佛教傳到中國後,大乘佛法與中國固有文化儒家思想不謀而合。

五、意和同悅,大家歡歡喜喜共處在一起,沒有任何摩擦。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