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44 [列印本頁]

作者: kgbt280915    時間: 2019-1-14 07:41:20     標題: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44

◎    經云:「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眾生有苦難,去救度他,不過救其一時之急,是善心與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輪迴,了生死,才算是發大悲心。

◎    學佛不能自暴自棄。我們發菩提心,時時刻刻存心度化眾生,那麼當下就是菩薩,護法龍天都會在四周保護。菩提心增長了,煩惱自然就會減少;煩惱減少,自然得到清涼自在。我們可以試驗一下,只要有七天的功夫,必會得到清涼自在,時間再長當然更好。

◎    如來可以隨類現身,到那一道即與那一道的眾生一樣。這是如來境界,凡夫無法測知,但佛無妄語,我們要相信,要誠懇的相信才能得到信的成就。再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比丘、有女人、有國王,種類繁多,均是法身大士所變現,這種境界也是凡夫測不透的;在《華嚴經》上所說的種種神,以及天龍八部,說得最多也最清楚,這都是如來境界。我們的境界是穿衣吃飯、拉屎撒尿,與如來境界截然不同。認為經上所說也許是神話,那就錯了;我們若不相信,學佛就有障礙。

◎    發菩提心之後,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憍慢二字真害人不淺,自己覺得了不起,我的學問比你們高,我的地位也比你們高,我的智慧更比你們高,你們要恭維我、要服侍我、要捧著我;結果人人見了又厭又嫌又怕,最好遠遠的離開這位先生。捨於憍慢是說先變化氣質,先離我相,能不憍慢才不為人所惱。

◎    吾人多生多劫以來,所造眾罪無量無邊。即如現在,為人處世不走正道,為人鉤心鬥角,人我是非,都是罪過;又如為官有權有勢時,為了私人利益而損害國家與民眾,亦是罪過;平日大魚大肉殺害眾生,更是罪過。現在學佛,知道已往所作均是過錯,深自憂悔,但憂悔亦不能消滅罪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只有等著受報。必須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不論將來上天堂、下地獄、墮惡鬼,均不在乎,只要抱定發菩提心永不退轉,還有挽回的餘地,還有出苦的日子。

◎    馬鳴菩薩說:「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外緣」指四面的環境,「一切音聲」如車聲、飛機聲等,皆足以破壞我們的定功,所以小乘人要住在山林水邊才容易修道。古語云:「大隱在市,小隱在山。」十字街頭都可以打坐參禪,這是有深一層功夫的人說的。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