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社會上有三種氣:怨氣、戾氣和匪氣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9-1-21 06:37:19
標題:
社會上有三種氣:怨氣、戾氣和匪氣
社會上有三種氣:怨氣、戾氣和匪氣 (黑白先生)
什麼是匪氣?就是當我們冒犯別人的時候理所當然,甚至不覺得自己在冒犯。比如,日常生活中永遠會有霸佔整個人行道的同路人是絕不會給你讓道的,視而不見地往你身上撞。永遠有不顧自己他人安危闖紅燈的自行車與電動車。永遠有扯高氣昂一身豔俗的八字腿女人毫不避諱地用遮陽地傘打到你還翻你白眼。加塞、插隊、吐膿痰、公共空間大聲說著俗話...比比皆是。
為什麼不愛守規矩,喜歡冒犯別人呢,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普遍認為講理的是迂腐,守法的是傻蛋。我們不缺法律,而是自古以來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對規則的尊奉非常淡漠,在我們傳統觀念下,教育下一代,父母即使不在理,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有錯,總是理所當然強制手段讓我聽從他們的話,於是我們自小習慣向不講理的強勢低頭,但同時,我們又繼承了父母的霸氣匪氣。比如闖紅燈,國人認為老老實實的等紅燈是很丟人的行為。我們的教育環境,比如影視劇,從古代到近代的清朝,凡是小人見大人,下人見官人,國人無不膝跪叩首以示敬上。缺少現代文明平等思維理念。
國人多半如此,講道理不管用,講良心不管用,遵紀守法不管用,只有權力和橫蠻管用。總之,規則在這裡不值錢,稍稍有點地位的,或一臉匪氣,或一臉痞氣。有幾個錢的,長的或者是寶馬臉,或者是賓士臉,或者是別墅臉,或者是二奶臉。大街上,看不到幾張明朗脫俗的面孔。至於笑,除了奸笑、淫笑、嘲笑,至於其他的笑,禮貌的笑、讚賞的笑、鼓勵的笑、平等的笑、關心的笑、欽佩的笑、和藹的笑,國人的臉上從來沒有過。
所以我們的環境與教育,才使霸氣,戾氣,嬌氣,社會橫行無阻。我們剛剛富強一點,就口吐狂言,驕橫霸蠻,如此發展,全世界不僅不會把我們當作朋友,還會加強警惕,時刻防備。如今國人去其他國家處處受阻,國國簽證,也足以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我們不收斂,會讓更多人討厭。但是問題來了,生活在發達國家的國人卻能夠做到謙和禮讓,而這邊卻有那麼多人遇事永遠以爭搶為第一生理反應身上充滿匪氣戾氣並且對給別人造成不便毫無愧疚?同樣的國人,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會如此的不同?這個問題確實值得反思。
下麵說說國人的怨氣。國人怨氣似乎有點重。因為做為人的本能之一,就是會相信付出了總有一天會有回報。有人成功的得到了他所期望和追求的結果。而絕大部分人是得不到的,當然其中很多原因。比如,工作中那些口碑差、以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為榮的人偏偏個個如魚得水...還有社會現實的各種不公平,不斷地在挑戰我們的基本常識與價值認同,所以使得講求良知與底線的人加重了怨氣。
但是,我卻發現很多人恥於爭取權利,被“怨婦羞辱”所困,認為這說明自己是弱者不努力不夠強要求多,甚至看到爭取權利的人就一通亂咬,然暗地裡又不可能真的無聲無息把怨氣吞下去,於是變著法扭曲地發洩出來禍害旁人。帶著一口怨氣卻不知道本源,只會到處噴,可惜缺乏學識,噴得不夠勁。於是見到一個被神化的噴子,就奉為偶像,仿佛替自己噴出了心聲,終究還不免被人利用。當今我們的社會,太多的浮躁,太多的怨氣,太多的迷茫,切忌,被怨氣包圍之後,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怨婦。要學會在紛雜的環境裡,保持自己頭腦清醒,不要迷失自己的信仰。
說起信仰,突然想起,狄更斯在《雙城記》 裡描述的社會和我們很相像,他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正直下地獄。
“我們面前什麼都有,我們面前什麼都沒有。”這是狄更斯說的。世界變化萬千,但其中自有不變的真理。我們播下自私的種子,就會收穫一份冷漠。我們播下善念的種子,就會收穫一份良知。我們播下為自己爭利益的種子,就會收穫一份公平。我們播下人云亦云的種子,就會收穫一份愚昧。我們播下爭取平等的種子,就會收穫一份民主。這個世界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種下了什麼種籽,大概這就是信仰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