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冬至大如年 團圓暖呼呼吃湯圓 [列印本頁]

作者: 發表回覆    時間: 2018-12-26 09:33:20     標題: 冬至大如年 團圓暖呼呼吃湯圓

冬至大如年 團圓暖呼呼吃湯圓

今年(12/22)是冬至!講起冬至總給人一種寒冬中溫暖的感覺,冬至可算是農曆春節的彩排,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不管是吃熱滾滾的火鍋,還是暖呼呼的湯圓,最重要的是團圓在一起「拜冬」、「賀冬」,讓彼此感情升溫一起對抗冷氣團!

冬至。(圖/取自網路)


冬至又稱為「長至」、「短至」(夜長至,日短至),另外依據各地不同習俗還有其他稱法如「小新正」、「如正」、「交冬」、「消寒節」、「小年」以及「守冬」。

冬至是太陽抵達南回歸線的日子,這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因此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北極圈呈「永夜」狀態,而南極圈則呈「永晝」相反狀態。冬至過後太陽直射位置會漸漸往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時數會慢慢增加,在正中午的時候太陽高度也會逐漸升高,日影則逐漸縮短。地面向空中發散的能量大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因此氣溫在短時間內會繼續降低。

紅白相間湯圓。(圖/Pixabay)


在《東京夢華錄》第十卷:「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祝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便是記載宋朝的首都開封城冬至時,處處洋溢的節日氣氛。各地置辦冬至的傳統習俗不太一樣,在台灣,吃湯圓、麻糬是最常見的冬至食物,且南方人吃小湯圓時,常會將部分湯圓染成紅色,形成紅白相間的畫面,象徵「陰陽交泰」。湯圓也分為有餡料和沒餡料兩種,有一說是有餡料的湯圓用來「祭祖」、沒餡料的湯圓用作「祀神」,但現在比較沒有這樣的區分。

菜粿。(圖/網友Vich Jong上傳至臉書)


在美食之都-台南,冬至時有吃「菜粿」的傳統習俗,菜粿又稱「冬至包」,以純糯米粉製成的糯米糰外皮,再包入用高麗菜、香菇、鹹菜一起炒熟的內餡,鋪上花生糖粉再送進蒸籠用大火蒸煮;也有人餡料是包入豆皮或是蘿蔔絲。

雞母狗仔。(圖/網友Hanyu Lu發布於臉書)


另外,澎湖的「雞母狗」也是擁有當地濃厚特色的冬至食物,因為以前人民生活困苦、物資不足,冬至祭祖祀神時沒辦法準備真正的三牲,只好用米捏成雞、豬、狗等家禽造型。以前的「雞母狗」多是白色的,但時代演變後,現在「雞母狗」已經成為一種象徵性的食物,所以在顏色、造型上也多有改變。

沒想到,在小小的台灣就存在這麼多不同樣貌的冬至習俗,也讓人更加期待冬至的到來,有機會一定要多多嘗試不同的冬至體驗。

來源:保庇NOW




附件: 25.jpg (2018-12-26 09:32:57, 55.15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5MDcwMTd8NjQwZDdjYWZ8MTc1ODM1MDQ3NHwwfDA%3D

附件: 26.jpg (2018-12-26 09:32:59, 94.74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5MDcwMTh8ZmZmYzcxMWZ8MTc1ODM1MDQ3NHwwfDA%3D

附件: 27.jpg (2018-12-26 09:33:00, 95.99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5MDcwMTl8MjE2Y2NlOTd8MTc1ODM1MDQ3NHwwfDA%3D

附件: 28.jpg (2018-12-26 09:33:00, 86.7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5MDcwMjB8YWY0NTE4NDZ8MTc1ODM1MDQ3N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