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39
[列印本頁]
作者:
kgbt280915
時間:
2019-2-8 07:53:57
標題: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39
◎ 性是體,有體必有用,全妄即真。凡夫都會作夢,夢的時間甚短,夢中事情記得清清楚楚,夢中境界是心變現出來的,全真即妄。現前十法界是真如本性的夢境,一 切萬法歸納為四科七大,均是虛妄的,而又全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到極樂世界無樂受,到阿鼻地獄無苦受,即是不分別不執著,順逆皆自在,是解脫的境界。功夫要 在平時修,現前作不了主,臨終當然也就作不了主。六根對六塵不染了,念佛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世間上需要求人的事最難;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用功修持,何 必向外馳求?
◎ 真正的自己是性,六根根性是真的,妄心受想行識是虛妄的,四大假合之身也是虛妄的,無始以來即執著此身是自己,從來也未想到六根根性是自己,都是用妄心去 求,所以沒有佛的福德與自在。真正的樂必須要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必須把分別執著去掉,把整個身心都布施掉,即能進入一真法界。
◎ 三藏浩如煙海,如何下手,如何深入,如何通達,實感茫然無措,但有一方便法即是至誠感通。誠字最要緊,誠是心中無一物,至誠懇切,誠到極處自然就通了;用參究而不能用研究,以至誠感通為主(正)修,聽經、參禪、拜佛、誦經為助修。
◎ 佛菩薩到這個娑婆世界來度化眾生,也是示現的五蘊之身,佛在日常生活中亦用八個識,不過佛是覺,凡夫是迷。佛用五蘊作為自行化他的工具,以其真性作主宰, 他的八識謂之四智,與凡夫的八識是一樣的東西;凡夫則賓主倒置,背覺合塵。悟時是以性作主宰,我們必須如此學習,生死即可自在。
◎ 《圓覺經》云:「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本無實體。認為自身,即是執我;認此身為實有,即是執法。本不當認而認,故稱妄認。六塵謂色聲香味觸法,於六塵境上,現起能緣影子,是虛妄分別想相。托塵 似有,離塵則無,故以緣影稱之,其實名為妄想。認妄想為自心,即是執我;又認之為實有,即是執法。
◎ 無明大別之可分為根本與枝末兩種:
(一) 根本無明:又稱為無始無明,或微細無明,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不達平等法界之理性。由無始之際,一念不覺,而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諸惑煩惱。 《起信論》曰:「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又稱為獨頭無明,《別行疏鈔》云:「言獨頭者,迷本為因,橫從 空起,不同餘法,展轉相因。」此處所言獨頭無明,亦名不共無明,謂未有六塵之境相對,而意識獨緣想諸塵之境,識與境不相應,故曰獨頭無明。
(二) 枝末無明:因根本無明而起三細六粗之惑業為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又展轉分出三種:由前獨頭無明故起種種煩惱。由煩惱故造種種業。由業成故受六道種種生 死諸苦果。故《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在唯識學中彌勒菩薩把宇宙萬象分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歸納為百法,百法展開來即萬法,一切法無我,一 切法各有各的種子。煩惱無量無邊,歸納為二十六類,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迷了有煩惱,悟了煩惱即菩提;惑業苦永遠在循環,惑即凡夫受六道輪迴之苦 之因,故無論修那一法門均須斷惑。修淨土法門不須先斷惑,在理上講似乎講不通,所以有許多學者都不大相信念佛法門,佛在《阿彌陀經》上亦說「為一切世間說 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可見對於淨土法門深信不疑,是多生多劫來所修的福德善根因緣有以致之,殊為難能可貴。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