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人生一世只在“修心”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9-1-22 06:19:18
標題:
人生一世只在“修心”
人生在世,所求各有不同。有的沉迷於追名奪利,有的熱衷於情欲歡場,有的則醉心于清幽山林。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不同的夢想與追求。而不同的追求,又會呈現出不同的心態。
人之所以有不同的生活準則,有不同的興趣與愛好,歸根結底是因為都有一顆“自在”的心。這種“自在”之心,就是他對人生的看法、追求與思考。當一個人的心總往渴望的方向與目標靠近的時候,他的這顆“心”,也就開始不那麼“自在”了。
成功者,有一顆進取拼搏的“雄心”; 失敗者,有一顆悲觀失望的“灰心”;追名者,有一顆不甘平淡的“虛榮心”;逐利者,有一顆永不滿足的“信心”;弄權者,有一顆唯我獨尊的“野心”; 濫情者,有一有一顆樂此不疲的“花心”; 害人者,有一顆損人利己的“歹心”。
每個人都在修一顆自我的“心”。
修“心”本沒有門第貧富之說,但不同的人出生於不同的地方,生活於不同的家庭環境,接受不同的教育,他們的“心態”就有所不同,他們修“心”的起點就有所差別。“雄心”、“野心”很有可能在“修”的過程中,轉換成“灰心”,而“虛榮心”、“花心”,則很可能會轉換成“歹心”、“貪心”。
由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滋生出“私心”、“提防之心”。心之向善的修行,逐漸演變成“玩心眼”的修行。朋友與朋友之間玩心眼,同事與同事之間玩心眼,甚至親人與親人之間玩心眼,大家這樣玩下去,朋友與朋友之間就不“真心”,同事與同事之間就不“實心”,親人與親人之間就不“貼心” 最終,終,搞得大家都“傷心”、“堵心”、“惱心”、“煩心”,一個個都想去“淨心”。
可見,人的一生就在和“心”較勁,和別人的心較勁,更多的是和自己的心較勁。社會上也因此多了許多“力不人心”、“心力交瘁”、“憂心忡忡”的人。
既然人的一生都是在修“心”,我們何不在入世的時候,就開始修一顆“平常心”呢?如果人人都有顆“平常心”,這世間也就不會有什麼爭奪、侵佔、廝殺和不平等了。
人心向善,就會把萬事萬物看得很美好,事物入眼皆美,那內心的真善就不會失衡。保持一顆永遠真善的心,也就能保持一個安康和諧的群體與社會。那時,每個人都能“心花怒放”、“心想事成”。
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生存的真諦,修成了玲瓏剔透的“唯美之心”,那他就不會再發出“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人生感歎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